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1)
2023(6317)
2022(5626)
2021(5190)
2020(4667)
2019(11182)
2018(10930)
2017(22069)
2016(11979)
2015(13960)
2014(14308)
2013(14497)
2012(13794)
2011(12506)
2010(12548)
2009(11906)
2008(12089)
2007(11121)
2006(9610)
2005(8836)
作者
(35718)
(29951)
(29833)
(28661)
(19010)
(14349)
(13964)
(11648)
(11203)
(10735)
(10146)
(10025)
(9514)
(9498)
(9488)
(9328)
(9307)
(8823)
(8684)
(8671)
(7477)
(7416)
(7301)
(6867)
(6816)
(6781)
(6759)
(6742)
(6015)
(6002)
学科
(51507)
经济(51452)
(30988)
管理(30721)
方法(27072)
(24791)
企业(24791)
数学(24084)
数学方法(23921)
(18821)
银行(18676)
(17348)
(16486)
(13785)
(13044)
金融(13042)
中国(12801)
(12707)
(12246)
贸易(12239)
(11932)
(10768)
制度(10763)
业务(9997)
(9778)
业经(9595)
地方(9158)
银行制(8567)
(8433)
财务(8418)
机构
大学(177857)
学院(174774)
(77600)
经济(76013)
管理(66880)
研究(59642)
理学(56636)
理学院(56030)
管理学(55246)
管理学院(54916)
中国(53163)
(37743)
(36987)
科学(34613)
(32187)
(30834)
财经(29454)
中心(29226)
研究所(27910)
(26913)
(26756)
农业(25768)
业大(25571)
经济学(25148)
北京(23963)
经济学院(23115)
(22751)
财经大学(22064)
银行(21818)
(21730)
基金
项目(110447)
科学(85978)
基金(80595)
研究(80388)
(69640)
国家(69110)
科学基金(58512)
社会(50599)
社会科(48096)
社会科学(48079)
基金项目(42667)
(41829)
自然(37347)
教育(37254)
自然科(36475)
自然科学(36463)
自然科学基金(35836)
(35814)
资助(34296)
编号(32842)
成果(27211)
(25900)
重点(24963)
(23682)
(22597)
教育部(22241)
课题(22065)
科研(21796)
大学(21337)
人文(21331)
期刊
(80848)
经济(80848)
研究(54430)
中国(32799)
(31961)
金融(31961)
(29415)
(28036)
学报(26876)
科学(23629)
管理(21469)
大学(20033)
学学(18901)
农业(17162)
财经(15214)
教育(14949)
技术(14064)
经济研究(13210)
(12965)
国际(11932)
业经(11731)
(11586)
问题(11547)
理论(10200)
(9934)
实践(9291)
(9291)
技术经济(9144)
世界(8590)
统计(8571)
共检索到269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礼  曹飞  
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银行业利差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国际对标分析,认为中国银行业绝不是躺着赚钱,也无法躺着赚钱,不断因势而变、创新转型才是基业长青之道。近年来,在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存在着的两个经典批判范例:"一是我们贷款利率高,存贷利差高,银行属于暴利行业;二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低下。归结为一句话:中国银行业是躺着赚钱的。随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纯毅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文章指出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技术无论在基本思路、客户细分、行业、规模、区域、国家风险方面,还是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差距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银行业改进现行的分类技术,缩小与国际同业的差距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建中  
在不久前结束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所签订的关于服务贸易的总协定(GATS)中,银行服务业的国际贸易自由化是其中十分重要,而且争论激烈的内容之一。 国际银行服务业乃是各国国内银行业务的国际延伸,具体说来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银行对国外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二是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对客户提供的银行业务。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腾斌  
文章通过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济发展的回顾,对该国银行业的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分析了该国银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银行进入该国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鲍延磊  杨霞  
银行是金融产业的核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区域银行业为例对国际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分析。指出国际银行业的新格局和格局转变中我国银行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要探讨了国际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德伟  
前不久,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16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上榜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达到110家,较上年度增加4家,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本文主要分析了世界500强企业中上榜银行的基本情况,并从上榜数量、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对中资银行与国外银行进行了比较研究。世界500强中银行业的基本情况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自2012年度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黄宪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银行制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里,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已形成,银行的“商业化”性质已确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也正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银行业自益临近的竞争压力,中国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建文  
在我国即将入世的关口,需重新认识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状况与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银行业加入WTO的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则沈  
从传统源头上看,银行业是天然的数据依赖型行业,其对信用信息掌握和分析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生存和发展的质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体行为数据的生成、存储、转移效率大大提升。原本不同经济单元中的数据因素可以通过新的技术分析手段,建立符合定义需求的关联性。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即是在数据海量化和互联化的背景下,对更广纬度、更深层次分析需求的反映。从传统源头上看,银行业是天然的数据依赖型行业。其对信用信息掌握和分析的质量从根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崔俐刚  
2012年中国银行业运行分析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显著减速;同时,金融监管改革深化、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脱媒趋势加剧、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中国银行业在过去的一年中,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经历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总体实现平稳增长。2012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中国人民银行于2月份和5月份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由年初的3.5%和6.56%下调至3%和6%。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平稳增长,截至2012年末,商业银行总资产余额达104.6万亿元(本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隽  李慧  徐俊杰  
本文对2000~2008年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美国商业银行众多,但是银行业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大银行和小银行借助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细分的市场上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随着银行业的资产越来越向大银行集中,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大银行的市场竞争程度低于小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瞿亢  李振龙  
2018年,英国五大行延续了2017年三季度以来强劲的盈利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净利润将同比大幅增长。五大行内部结构重组改革取得成效,并将推进轻型化的经营模式。外部金融条件收紧,五大行更加注重流动性风险管理。展望2019年,尽管英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英国脱欧将对英国银行业的整体表现产生不利影响,但英国金融系统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二明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综合经营的深化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必要性、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以及发展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对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有所启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梦根  赵雨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对跨境金融风险传染缺乏有效监测手段,跨境金融联系已成为危机信息缺口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994—2016年信贷统计数据,采用复杂网络理论测度和分析中国银行业的跨境联系,以及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金融稳定性逐步增强,对冲击的敏感性降低。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经贸合作的加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银行间跨境联系愈发紧密,但不同时期银行跨境联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受地缘因素等影响,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呈现出地理区域化特征,且该趋势不断增强,而危机发源地或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国家及地区在跨境金融联系中往往表现出特殊性,国际影响力下降,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金融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