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5)
- 2023(4816)
- 2022(3762)
- 2021(3539)
- 2020(2429)
- 2019(5406)
- 2018(5129)
- 2017(9206)
- 2016(4714)
- 2015(4849)
- 2014(4514)
- 2013(4273)
- 2012(3562)
- 2011(3239)
- 2010(3266)
- 2009(2834)
- 2008(2537)
- 2007(2215)
- 2006(2081)
- 2005(1722)
- 学科
- 济(17658)
- 经济(17656)
- 管理(12202)
- 环境(8574)
- 业(7915)
- 农(6785)
- 地方(6785)
- 业经(5878)
- 中国(5716)
- 生态(5632)
- 企(5352)
- 企业(5352)
- 学(5151)
- 农业(4880)
- 发(4261)
- 划(4169)
- 资源(4155)
- 方法(3846)
- 和(3408)
- 规划(3392)
- 环境规划(3289)
- 地方经济(3256)
- 产业(3234)
- 数学(3085)
- 贸(3024)
- 贸易(3021)
- 数学方法(3020)
- 发展(2991)
- 展(2982)
- 易(2835)
- 机构
- 学院(62176)
- 大学(59166)
- 研究(22802)
- 管理(21237)
- 济(21180)
- 经济(20553)
- 理学(18242)
- 理学院(17915)
- 管理学(17538)
- 管理学院(17429)
- 科学(15929)
- 中国(15896)
- 京(12982)
- 所(10933)
- 中心(10695)
- 范(10630)
- 师范(10531)
- 研究所(10154)
- 农(9799)
- 江(9695)
- 业大(9565)
- 院(9289)
- 财(8982)
- 师范大学(8527)
- 州(8102)
- 北京(7999)
- 农业(7380)
- 技术(7363)
- 科学院(7316)
- 财经(7183)
- 基金
- 项目(48080)
- 科学(38292)
- 研究(35880)
- 基金(33839)
- 家(30156)
- 国家(29945)
- 科学基金(25677)
- 社会(23004)
- 社会科(21818)
- 社会科学(21812)
- 省(20209)
- 基金项目(18862)
- 划(16859)
- 自然(16021)
- 自然科(15520)
- 自然科学(15516)
- 教育(15303)
- 自然科学基金(15180)
- 编号(14616)
- 发(11763)
- 重点(11421)
- 资助(11395)
- 成果(10683)
- 课题(10554)
- 创(10377)
- 国家社会(9823)
- 创新(9655)
- 发展(9363)
- 展(9197)
- 部(9063)
共检索到89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少帅 高世昌 李红举
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智慧平台,是健全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平台的重要内容,对提升生态修复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结合履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和实践,提出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智慧平台的主要思路、总体框架和功能需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杨崇曜 周妍
今年9月,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召开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加强海洋、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让生态系统恢复","强化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地、生态廊道修复,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的论断。10月,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被提及频率达上百次,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地退化的主流解决方案。本文在介绍NbS自评估工具在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对该工具的进一步完善和本土化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方莹 翟天林 金志丰
研究目的:探索走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研究路径与应用实践。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以生态系统管理等理论为支撑,基于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整体保护理念,关注中观—宏观尺度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诊断,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维度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科学认知、价值重塑与政策引导的研究路径,构建 "本底调查测度—多维认知—科学识别—价值重塑—规划调控—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从科学到决策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路径;(2)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围绕重焕蓝色海洋、连通生态廊道、牢筑生态屏障、优化生态格局和彰显绿色宜居策略,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用实践。研究结论: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走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成为必然,所提出的研究路径和应用实践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毓航
实现高职院校的优化管理,必须将当下的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升级到智慧管理的层级。智慧管理是一种以智慧为手段的管理。它是一种哲学层面及文化层面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管理离不开管理智慧。管理智慧主要包括管理的定位智慧、管理的分层智慧、自我管理的智慧、管理的方法智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智慧管理 管理智慧 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曼
日本将超智慧社会更名为"社会5.0"具有全球标志性意义,相对于"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前瞻性,意在强调从解决社会问题出发,将劣势变为机遇,实现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相比追赶期国家创新系统的封闭性而言,"社会5.0"强调协同创新的开放性,强调用户与厂商间的纵向联系,强调构建不断学习的社会体系,是全方位进化了的系统。但观察其实现路径,发展国家型色彩依旧浓厚,试图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构建更具实用性的新型产官学关系与大学改革最终实现"社会5.0"。然而,此做法依然存在一定缺陷,如其对企业微观层面的变革意识明显不足等。未来,日本政府是继续进行更多的干预,还是致力于营造有利于竞争与创新的自由环境,将是愿景能否实现的关键。现实中,日本的经济改革举步维艰,是复杂的政治妥协结果,又是权衡短期景气与长期结构改革的产物,这也让日本"社会5.0"之路充满挑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世昌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部分地区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压力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频发、自然资源退化与污染、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加快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土空间生态承载能力。笔者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围绕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技术 评价指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茜 张黎
文章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理论基础,与智慧图书馆紧密结合,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为平台支撑,经过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及应用方案,拓展了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图书馆系统设计与实现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图书馆应用成效,建立完善的智慧图书馆大数据平台体系。
关键词:
云平台 智慧图书馆 大数据 可视化技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建城 徐昆 董湛波
围绕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管要求,设计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架构,阐明平台涉及的七类应用的功能要求,包括项目信息、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安质管理、环境管理、物料管理、特色应用等。在上述基础上依托试点项目自主开发项目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以期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邬伦 宋刚 吴强华 朱慧 童云海 安小米
为应对现代城市管理复杂性难题,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发展理念,解决城市运行复杂系统的信息模型及数字化流程再造、智能化升级和智慧化提升等问题。以网格化城市管理与运行服务平台构建为例,总结了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提升的关键技术及探索实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邬伦 宋刚 吴强华 朱慧 童云海 安小米
为应对现代城市管理复杂性难题,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发展理念,解决城市运行复杂系统的信息模型及数字化流程再造、智能化升级和智慧化提升等问题。以网格化城市管理与运行服务平台构建为例,总结了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提升的关键技术及探索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望 黄德海
传统物流体系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物流快速向智慧物流升级。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旨在改变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促使各参与主体共同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我国最大的智慧物流平台传化网为研究对象,从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主张、基于强化平台竞争的资源整合能力、营造良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对智慧物流的生态体系协同机制进行剖析,并构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模型。对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智慧物流供应链相关研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对物流行业持续改善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望 黄德海
传统物流体系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物流快速向智慧物流升级。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旨在改变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促使各参与主体共同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我国最大的智慧物流平台传化网为研究对象,从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主张、基于强化平台竞争的资源整合能力、营造良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对智慧物流的生态体系协同机制进行剖析,并构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模型。对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智慧物流供应链相关研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对物流行业持续改善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望 黄德海
传统物流体系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物流快速向智慧物流升级。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旨在改变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促使各参与主体共同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我国最大的智慧物流平台传化网为研究对象,从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主张、基于强化平台竞争的资源整合能力、营造良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对智慧物流的生态体系协同机制进行剖析,并构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模型。对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智慧物流供应链相关研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对物流行业持续改善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望 黄德海
传统物流体系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物流快速向智慧物流升级。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旨在改变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促使各参与主体共同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我国最大的智慧物流平台传化网为研究对象,从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主张、基于强化平台竞争的资源整合能力、营造良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对智慧物流的生态体系协同机制进行剖析,并构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模型。对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智慧物流供应链相关研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对物流行业持续改善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娜 张正平
论文从相对贫困县金融市场发展呈现的政府干预性、双重目标性、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性、局部知识性等现实特征出发,基于博弈论的理论探讨相对贫困县N县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的实践经验,阐述了相对贫困县建立以金融服务为核心、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为着力点的国有智慧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域内域外不同维度的资源整合赋能县域金融市场发展的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