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3)
- 2023(12046)
- 2022(10818)
- 2021(10249)
- 2020(8609)
- 2019(19884)
- 2018(19849)
- 2017(37994)
- 2016(20773)
- 2015(23282)
- 2014(23165)
- 2013(22822)
- 2012(20892)
- 2011(18715)
- 2010(18400)
- 2009(16651)
- 2008(15845)
- 2007(13540)
- 2006(11801)
- 2005(9977)
- 学科
- 济(77917)
- 经济(77834)
- 管理(56586)
- 业(52324)
- 企(42738)
- 企业(42738)
- 方法(35483)
- 数学(29795)
- 数学方法(29444)
- 农(23201)
- 地方(20124)
- 中国(19043)
- 学(18614)
- 业经(18097)
- 财(17502)
- 农业(15784)
- 环境(15616)
- 理论(14253)
- 贸(14159)
- 贸易(14149)
- 和(13688)
- 易(13634)
- 制(12316)
- 划(11876)
- 技术(11819)
- 务(11466)
- 财务(11406)
- 财务管理(11388)
- 教育(10855)
- 企业财务(10720)
- 机构
- 学院(282933)
- 大学(282588)
- 管理(114415)
- 济(103363)
- 经济(100825)
- 理学(99449)
- 理学院(98256)
- 管理学(96539)
- 管理学院(96025)
- 研究(93540)
- 中国(68442)
- 科学(61411)
- 京(61020)
- 所(46239)
- 农(45986)
- 财(45307)
- 业大(44193)
- 中心(43205)
- 研究所(42613)
- 范(40850)
- 江(40636)
- 师范(40516)
- 北京(38725)
- 财经(37134)
- 农业(35760)
- 院(34847)
- 州(34189)
- 经(33639)
- 师范大学(32953)
- 技术(29969)
- 基金
- 项目(202230)
- 科学(157648)
- 研究(148627)
- 基金(144396)
- 家(125791)
- 国家(124694)
- 科学基金(106768)
- 社会(90746)
- 社会科(85679)
- 社会科学(85658)
- 省(79759)
- 基金项目(78923)
- 自然(70919)
- 自然科(69088)
- 自然科学(69072)
- 自然科学基金(67757)
- 教育(67447)
- 划(67115)
- 编号(62435)
- 资助(58721)
- 成果(49405)
- 重点(44877)
- 发(43453)
- 部(43387)
- 课题(42072)
- 创(41495)
- 科研(38661)
- 创新(38550)
- 项目编号(37619)
- 大学(37466)
共检索到402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朝霞 杨桂华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本文以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系统理论为基础,对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的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碧塔海生态旅游者的特点和培养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者 生态意识 碧塔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洪颖 卓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桂华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将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构建为一个景观生态系统 ,从系统中的游客、村民和村寨三个方面来审视 ,发现生态旅游接待村具有不同的多维价值 :予游客具有“真品”旅游价值 ;予村民具有脱贫的经济价值 ;予村寨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和生态价值。三个价值的同时实现是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霞给藏族家庭接待村的实际案例也证实了这一认识的正确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倪瑛 郭晓阳
本文通过探讨川、滇、藏三省共同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圈的基本对策与思路,提出发展生态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寻求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平衡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亮 倪绍祥 张红玉 和润云
香格里拉在人们心中代表着永恒、宁静、和平。香格里拉具有以下特点 :(1)以大自然为背景 ;(2 )强调人与人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3)以生态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4)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旅游地。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认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和人文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积极保护香格里拉的有效手段。最后 ,结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特色 ,按照保护为主、科技引导、适度开发、保护与开发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提出了构建生态旅游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旅游区规划、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制...
关键词:
香格里拉 云南中甸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文 王挺之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区域 形象 竞合 可持续发展链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欠强 陈秋华
本文对满意度与游客满意度的概念进行界定,给出了游客满意度的两种表示方式;接着提出了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处理,项目分类,改进措施;最后选取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调查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洁 杨桂华
生态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 ,其生态意识至关重要。本文以云南大学为例 ,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潜在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 ,并通过与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总结出中国大学生潜在生态旅游者生态意识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旅游者 生态意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琨 闵庆文 成升魁 徐增让 张爱平
大香格里拉地区是我国的重点旅游开发区,对该区旅游供需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断区域旅游发展条件,制定针对性旅游发展策略。通过测算大香格里拉地区各州(市)的旅游供给指数、旅游供给人均指数,及旅游需求指数、旅游需求人均指数,对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供需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供给及需求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人均分摊的旅游供给额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大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区域旅游需求远滞后于旅游供给的状况为维护香格里拉原生态旅游品牌内涵创造条件;大香格里拉地区各州(市)之间旅游供给及旅游需求状况不均衡特征突出,影响了区域旅游的协同发展。应有针对性地改善旅游供给及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杉 赵川
大香格里拉地区是我国大力培育的旅游功能区,其富饶的文化旅游资源与落后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立足于多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大香格里拉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特殊性进行了再认识,提出新型民族村镇、信息化、旅游体验、产业融合是进行乡村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并提出在发展观念、目的地建设、文化体验、旅游商品、管理机制、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大香格里拉 乡村文化旅游 供给侧改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小明
滇川藏三省区的相关地州市围绕"香格里拉"的归属、核心、主导等议题之争近20年,《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7—2020)》的出台和实施也已经过去了5年,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成为各方的共识。简要回顾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竞争状况,剖析内耗式竞争的弊端,论证区域合作是促进大香格里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途径,为推动"香格里拉"成为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震方 陈志钢 张新峰
该文在分析国际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揭示了国内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基本规律,从而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生态旅游者 行为特征 比较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翠 关江华 陈丽军
生态旅游满意度是反映游客生态旅游体验的核心内容,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生态旅游景区庐山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生态旅游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重要性-绩效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旅游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游客对庐山风景区生态满意度持中立态度,影响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旅游价格、情感氛围、生态体验等,旅游基础物质需求是影响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的直接原因,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是提升游客生态旅游满意度的有利保障;游客对生态景观评价最高,对游客参与活动程度评价最低,资源优势在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评价中具有首次效应,但资源优势所映射的首次效应持久性有限。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是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璐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对游客情感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鉴于此,文章基于服务场景理论和已有相关文献,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探索中国背景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题项。通过对访谈和网络点评资料的三级规范性编码分析,得出了环境氛围、基础设施、自然景观设施、人文景观设施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根据扎根理论资料和已有文献,开发了用于定量测量上述5个维度的30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小规模研究检验了服务场景对满意度的显著预测作用,证明所开发的量表可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