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2)
- 2023(14699)
- 2022(12564)
- 2021(11658)
- 2020(9517)
- 2019(22008)
- 2018(21783)
- 2017(41292)
- 2016(22562)
- 2015(25188)
- 2014(25221)
- 2013(24872)
- 2012(23053)
- 2011(20815)
- 2010(20892)
- 2009(18846)
- 2008(18267)
- 2007(15950)
- 2006(14085)
- 2005(12508)
- 学科
- 济(94064)
- 经济(93972)
- 管理(62793)
- 业(59405)
- 企(47445)
- 企业(47445)
- 方法(37327)
- 数学(32007)
- 数学方法(31596)
- 中国(28497)
- 地方(26442)
- 农(25869)
- 业经(21778)
- 财(20340)
- 学(20021)
- 农业(17782)
- 贸(16758)
- 贸易(16743)
- 易(16122)
- 环境(15789)
- 制(15609)
- 技术(15098)
- 和(14941)
- 理论(14652)
- 银(14573)
- 银行(14530)
- 融(14255)
- 地方经济(14254)
- 金融(14253)
- 发(14119)
- 机构
- 大学(314523)
- 学院(313707)
- 管理(124033)
- 济(122556)
- 经济(119722)
- 研究(109698)
- 理学(106701)
- 理学院(105404)
- 管理学(103612)
- 管理学院(103044)
- 中国(80940)
- 京(70826)
- 科学(69079)
- 所(55131)
- 财(55115)
- 农(51373)
- 研究所(50086)
- 中心(49195)
- 业大(47663)
- 江(46252)
- 北京(45693)
- 范(44302)
- 师范(43909)
- 财经(43604)
- 院(40574)
- 农业(39912)
- 经(39612)
- 州(38292)
- 师范大学(35676)
- 经济学(35265)
- 基金
- 项目(216278)
- 科学(169975)
- 研究(158937)
- 基金(154800)
- 家(134984)
- 国家(133827)
- 科学基金(114998)
- 社会(98786)
- 社会科(93651)
- 社会科学(93629)
- 省(85318)
- 基金项目(82818)
- 自然(74966)
- 自然科(73197)
- 自然科学(73184)
- 教育(72526)
- 划(72054)
- 自然科学基金(71833)
- 编号(65497)
- 资助(63180)
- 成果(52956)
- 发(49801)
- 重点(48390)
- 部(46454)
- 课题(45800)
- 创(44736)
- 创新(41688)
- 科研(40808)
- 项目编号(39941)
- 国家社会(39826)
- 期刊
- 济(139991)
- 经济(139991)
- 研究(96141)
- 中国(65999)
- 学报(49421)
- 农(47290)
- 管理(46352)
- 科学(46035)
- 教育(40356)
- 财(39322)
- 大学(37378)
- 学学(34706)
- 农业(33423)
- 技术(28248)
- 融(27127)
- 金融(27127)
- 业经(24310)
- 经济研究(21872)
- 财经(20111)
- 图书(18619)
- 问题(18265)
- 业(17116)
- 经(17073)
- 科技(16190)
- 理论(15293)
- 技术经济(15049)
- 资源(14701)
- 现代(14669)
- 商业(14222)
- 实践(14137)
共检索到472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土空间优化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京津冀地区应按照“一主两副、双圈耦合、四轴多点、南粮北绿”的国土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减少国土资源错配,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强国土资源跨区域配置效能,以完善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培育壮大新增长极,推动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利益统筹协调。为此,城市化地区要通过城市群和都市圈并重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功能、提升河北要素承载力和发展水平来高效集聚人口;农产品主产区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提升农业科技化和规模化水平、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道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生态功能区则要通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来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和区域治理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国土空间优化 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傅巧灵 韩莉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京津冀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京津两地地理位置优越,处在政治中心地带,经济扶持力度大,因此经济发展尤为迅速。相比较而言,周边的河北省由于地势、资源、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经济相对落后,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塌陷区和长期贫困问题的凸显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郭怀英
智慧区域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智慧区域建设对京津冀在环保、交通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智慧区域建设中面临着不平衡性及"信息孤岛"问题,应通过PPP模式、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以及加速智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区域建设,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
智慧区域 京津冀一体化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峰 王丹迪
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特征,新型基础设施地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地区间数字技术应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数字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受制于发展阶段差异与城市群网络不完善,京津冀城市间数字技术研发合作与融合应用亟待提高,尤其三地科技资源分布不均、创新能力差距引致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木桶效应”明显。对此,建议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和融合发展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协同中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达松
区域协同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同的有关经验,从收入、支出、管理、保障四个视角,研提了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财税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后凯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车卉淳 张旭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河北省供应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链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冀菜进京"的供应链体系优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大力发展与北京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以及"农企对接";积极引入"订单农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平台的作用,促进产销信息有效对接;推进河北省蔬菜的供给侧改革,满足北京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等。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冀菜进京” 供应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云兰
京津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世界文化遗产众多,皇家文化遗产集中。梳理了京津冀地区的皇家文化遗产、长城军事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遗产和馆藏文化遗产,从政策、规划、交通、教育、科技、财政、金融、监管和宣传等诸多方面对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东彬 孙久文 赵宁宁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动态评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图景,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做动态测度。结果显示,2015年以来,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指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创新发展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的质量亟待提高。“十四五”时期,协同发展政策设计的重点应向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予以倾斜,以消解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域内小循环”与“跨区域大循环”的开放新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逸智
面对国家战略的阶段目标、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以及三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京津冀地区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激发合作内生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需求愈加迫切。应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让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引导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应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抓手畅通经济循环,促进京津冀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京津冀经济圈 问题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靖旭 万翠英
京津冀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采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京津冀地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结论对区域人口老龄化及经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解决京津冀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促使经济的相互协调和平衡。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宇 赵雲泰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土地开发强度是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鲁继通 祝尔娟
从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突出问题等方面可以系统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征。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实际,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以京津双城联动为突破口,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为契机,在空间重要节点上率先实现重大突破。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群 空间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