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5)
2023(4519)
2022(3582)
2021(3478)
2020(2507)
2019(5849)
2018(5727)
2017(10115)
2016(5709)
2015(6045)
2014(5961)
2013(5499)
2012(5096)
2011(4640)
2010(5003)
2009(4369)
2008(4500)
2007(3677)
2006(3467)
2005(3140)
作者
(15567)
(13006)
(12995)
(12466)
(8356)
(6352)
(5770)
(5067)
(5056)
(4581)
(4532)
(4479)
(4290)
(4187)
(4087)
(4004)
(3813)
(3721)
(3697)
(3654)
(3218)
(3216)
(3093)
(3093)
(2891)
(2880)
(2870)
(2789)
(2657)
(2528)
学科
(21158)
经济(21134)
管理(15157)
(9800)
环境(8525)
(8355)
企业(8355)
(7838)
方法(7079)
理论(6934)
中国(6068)
地方(5855)
(5833)
生态(5639)
业经(5362)
数学(4989)
(4957)
(4884)
数学方法(4849)
资源(4292)
农业(4100)
(4093)
(3987)
教学(3983)
教育(3950)
经济学(3605)
规划(3381)
环境规划(3141)
(3028)
金融(3027)
机构
大学(76761)
学院(76625)
研究(27971)
(27072)
管理(26240)
经济(26168)
理学(22394)
理学院(21976)
管理学(21461)
管理学院(21325)
中国(20345)
科学(18435)
(17708)
(13580)
师范(13482)
(13354)
(12720)
中心(12550)
(12466)
研究所(12190)
北京(11300)
(11234)
师范大学(11201)
(10825)
业大(10731)
(10284)
财经(10003)
(9032)
技术(9017)
经济学(8421)
基金
项目(52784)
科学(41871)
研究(39583)
基金(37471)
(33129)
国家(32871)
科学基金(28407)
社会(24655)
社会科(23269)
社会科学(23266)
(21068)
基金项目(20410)
教育(19018)
(18281)
自然(18169)
自然科(17601)
自然科学(17596)
自然科学基金(17243)
编号(16104)
资助(13973)
成果(12736)
重点(12569)
课题(12043)
(11363)
(11014)
(10967)
国家社会(10426)
(10167)
创新(10145)
规划(10133)
期刊
(34104)
经济(34104)
研究(24146)
中国(18752)
教育(14508)
科学(11332)
学报(11014)
管理(9877)
(9547)
(9234)
大学(8468)
学学(7698)
技术(7411)
农业(6666)
资源(6250)
(5075)
职业(4952)
业经(4924)
财经(4792)
图书(4498)
问题(4370)
经济研究(4308)
城市(4255)
(4218)
(4213)
金融(4213)
(4188)
现代(4022)
科技(3894)
(3876)
共检索到116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秀美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高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等活动引发了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战略任务~([1-2])。中共十九大报告将生态保护修复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3])。近年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也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4]),研究领域包括生态修复分区研究~([5-8])、生态修复政策实施与效益评价~([9-12])、生态修复技术方法~([13-15])等。基于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协调生态修复工作、引领生态修复资金投入等工作需要,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着手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关键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恬玮   彭建   姜虹   贺灿飞  
面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高度强调,针对完整自然地理单元——流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将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一个核心—两个维度—三对关系”的基本脉络深化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论认知。其中,一个核心,指以“水”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素;两个维度,包括时空两个尺度,时间尺度重在长短兼顾、动态适应,空间尺度强调区域整合、区际协同;三对关系,指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协同生态功能与人类福祉的关系,统筹自然边界与行政界线的关系,协调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结合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系统性认知,具体提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四项要点,即定量刻画人水关系、明确时空尺度衔接、开展分区分类治理、强化自然持续保障。研究结果能够为构建可持续的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丹  黄晓春  付力平  李紫祎  
科学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是调控生态修复中的各类共轭关系,推进人地系统的正向演替和协调发展。基于共轭生态理论,阐明从生态修复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念转变和思路更新,分析绿韵与红脉、刚性与弹性、整体与局部、内生与外生、近期与远期等共轭关系。以典型超大城市北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生态特征及问题,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以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互馈关系为切入点,探索高密度城镇化地区共轭生态修复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以期为同类地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梦茵  梁宜  黎明  
本文从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定位与特征出发,分析了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突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激励、健全技术标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凡婕  刘文平  
流域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流域范围与行政边界不完全一致,如何协调流域内人水关系并将生态修复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当前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流域角度出发,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总体思路,按照"问题—目标—分区—修复措施—保障"的逻辑主线,对流域国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进行了思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白世强  张月阳  陈阳  周东进  
在“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修复规划属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生态修复规划,对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结合河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探索实践,阐释生态修复规划的内涵、定位、特点,明确省级生态修复规划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强化农田生态功能、提高城镇生态品质为目标,为市县级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河南省为例,详细介绍了河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思路,明确河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依据“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提出针对性修复措施,科学谋划生态修复工程,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以期为其他地区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制定等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曹宇  王嘉怡  李国煜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概念进行辨析,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相关重要研究内容,以期阐明从生态修复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认知转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以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受损或缺乏稳定与安全性的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国土要素的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和生态功能修整与重建以及辅以中宏观尺度上的生态工程等系统性措施,以修复生态系统过程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治理活动,最终实现生态系统健康、景观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2)根据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的不同干扰和影响程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可划分为国土空间生态恢复、国土空间生态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重建三大类型的研究内容;(3)区域背景、景观异质性、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都与生态系统相互交融,将这些要素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的过程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结论:面对中国的区域性生态问题,退化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实现,需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作为重要抓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世昌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部分地区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压力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频发、自然资源退化与污染、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加快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土空间生态承载能力。笔者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围绕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伟  张倩云  薄立明  
研究目的:面对现实困境探索统筹多方利益、协调冲突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决策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通过"自存—共存"和"优化—平衡"矛盾协调模式,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准则,构建"确定区域、厘清利益—权衡需求、初判博弈—多维评价、协调矛盾"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决策路径,并以泉港区为例展开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权衡需求、初判博弈"阶段,核心需求有偏差的冲突用地,可直接决策出生态修复方向。(2)核心需求冲突较大的用地需进入"多维评价、协调矛盾"阶段。选取泉港区生态修复过程中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利益冲突较大的两个地块进行矛盾协调,其中耕地转换草地方案的整体利益比值小于门槛值,转换方案不可行;商业用地转换城市公园绿地方案的整体利益比值大于门槛值,转换方案可行。研究结论:"以人为本"的规划决策方法聚焦于整体利益下的自然资源使用与分配,协调利益冲突矛盾,可为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落地,提供客观、理性、可操作的理论支撑与价值判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春晖  谢宇  张险峰  汪淳  郭顺  韩孟  
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五级三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在有序推进,有关专项规划也在新规划体系语境下进行重构调整。从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关系视角出发,分析了专项规划的内涵,对特定区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特点进行了解读。以山东省临沂市蒙山生态文明实践区(以世界地质公园为主体)国土空间规划为例,从跨界地区生态空间治理路径、行政主体有限事权下的规划内容、上下联动的规划编制体系三方面,对市级特定区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重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贝  隋雪艳  王晓瑞  殷齐琪  王君櫹  周生路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专项规划,其中保护修复区识别和划定是该项规划编制的关键内容。针对当前省域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开展较少的状况,以江苏省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多级指标体系对全省生态重要区域和敏感区域及其等级层次进行了评价识别,然后整合二者成果,对江苏省各类各级生态保护修复区进行了划定。结果表明:(1)江苏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区可划分为生态保护重点区、生态修复关键区和生态修复一般区,面积分别为17 548、4 688、16 981 km~2,比例16.17%、4.32%、15.65%。(2)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包括太湖、洪泽湖等湖泊地区、长江过境段下游以及东部沿海湿地等,生态修复关键区主要分布在苏南的太湖流域、长江沿岸以及苏北的沂沭泗流域,生态修复一般区则主要集中在沂沭泗流域北部、苏中的淮河-里下河流域、长江过境段上游沿岸和东部沿海地区,其余大多在苏北地区零散分布。(3)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由水域、湿地构成,生态修复关键区和一般区则分别以城市周边地区和农业生产用地为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陈美景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战略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际空间规划经验与理念,结合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实践,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系统提出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协调机制、编制体系创新路径。研究结果:(1)设立空间规划委员会,搭建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平台,建设完善空间规划信息云平台、规划专家数据库、规划法律体系和执法系统等功能性平台,探索"空间规划统一编制,分部门落实"的规划管理新模式;(2)创新空间规划职能协调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行政层级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培峰  焦泽飞  
国土空间规划体制具有强烈生态指向意义,生态安全已是国土空间安全的重点。以四川省威远县为研究对象,针对县域生态国土空间的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系统紊乱等问题,利用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方法,从要素修复、结构优化、系统价值提升三个角度构筑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系统耦合度及子系统综合功效,综合耦合系统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得出县域生态修复安全目标格局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县域生态修复规划具有目标多层次性、系统复合性及途径多样化性,可从宏、中、微观层级提出对策。(2)系统耦合度在0.457~0.497区间浮动,耦合系统现处于拮抗时期向磨合时期发展。(3)依据系统耦合度、子系统综合功效及指标影响度构建"点—线—面"的生态修复格局。研究提出应对县域尺度的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方法和实践运用,可为当前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