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1)
- 2023(14259)
- 2022(12712)
- 2021(11959)
- 2020(10230)
- 2019(23778)
- 2018(23832)
- 2017(46485)
- 2016(25570)
- 2015(28744)
- 2014(29113)
- 2013(28974)
- 2012(26744)
- 2011(24181)
- 2010(24129)
- 2009(22190)
- 2008(21932)
- 2007(19396)
- 2006(16503)
- 2005(14446)
- 学科
- 济(103494)
- 经济(103390)
- 管理(71864)
- 业(68202)
- 企(55890)
- 企业(55890)
- 方法(51324)
- 数学(45020)
- 数学方法(44545)
- 农(27812)
- 财(25655)
- 学(25247)
- 中国(24763)
- 地方(21531)
- 业经(21356)
- 农业(18541)
- 贸(18513)
- 贸易(18508)
- 环境(18323)
- 易(17919)
- 制(17274)
- 和(16878)
- 务(16718)
- 财务(16646)
- 理论(16620)
- 财务管理(16611)
- 企业财务(15737)
- 技术(15327)
- 银(14716)
- 银行(14661)
- 机构
- 大学(368439)
- 学院(366356)
- 管理(144734)
- 济(142411)
- 经济(139153)
- 理学(126288)
- 理学院(124788)
- 管理学(122521)
- 研究(122468)
- 管理学院(121868)
- 中国(88645)
- 科学(80240)
- 京(78477)
- 农(64305)
- 财(63577)
- 所(62870)
- 业大(59055)
- 研究所(57904)
- 中心(55686)
- 江(52689)
- 财经(51963)
- 农业(50892)
- 北京(49244)
- 范(49149)
- 师范(48671)
- 经(47145)
- 院(44458)
- 州(42918)
- 经济学(42389)
- 师范大学(39421)
- 基金
- 项目(255403)
- 科学(199374)
- 基金(184629)
- 研究(182310)
- 家(162052)
- 国家(160757)
- 科学基金(136862)
- 社会(112798)
- 社会科(106842)
- 社会科学(106809)
- 省(100320)
- 基金项目(99662)
- 自然(91440)
- 自然科(89205)
- 自然科学(89177)
- 自然科学基金(87567)
- 划(84823)
- 教育(83474)
- 资助(76032)
- 编号(74450)
- 成果(59843)
- 重点(57279)
- 部(55975)
- 发(54056)
- 创(52236)
- 课题(50791)
- 科研(49534)
- 创新(48778)
- 计划(47377)
- 教育部(47219)
- 期刊
- 济(150924)
- 经济(150924)
- 研究(101841)
- 中国(63343)
- 学报(62831)
- 农(57221)
- 科学(56719)
- 管理(48577)
- 财(47671)
- 大学(46084)
- 学学(43534)
- 农业(39632)
- 教育(37206)
- 技术(30282)
- 融(27352)
- 金融(27352)
- 业经(25357)
- 财经(24454)
- 经济研究(23634)
- 经(20720)
- 业(20637)
- 问题(20372)
- 图书(19003)
- 科技(18077)
- 版(18040)
- 技术经济(17976)
- 理论(17697)
- 资源(17692)
- 商业(16370)
- 实践(16363)
共检索到513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晓 魏晓 谢花林 陈键
自然因素和人类行为等各种不确定风险背景下,国土空间面临的生态风险威胁日益突出。构建韧性国土空间是提高区域生态风险治理的新思路,如何从吸收、恢复或转换能力等方面提升国土空间生态韧性,是国土空间生态风险治理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梳理国土空间生态韧性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生态韧性的理论框架、测度模型、研究需求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基于此提出了三个国土空间生态韧性的重点研究方向:(1)提出以机理解析为支撑,实现生态韧性的动态测度的新突破;(2)以社会-自然过程耦合为引领,推动多要素、多层次、多目标的机制研究;(3)以生态修复为导向,加强多学科融合和探索国土空间生态韧性应用模式等研究内容,以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新的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戴培超 张容嘉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保障国家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的重要途径,面对日益增多的扰动因素,有必要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为构建有韧性的供应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本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思想,通过文献计量,发现供应链韧性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机制机理研究、韧性供应链的设计及风险管理三方面。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热点演化趋势研判,可以发现供应链韧性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需要在供应链网络风险识别、韧性供应链分析框架、供应链韧性测度与评估、新技术赋能供应链韧性提升四方面开展进一步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邓楚雄 刘唱唱 李忠武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国土空间变化的“干扰—响应”机理是其开展系统性、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本文探索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为面向生态功能可持续的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韧性理论契合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风险应对性、要素治理系统性、干扰机理明晰性、多主体参与性和生态功能可持续性;流域国土空间韧性需考虑的因素可划分为基础因子、发展因子、主体因子、距离因子和功能因子;通过构建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框架,明确了自组织机制、失配机制、崩溃机制、边界机制及网络协同机制等关键机制;未来研究应注重基于适应性循环的流域国土空间韧性评价、尺度依赖界定、基于阈值的韧性机理阐释、关键主体行为参与响应及复合情景下韧性预测等。研究结论:韧性理论可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功能系统修复及增强应对干扰的抵抗力和适应力提供支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春 文小鸥 孙英杰
在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逐渐加剧的背景下,金融韧性的“稳定器”作用越发突显,打造有韧性的金融体系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议题。韧性理论在发展演进中将部分成果应用于金融领域,但金融韧性的概念在学界并未达成统一,且在测度评价方面多依托于已有的韧性研究框架,缺乏高认同度的测算方法与多主体的针对性评价。根据现有研究成果,金融韧性影响因素趋于多元化,但在诸多因素中金融素养、金融创新、金融机构运行与监管的影响相对突出。为加快打造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文章认为理论框架的完善、测评体系的优化、不同主体的开拓以及异质性和应用型研究可作为未来的重点探索方向。
关键词:
韧性 金融韧性 研究进展 展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光彬 陶然
韧性在财政学领域的应用催生出“财政韧性”这一新概念。文章从韧性概念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对财政韧性的概念和内涵作出界定,提出财政韧性是一个符合当前国内外环境、用于评价财政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的指标。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存在概念与内涵模糊、测算方法与结果有偏、政策建议不够全面等问题。为推进财政韧性研究进路,文章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展望:一是从财政制度自身看,财政韧性应分别考察财政收入韧性和财政支出韧性;二是从冲击看,财政韧性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需要构建反事实的参照系来捕捉外部冲击对财政韧性的影响;三是从韧性内涵看,财政韧性测度应把握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四是从财政和经济的源和流的关系看,良好的产业发展战略、合理的财政收支管理结构与有效的政府间层级治理有利于增强事前、事中和事后财政韧性。
关键词:
韧性 财政韧性 冲击 概念辨析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晨旭 刘焱序 于超月 刘小茜
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布局影响着保护实施力度、工程修复成效以及社会资源分配,是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前置条件和基础环节。论文在辨析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关联的基础上,从区域识别和时序判别2个层面出发,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整理了国际生态修复布局研究现状,梳理了景观"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理论范式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布局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出了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构建、以社会满意度为导向的生态修复时空需求权衡、面向多重成本的生态修复成本科学评估、在生态刚性约束背景下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恢复力思想下生态保护和人工修复决策阈值、基于时空模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选址决策6项重要研究趋向,从而架构了耦合社会—生态目标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布局研究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梦远
区域韧性在中国已成为新兴研究热点,然而国内学者依然将韧性研究局限于均衡论的认识论范畴内。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国际最新研究动态从认识论层面辨析均衡论和演化论这两种韧性认知视角的本质区别,由此介绍西方经济韧性的演化论转向。然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演化论视角下区域韧性的形成机制,介绍相关定量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西方最新有关研究经济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未来研究应该在演化论视角基础上强化演化经济地理、创新地理(区域知识网络)和区域韧性这三个研究分支的联系,还应该加强产业历史演化过程的案例研究,并利用专利数据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树广 殷莉秀
旨在利用CiteSpace工具对我国车辆路径研究的进展和热点前沿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车辆路径问题研究”,最终获得有效数据712篇。首先分析了年发文量、作者及研究机构分布,对高校被引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排名。接着统计关键词词频,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通过构建时区图、突现图,描述了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趋势。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研究者更倾向于独立研究,研究机构间合作不密切。未来我国需要建设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的核心团队,继续提高发文质量和数量;我国车辆路径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传统路径规划算法、智能化路径规划以及多目标路径规划等方面;在我国车辆路径研究中,与实际道路情况和交通拥堵相关的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者通过运用交通流模型、交通预测技术等方法,探索如何考虑实际道路情况和交通拥堵对物流配送的影响,提高车辆配送的效率和可靠性。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将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智慧物流等新兴前沿技术应用于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领域,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晓霞 雷杨 宋映雪 郑新乐 姜仁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低碳建筑成为建筑业节能减排重要发展方向。基于2010-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低碳建筑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主题词共现、文献共被引和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低碳建筑文献数量与被引频次均呈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能源脱碳、建筑能源性能和材料性能问题上;低碳政策和低碳转型问题是未来研究前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童鹏程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0-2022年间发表的2 885篇绿色物流主题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历年发文量、文献来源、关键词共现及聚类情况分析国内学者在绿色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趋势。发现国内绿色物流研究发展存在三个阶段:以逆向物流发展为背景的起步阶段;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的第二阶段;以快递业绿色转型的第三阶段。
关键词:
绿色物流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家胜 刘路明 陈力田
在知识经济浪潮下,知识动态能力为企业提供了动态竞争环境下培育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由于知识动态能力研究具有多元化、阶段性等复杂特点,因此探究该领域知识基础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18年248篇知识动态能力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处理技术以及期刊双图叠加技术,分析知识动态能力研究力量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发展阶段以及学科知识流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将知识动态能力细分为重构、合成、发展、构建、复制、转换、同化和整合等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易行 白彩全 梁龙武 赵子聪 宋伟轩 张妍
国土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加速现代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和网络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196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国土生态修复研究动态趋势、合作关系和研究热点,进一步辨析演进脉络和前沿进展。研究表明:(1)国土生态修复问题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和环境学领域;(2)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机构在该领域影响力突出,中国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是新兴合作团体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机构;(3)以生态为核心的水、土壤和人口等要素是该领域主要研究对象,人文和自然学科交叉下的综合性研究是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波 丘飞鹏 黄嘉颖
韧性城市将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结合起来,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尝试用文献计量法和GIS和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时间阶段、学科分布、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概念内涵、空间布局和方法技术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未来趋势提出展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地位、加快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管理、关注乡村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应急避难场所 进展 中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波 丘飞鹏 黄嘉颖
韧性城市将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结合起来,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尝试用文献计量法和GIS和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时间阶段、学科分布、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概念内涵、空间布局和方法技术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未来趋势提出展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地位、加快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管理、关注乡村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应急避难场所 进展 中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兴志 王振宇 李少林
产业链韧性测度是识别“断链”风险和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的现实抓手,成为新时代应对、把握和引领大变局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产业链韧性测度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从产业链韧性测度的理论基础、方法类型、应用步骤三个方面就经典文献进行述评。首先,围绕恢复、抵抗、适应与变革四大能力追溯概念界定、内涵特征和学科交叉的理论起源;其次,系统梳理了以核心变量法、综合评价法及投入产出法为代表的产业链韧性评价方法,剖析了各自优点与相对不足;最后,全面厘清了“冲击识别—结构分析—韧性评价”框架下的韧性测度理论与方法应用。本文认为,产业链韧性测度方法的选取及应用须高度重视学科交叉的应用场景,廓清理论模型的适用条件,为测度和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多样化、稳健性的方法支撑。
关键词:
产业链韧性 经济韧性 测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