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9)
2023(2724)
2022(2168)
2021(2126)
2020(1480)
2019(3311)
2018(3405)
2017(5510)
2016(3245)
2015(3523)
2014(3404)
2013(3219)
2012(2926)
2011(2653)
2010(2812)
2009(2357)
2008(2395)
2007(1982)
2006(1782)
2005(1673)
作者
(9177)
(7555)
(7430)
(7252)
(4805)
(3708)
(3422)
(2947)
(2890)
(2764)
(2714)
(2505)
(2500)
(2453)
(2424)
(2394)
(2298)
(2215)
(2178)
(2167)
(1905)
(1901)
(1845)
(1835)
(1754)
(1750)
(1722)
(1719)
(1577)
(1564)
学科
(8467)
经济(8456)
管理(8382)
环境(7203)
生态(5050)
(4534)
(4149)
(3868)
资源(3430)
理论(3416)
(3223)
教学(3134)
(3101)
(2895)
企业(2895)
中国(2801)
地方(2729)
规划(2674)
(2634)
环境规划(2612)
农业(2568)
业经(2519)
教育(2348)
学法(2245)
教学法(2245)
(2117)
区域(2116)
方法(2096)
区域环境(1958)
学理(1834)
机构
学院(40793)
大学(39275)
研究(15949)
管理(12906)
中国(12237)
(12089)
经济(11659)
科学(11629)
理学(10734)
理学院(10521)
管理学(10240)
管理学院(10180)
(9432)
(8156)
(8102)
中心(7635)
研究所(7538)
(7264)
(7140)
师范(7046)
业大(6939)
(6374)
技术(6333)
北京(6284)
农业(6134)
(6014)
师范大学(5752)
科学院(5384)
(5366)
(5347)
基金
项目(29808)
研究(22940)
科学(22655)
基金(19687)
(17901)
国家(17754)
科学基金(14561)
社会(12831)
(12360)
社会科(12066)
社会科学(12062)
教育(10882)
基金项目(10597)
(10574)
编号(9729)
自然(9196)
自然科(8814)
自然科学(8813)
自然科学基金(8631)
成果(7763)
重点(7442)
课题(7397)
资助(7255)
(6819)
(6409)
(6295)
(5915)
创新(5857)
规划(5536)
(5504)
期刊
(16423)
经济(16423)
中国(11922)
研究(10080)
教育(9182)
学报(7261)
(7225)
科学(6848)
大学(5395)
农业(5289)
学学(4943)
技术(4600)
管理(4374)
资源(3984)
职业(3630)
(3461)
图书(3414)
(3325)
生态(3300)
业经(2951)
(2864)
金融(2864)
技术教育(2623)
职业技术(2623)
职业技术教育(2623)
林业(2613)
(2469)
科技(2354)
书馆(2309)
图书馆(2309)
共检索到63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艳芬  刘毅华  王芳  杨木壮  
生态补偿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生态补偿实践的进展,介绍当前生态补偿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及重大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生态补偿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指出当前国内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专门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市场补偿潜力有待提高、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机制不完善、地方实践存在理论和技术盲区与障碍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丘水林  靳乐山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但由于结构性经济政策缺位,致使生态保护红线区利益相关者面临经济利益损失,因此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实践探索存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位、市场化补偿手段应用性有限、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关注不足等问题。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关键性要素主要包括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条件性和有效性。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需瞄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制定差别化的补偿标准,配合使用不同补偿方式,精准有效监督补偿客体,构建补偿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晓燕   于婷   刘月清  
推进种植业生态补偿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涉及种植业的生态补偿研究多处于学术探讨阶段,并且尚未形成统一的内涵界定,在实践层面的进展总体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主要表现在轮作休耕、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药包装物补偿三个方面。对标新发展阶段的战略要求,种植业生态补偿推进仍面临较多难题,主要包括补偿机制缺乏顶层设计、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不完善和补偿资金投入主体单一等。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种植业生态补偿制度实施时间较长,一些经验可适当借鉴。由此,基于我国种植业生态补偿推进阶段、现存问题及经验借鉴,提出加强种植业生态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拓宽种植业生态补偿范围、完善种植业生态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增加种植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弹性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古蕊  李效筠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对生态补偿的要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通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生态补偿方式、科学提高补偿标准、推进生态补偿立法、强化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等路径,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为辽宁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向南   张若嫣  
耕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耕地生态补偿作为调节耕地保护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安排,在保护耕地生态系统、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从耕地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补偿机制构建、补偿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现有研究存在耕地完全价值体现不充分、补偿标准与补偿年限判定不明确、补偿资金来源不丰富、补偿主体利益分配不清晰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法制化、多元化、市场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向南   张若嫣  
耕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耕地生态补偿作为调节耕地保护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安排,在保护耕地生态系统、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从耕地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补偿机制构建、补偿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现有研究存在耕地完全价值体现不充分、补偿标准与补偿年限判定不明确、补偿资金来源不丰富、补偿主体利益分配不清晰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法制化、多元化、市场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课题组  贾若祥  高国力  
横向生态补偿在促进生态保护的经济外部性内部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横向生态补偿健康发展,建议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横向生态补偿,完善与横向生态补偿相关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横向生态补偿的范围和领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坤  唐肖彬  
我国的生态补偿探索,始于2001年开展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生态恢复重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大江大河的上中游源头区域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启了我国通过生态补偿激励大规模的小农户参与生态恢复重建的工作,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态补偿实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新章  谢高地  张其仔  周海林  郭朝先  汪晓春  刘荣霞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生态补偿措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补偿;在快速发展阶段,补偿范围拓展到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农村新能源、农田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范围过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基础性支撑制度缺乏等。基于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世昌  肖文  李宇彤  
德国是较早重视生态保护并推行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家。通过生态补偿实施,德国用了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将一个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变成极具环境竞争力的国家,促进了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其生态补偿的理论、制度、特点与做法值得借鉴与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安  温馨  
全球性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的生态脆弱地带,由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不当陷入了恶性循环陷阱,是影响国际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潜在因素。随着生态补偿研究拓展,贫困问题和生态补偿的联系日渐凸显,并成为研究焦点。为了理清两者关系,文章从生态补偿的定义、运作原理、补偿效益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对国内外重要文献和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为新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实现脱贫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可以为公共物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手段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推进生态补偿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对领域内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着重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并积极探索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高孟菲  黄森慰  
研究低碳农业生态补偿的发展进程,为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沿用文献回顾、归纳总结的定性研究思路,介绍低碳农业和农业生态补偿提出背景及发展历程;并采用归纳描述法,从低碳农业生态补偿理论基础、核算标准和政策评估等方面对低碳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低碳农业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国内低碳农业生态补偿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低碳农业生态补偿的重点和难点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和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且未来研究应朝向市场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低碳农业生产补偿理论,并为各地政府制定或完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体系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碧洁  张松林  侯成成  
根据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的现状,对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补偿机制和补偿效应评价等方面研究内容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国内生态补偿的研究提出了展望:①生态补偿概念的确定和科学定位;②加强森林、湿地和草地等生态系统价值和补偿标准的研究;③加强中小流域的区际补偿标准与补偿模式的研究;④加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和补偿意愿的研究;⑤加强生态补偿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资源环境的定量化影响研究;⑥加强生态补偿标准实现的GIS时空分配模型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可以为公共物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手段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推进生态补偿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对领域内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着重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并积极探索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