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190)
- 2022(2635)
- 2021(2307)
- 2020(1828)
- 2019(4249)
- 2018(3912)
- 2017(7684)
- 2016(3651)
- 2015(4034)
- 2014(3933)
- 2013(3780)
- 2012(3551)
- 2011(3370)
- 2010(3249)
- 2009(2922)
- 2008(2976)
- 2007(2665)
- 2006(2257)
- 2005(2020)
- 学科
- 济(18431)
- 经济(18415)
- 贸(16459)
- 贸易(16451)
- 易(15982)
- 管理(10511)
- 方法(9682)
- 业(8532)
- 数学(8185)
- 数学方法(8152)
- 企(6583)
- 企业(6583)
- 出(6327)
- 出口(5510)
- 出口贸易(5510)
- 口(5510)
- 关系(5325)
- 农(4191)
- 财(3936)
- 中国(3910)
- 环境(3750)
- 地方(3725)
- 国际(3714)
- 业经(3588)
- 贸易关系(3507)
- 概况(3234)
- 进出(3203)
- 进出口(3203)
- 进出口贸易(3203)
- 各国(3120)
- 机构
- 学院(57714)
- 大学(57342)
- 济(32040)
- 经济(31697)
- 管理(21594)
- 理学(19185)
- 理学院(19027)
- 管理学(18808)
- 管理学院(18724)
- 研究(18641)
- 中国(13272)
- 财(12605)
- 经济学(11254)
- 财经(10782)
- 京(10661)
- 经济学院(10599)
- 贸(10010)
- 经(9896)
- 科学(9204)
- 所(8465)
- 中心(8256)
- 财经大学(8081)
- 研究所(7657)
- 江(7616)
- 农(7537)
- 业大(7414)
- 院(7205)
- 商学(7160)
- 商学院(7074)
- 国际(6627)
- 基金
- 项目(40538)
- 科学(32339)
- 基金(31434)
- 研究(29528)
- 家(27158)
- 国家(26989)
- 科学基金(23269)
- 社会(21277)
- 社会科(20559)
- 社会科学(20557)
- 基金项目(16353)
- 省(14412)
- 自然(14052)
- 自然科(13695)
- 自然科学(13691)
- 自然科学基金(13451)
- 资助(12940)
- 教育(12788)
- 划(11827)
- 编号(11019)
- 国家社会(9912)
- 部(9757)
- 重点(8893)
- 人文(8807)
- 教育部(8796)
- 发(8789)
- 创(8418)
- 中国(8341)
- 社科(8083)
- 大学(8004)
共检索到81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永亮 徐勇
在引入地方政府的消费偏好下,本文构建了两地区边界效应模型,来检验我国市场分割的程度。通过实证研究,首先得出我国省份层面的平均边界效应在1997~2002年,2002~2005年之间均有上升的趋势(去除运输成本、相对产出和价格因素外),并且我国东中西部存在贸易边界效应的明显差异(中西部区域壁垒高于东部区域);此外,还得出工业品贸易壁垒低于农业品贸易壁垒,部分验证我国地方政府对原料品更具有地方保护偏好;结论表明,在地方保护偏好下,地方政府对财税自主权的增强以及对经济控制力的加强都是导致省际间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因素。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消费偏好 市场分割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富忠 曹旭华 向永辉
本文使用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研究我国公路物流、国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公路物流、国内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脉冲响应分析来看,短期的国内贸易、经济发展的波动均会对公路物流产生影响。从长期协整关系来看,国内贸易的波动比经济发展的波动对公路物流的影响要大。对于未来如何发展公路物流与国内贸易,本文的建议是:(1)当经济形势不太乐观时,实施刺激消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公路物流与国内贸易向前发展;(2)应加快放开对国内贸易的经营管理政策,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加大与物流产业管理相关部门的合作,以增强国内贸易的活力,拉动经济...
关键词:
公路物流 国内贸易 经济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永亮
本文通过引入适合于我国省份层面的国内贸易边界效应模型,利用1997、2002、2005和2006年的相关样本,具体考察了影响我国国内贸易的两个层面壁垒因素。在控制了距离等自然壁垒变量后,实证得出了我国样本期的边界效应值为16.78,且1997-2002年和2002-2005年两个期间平均的省份边界效应具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后个时期上升趋势明显走弱,显示边界效应的收敛趋势),而2005年之后则具有下降趋势;结果认为地方产业结构雷同对区际贸易具有阻碍作用,财政分权下的政府保护偏好是导致贸易壁垒的重要因素,省份的对外贸易对区际贸易具有替代效应,而经济结构和政策壁垒的总体边界效应达3.90。
关键词:
国内贸易 边界效应 政策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冉净斐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关系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我国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是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主要由于是我国国内市场分割造成的。
关键词:
国内贸易 国际贸易 协整 因果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红军
本文收集1997~2002年中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对交易效率、硬交易效率和软交易效率进行了度量,并搜集这30个省市的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和人均GDP数据,对各省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与交易效率之间的演进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随着交易效率的演进而演进,且在1997~2002年间,软交易效率比硬交易效率对贸易的影响更大。这表明,要推动我国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从多方面对交易效率进行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贸易 交易效率 主成分分析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明
长期以来,出口导向型经济使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对国内市场有所忽略。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应属同一层次,大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发挥比对外贸易更大的作用。在评述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主要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贸易政策主张及其经验,分析了两者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我国应采取适度保护的对外开放政策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基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发现,二者发展变化具有显著的内在逻辑一致性。理论分析认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可以通过加快高水平自主创新、激发高品质消费需求等,对“双循环”有效联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开展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第二,由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不仅发生在本地区,而且对相邻地区的“双循环”有效联动也有积极促进效应;第三,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因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差异而存在一定的“门槛特征”。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现实影响和作用机制,而且对于如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推动“双循环”互促互进也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令羽
国内贸易(INTERNALTRADE)和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共同构成了贸易(TRADE)这一概念。贸易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进行商业活动”,即进行区别于生产,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英文中贸易的解释与中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炳展 张瑞恩
受限于学科分类或数据可得性,大量研究将商品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割裂开来,无法体现双循环的整体性。有鉴于此,本文将中国各省之间、各省与各国贸易数据进行整合,基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对比的视角,讨论中国省际贸易潜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分布特点。引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贸易潜力高于国际贸易潜力;省际贸易潜力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中部地区的省际贸易潜力最高,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贸易潜力来源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特别是华中、西南地区;从行业结构来看,生活消费品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具省际贸易潜力;本文结论在考虑了多边贸易阻力、指标构建、极端样本点等因素后依然稳健。上述结论意味着,相对于外循环而言,中国内循环潜力更充分、更具前景;相对于对外开放力度而言,对内改革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省际贸易潜力 出口潜力 引力模型 双循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建 许统生 涂远芬
采用1994-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FGLS模型考察了中国国内贸易成本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开展国内贸易的成本逐步下降;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显著降低了空间距离所带来的地理阻隔,但不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同,铁路网密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贸易成本,但公路网密度的提高却未能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仍是影响中国国内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国内贸易成本 交通基础设施 地方保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铮 马新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非限定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相应分析,对我国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口、出口三者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相互影响较大,而进口、出口对国内贸易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长期内影响却是显著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延平 范洪颖
由于我国广东的市场化程度、经济实力、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可能使国内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作用更大。因此通过比较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的经济增长与国内贸易的相关系数远远大于其与对外贸易指标的相关系数,国内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也远远大于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广东经济增长与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但GDP与国内贸易的误差修正机制更为显著。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国内贸易 广东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荣 李森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构建了隐含碳排放模型,推导出隐含碳直接排放系数和完全排放系数以及各部门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以辽宁省数据为例,从国际贸易、国内贸易两个方面测算了各部门的隐含碳排放情况,找出了高隐含碳排放部门。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各部门的碳排放系数呈下降趋势,表明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国际贸易、国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部门集中度较高,高排放部门排放量有减少的趋势;第三,隐含碳排放同贸易呈倒U型关系,目前已接近拐点;第四,高碳部门的排放量过高,贸易结构需要调整。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内贸易 隐含碳 投入产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敏 孙慧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敏 孙慧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