- 年份
- 2024(15913)
- 2023(23101)
- 2022(19678)
- 2021(18285)
- 2020(15380)
- 2019(35075)
- 2018(34483)
- 2017(65119)
- 2016(35490)
- 2015(39850)
- 2014(39623)
- 2013(39116)
- 2012(36348)
- 2011(33033)
- 2010(32996)
- 2009(30628)
- 2008(30092)
- 2007(26466)
- 2006(23592)
- 2005(21327)
- 学科
- 济(152547)
- 经济(152363)
- 管理(101897)
- 业(95341)
- 企(77671)
- 企业(77671)
- 方法(61709)
- 数学(53354)
- 数学方法(52684)
- 中国(43409)
- 农(40127)
- 财(37591)
- 学(33800)
- 业经(33380)
- 地方(33241)
- 制(30562)
- 贸(27794)
- 贸易(27775)
- 易(26926)
- 农业(26907)
- 银(24340)
- 银行(24259)
- 融(23525)
- 金融(23520)
- 行(23288)
- 环境(23204)
- 理论(22775)
- 和(22455)
- 务(22430)
- 财务(22338)
- 机构
- 大学(511141)
- 学院(507417)
- 济(209465)
- 经济(205083)
- 管理(191439)
- 研究(183117)
- 理学(164452)
- 理学院(162499)
- 管理学(159460)
- 管理学院(158570)
- 中国(137737)
- 科学(113374)
- 京(110981)
- 财(96828)
- 所(93906)
- 农(90683)
- 研究所(85390)
- 中心(81589)
- 业大(78582)
- 财经(76206)
- 江(76035)
- 农业(71147)
- 北京(70692)
- 经(69283)
- 范(67399)
- 院(66606)
- 师范(66587)
- 经济学(63940)
- 州(60501)
- 经济学院(57231)
- 基金
- 项目(342386)
- 科学(268275)
- 基金(248583)
- 研究(244626)
- 家(220141)
- 国家(218346)
- 科学基金(185249)
- 社会(155259)
- 社会科(147143)
- 社会科学(147106)
- 省(132415)
- 基金项目(130648)
- 自然(121406)
- 自然科(118540)
- 自然科学(118504)
- 自然科学基金(116387)
- 划(112875)
- 教育(112534)
- 资助(103027)
- 编号(97221)
- 成果(79586)
- 重点(77936)
- 部(75491)
- 发(75185)
- 创(70451)
- 课题(68529)
- 创新(65961)
- 科研(65674)
- 国家社会(64596)
- 教育部(64217)
- 期刊
- 济(236831)
- 经济(236831)
- 研究(154644)
- 中国(105922)
- 学报(87661)
- 农(82839)
- 科学(78637)
- 财(74053)
- 管理(72844)
- 大学(66084)
- 学学(62369)
- 农业(56443)
- 教育(56341)
- 融(47154)
- 金融(47154)
- 技术(43702)
- 经济研究(38554)
- 财经(38236)
- 业经(37052)
- 经(32953)
- 问题(30532)
- 业(29947)
- 贸(24924)
- 版(24878)
- 技术经济(24658)
- 科技(24369)
- 图书(24159)
- 世界(23338)
- 统计(22759)
- 理论(22387)
共检索到771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扬
基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使用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强度和效度视角研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089;(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406;(3)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位于6.29~7.46、7.14~8.66、6.22~6.94、7.72~9.11和3.59~4.29区间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值最高。研究认为科学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保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最优强度区间与完善补偿机制、提升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有针对性地拟定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扬 解柠羽 韩清艳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美好生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绿色发展4个维度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与相关系数指标筛选方法最终选定了12项指标。借助德尔菲-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探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最为优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升银 吴代彬 任泽娟
文章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归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成绩斐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省份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长,但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呈现显著的全局正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模式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海拔高度、科技水平、公共物品供给、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政府规制没有显著影响;空间效应的影响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再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秉镰 秦文晋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指数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地区差距和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使用Kernel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考察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距和空间相关性,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多数省份位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存在"多极分化"现象,八大地区发展水平表现出"两极分化"特征。(4)不考虑空间因素,低水平省份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中高、高水平省份的转移概率;考虑空间因素时,与高水平省份为邻,能够提升低水平省份向上转移的概率,低水平"邻居"抑制低水平省份向更高层级转移。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昌华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提出中国金融发展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对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而且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深度和金融环境四个维度对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方向和效应强度均存在差异表现。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较强的间接影响作用,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深度和金融环境四个维度对整体经济质量均为正向影响效应。当前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加强对金融发展的支持引导、推动金融发展创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才能保持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荣蓉 张教萌
文章从微博情感分析视角出发,通过网络爬虫抓取新浪微博评论数据,研究公众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评价。结果表明:从微博数据的情感值来看,公众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积极态度,对产业结构的评价最高,对空气质量的评价最低,对GDP和创业持理性态度,而对社保和房价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从词云图分析来看,高质量发展、GDP增速、结构调整、房价上涨、社保基金、空气质量指数、创业平台等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议题。据此,通过把互联网的社情民意与政府的施政努力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对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钟浩 李钰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包含实体经济夯实、平安中国先行等八大准则的评价体系,测度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入文本分析算法对指标差异化赋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同质化考核到差异化考核的转变。进一步运用因素分解法、泰尔指数、相对β收敛模型刻画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东部与中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与东北部增速凸显;对八大准则进行分解发现,民生福祉增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最大,不同地区已经显现出差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差异逐渐缩小,这也体现在全国层面存在显著的“追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异,打破了“唯地区论英雄”。稳健性检验表明,差异化测度结果并不受关键词提取算法的影响,相关结论依然成立。为此,政府应找准定位,夯实长板,弥补不足,以民生为导向,打破唯地区GDP论英雄,强化区域合作,缩小发展差距。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慧慧 刘晖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规模发生变化,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也会随之相应改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出发,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非线性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科技人才集聚在初期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科技人才集聚度的进一步提高,人才拥挤效应增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本地直接效应;工业化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的直接效应则并未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关系。因此,各地区需要始终坚持以本地产业发展集聚人才、以科技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地区公共服务建设、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并加强地区间科技人才跨区域交流和合作,进一步降低地区间科技人才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莫龙炯 景维民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非国有经济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呈显著U型关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经济有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指数回归结果表明:非国有经济规模与绿色发展、经济开放指数呈显著倒U型关系,与创新、协调和共享发展指数呈显著U型关系;现阶段非国有经济发展对经济创新、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而对经济协调和稳定发展影响呈负效应。总体来看,混合所有制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联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并发挥其优势为关键。通过识别关键性动力并揭示其作用机理后发现:突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以重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新发展阶段下尤其应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自贸试验区开放型制度和新型城镇化配套制度这四类重要且全面的制度改革。不仅是因为它们能够紧密指向和对应推进五大"新发展理念",更是因为它们在发挥"长效作用"的同时还能带来"即时效应",因而能够使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符建华 曹晓晨
人口老龄化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厘清二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二、人口老龄化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从影响渠道上来看,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加快技术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会减少劳动力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给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征学 祁帆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首次明确提出由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大幕已经开启。本文在系统回顾中国用途管制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用途管制面临的标准不统一、内容不全面、手段比较单一、要素类型分割、与产权管理不衔接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明确空间用途管制机构、拓展空间用途管制范围、创新空间用途管制模式、完善空间用途管制工具等基本思路,以及统一调查评价和监测标准、建立统一空间规划体系、明确空间用途管制事权、完善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健全空间用途管制法律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世蓝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要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要以高质量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补环保生态建设短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时,政府也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对于高质量发展作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主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展开,探究了高质量发展中的短板,落脚于如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斌 王海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动作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呈现五大特征,即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新兴要素驱动,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福祉由先好先富起来转向包容共享共富。需要重点把握发展速度和质量、创新和其他生产要素、供给侧和需求侧三对关系,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系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