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8)
- 2023(6910)
- 2022(6041)
- 2021(5761)
- 2020(4785)
- 2019(11075)
- 2018(10924)
- 2017(20743)
- 2016(11831)
- 2015(13325)
- 2014(13773)
- 2013(13151)
- 2012(12426)
- 2011(11277)
- 2010(11654)
- 2009(11013)
- 2008(10861)
- 2007(10121)
- 2006(9306)
- 2005(8670)
- 学科
- 济(40729)
- 经济(40662)
- 管理(34881)
- 业(30659)
- 企(24867)
- 企业(24867)
- 农(14695)
- 方法(13895)
- 中国(13821)
- 财(13434)
- 制(12246)
- 数学(11735)
- 数学方法(11379)
- 策(10320)
- 学(10161)
- 地方(9637)
- 业经(9313)
- 银(9108)
- 银行(9093)
- 农业(9067)
- 体(8739)
- 行(8715)
- 理论(8517)
- 贸(8090)
- 贸易(8086)
- 融(7853)
- 金融(7846)
- 易(7835)
- 及其(7741)
- 务(7386)
- 机构
- 学院(164535)
- 大学(163084)
- 济(64085)
- 经济(62290)
- 管理(61221)
- 研究(60422)
- 理学(50424)
- 理学院(49859)
- 管理学(48843)
- 管理学院(48546)
- 中国(48021)
- 科学(36489)
- 京(36206)
- 财(34166)
- 所(31669)
- 农(28883)
- 江(28372)
- 研究所(28039)
- 中心(27976)
- 财经(24771)
- 范(23542)
- 北京(23533)
- 师范(23318)
- 业大(23138)
- 农业(22251)
- 州(22203)
- 经(22168)
- 院(22100)
- 省(20450)
- 技术(19663)
- 基金
- 项目(100157)
- 科学(77548)
- 研究(77232)
- 基金(68622)
- 家(59167)
- 国家(58605)
- 科学基金(49116)
- 社会(45552)
- 社会科(42983)
- 社会科学(42971)
- 省(40704)
- 教育(35958)
- 基金项目(34547)
- 划(34219)
- 编号(33708)
- 自然(30664)
- 成果(30238)
- 自然科(29907)
- 自然科学(29896)
- 资助(29531)
- 自然科学基金(29301)
- 课题(24882)
- 重点(22617)
- 发(22005)
- 部(21722)
- 项目编号(20349)
- 年(20260)
- 创(19986)
- 性(19943)
- 创新(18671)
共检索到27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晓荣 张树良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推动国内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研究。[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国内外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国内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缺乏数据基础;缺乏数据源和指标的探索;缺乏指标之间关系和影响因素的验证;缺乏对指标深层含义的研究;缺乏Altmetrics分析工具的开发;缺乏理论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树义 朱娜
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本地及移动属性为社交媒体带来了新的特点,这一新环境对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泄露的方式、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社交媒体 隐私保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俊
随着媒介技术迅猛发展,高职校园文化传播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社交媒体产生和发展,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播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依据新闻学、传播学以及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媒介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了完善社交媒体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建亚 张欢 张坤
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对用户的隐私素养水平提出了新挑战,为科学测量用户隐私素养,发现用户隐私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隐私素养教育,亟需构建一套系统的、可量化和操作性较强的隐私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级编码方法从国内外已有研究中提取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素养初始评价指标,借助德尔菲法进行指标修正,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由隐私意识、隐私知识、隐私边界管理能力、隐私风险管理能力、隐私道德与法律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隐私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提出隐私素养提升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
隐私素养 评价指标 社交媒体 隐私保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邵艳丽 张弘
文章基于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行为过程角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移动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用户行为特性将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行为过程进行分解,形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然后,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获取的550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17.0应用GLS法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发现信息行为客体和媒体形象是影响用户评价移动社交媒体的重要因素,形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一 李斯
[目的/意义]以社交媒体用户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于自身的社交媒体数据被采集用于研究的接受意向,并探索熟悉度、信任、利他主义对接受意向的影响,剖析知情同意程序的必要性,同时提醒学者进行伦理反思,为建立社交媒体数据研究伦理规范和与用户开展伦理风险沟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建立用户从知情到同意的心理机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新浪微博用户的数据,共获得320份有效问卷,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验证出两条有效的心理路径:熟悉-利他主义-接受意向和熟悉-信任-利他主义-接受意向。发现熟悉度和利他主义是影响用户接受意向的重要因素。在社交媒体数据研究中,用户有较强的伦理需求,知情同意程序很有必要。研究者还可以主动表达尊重及认可,以提升用户的利他主义,提升用户的接受意向,规避研究过程中的伦理争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侯 张明鑫 路永和
隐私政策是用于告知用户其个人信息是如何被社交媒体平台采集和利用的一组条款,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用户较少阅读或几乎不读隐私政策。通过解释这一现象,为隐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以及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建议。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引入主观规范、动力、阅读能力、内容完整性和可读性,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44份样本进行假设检验;在检验结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7个使用较为广泛的社交媒体的隐私政策进行内容完整性和可读性的内容分析。主观规范、动力、阅读能力、内容完整性和可读性均对用户的阅读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内容翔实具体、篇幅适中、表述亲切浅显的隐私政策的用户阅读率更高。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隐私政策 阅读意愿 阅读行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廖俊峰 陈天歌 陈旭
【目的/意义】旨在对社交媒体用户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探索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为用户带来更多生活便利和使用体验的改善。【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依赖与媒介需求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与150法则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流失模型,并通过对70名用户的深度访谈和300份问卷加以验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各社交媒体间的特征差异是造成用户流动的核心因素,同时以探索性研究思路预测了中国社交媒体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客户流失 社交媒体 用户流向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孟猛 朱庆华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侯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这些构念可以分为前因变量(隐私经历、隐私意识、个性差异、人口统计学特征、文化)、结果变量(规章、行为反应)和调节变量(隐私计算、信任)三类;已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也相应的分成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变量研究和调节变量研究三个类别。已有的研究在验证各隐私心理构念与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关注的动态变化机理、群体隐私关注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春辉 邹雅婷 王仪雯 王学东
文章先结合个人信息管理(PIM)的三个环节“保存-管理-利用”,从“过度保存-无序管理-无效利用”三个负面效应推出“过度获取、整理困难、删除困难、再现困难”四个用户的UGC数字囤积行为表现;再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1份样本数据,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综合逻辑推理与一手数据的编码,提炼构建社交媒体用户UGC数字囤积行为的形成机理模型。研究发现:用户的UGC数字囤积有平台囤积、本地囤积、第三方囤积等三种行为方式;影响因素来自UGC信息、UGC平台、UGC平台用户、社会情境等四个方面;有形成期、成熟期和改良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潜在后果除会让用户产生多维、复杂、矛盾的情绪外,还会引发用户对平台的消极使用甚至使用中辍行为,而在积极情绪作用下,用户也会自发地进行“反数字囤积行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安璐 张思宇
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观点形成机理,揭示影响网民观点形成的重要因素,以深入理解网络用户的行为模式,洞察网络舆论本质。文章以“双减”话题微博数据为数据源,基于主题模型和机器学习的情感分析方法挖掘用户观点。从意见氛围、社交关系、前期行为特征和用户属性等维度构造特征变量,基于LightGBM建立不同主题下的情感预测模型,采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对特征重要性进行排序,发现影响网民观点形成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前期行为特征对用户观点形成的影响最大,意见氛围次之,社交关系即好友关系对用户观点形成影响较弱;个体在情感倾向上更易跟随规模较大的传播主体,而不是崇拜权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涛 汪颖 马海群 韦晓霞
[目的/意义] 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测量社交媒体的算法素养,发现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而展开有针对性的算法素养教育。[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算法意识与态度、算法知识、算法技能、算法规范4个维度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算法素养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分析,为提升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结果/结论] 通过对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社交媒体用户的算法素养:将算法素养纳入通识教育体系;以风险教育为切入点加强算法风险知识与算法风险控制能力的培养;丰富算法素养教育与培训的形式。
关键词:
算法素养 评价指标 社交媒体 数智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君君 刘春燕 沈校亮 邵聪
分析了用户的需求动机对其社交媒体参与行为的影响,探讨了问题性使用对上述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基于微信用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工具需求动机和惯性需求动机均能显著地正向影响用户参与;问题性使用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述影响机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用户参与 需求动机 问题性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