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2)
- 2023(13518)
- 2022(12095)
- 2021(11482)
- 2020(9591)
- 2019(21516)
- 2018(21522)
- 2017(41418)
- 2016(22670)
- 2015(25373)
- 2014(25080)
- 2013(24395)
- 2012(22420)
- 2011(20109)
- 2010(20033)
- 2009(18757)
- 2008(18190)
- 2007(15794)
- 2006(13707)
- 2005(11836)
- 学科
- 济(88892)
- 经济(88796)
- 管理(66756)
- 业(57987)
- 企(50212)
- 企业(50212)
- 方法(40666)
- 数学(33774)
- 数学方法(33289)
- 财(23083)
- 中国(22033)
- 农(22033)
- 地方(20363)
- 业经(20296)
- 学(20082)
- 理论(16533)
- 贸(15794)
- 贸易(15784)
- 和(15783)
- 制(15276)
- 易(15271)
- 环境(15020)
- 农业(14590)
- 务(13773)
- 财务(13701)
- 财务管理(13669)
- 技术(13196)
- 划(13059)
- 企业财务(12794)
- 银(12113)
- 机构
- 大学(314097)
- 学院(313178)
- 管理(123596)
- 济(117587)
- 经济(114777)
- 理学(107317)
- 理学院(106095)
- 管理学(104030)
- 管理学院(103484)
- 研究(102231)
- 中国(75611)
- 京(66911)
- 科学(66391)
- 财(55032)
- 所(51587)
- 农(48610)
- 研究所(46994)
- 业大(46747)
- 中心(46745)
- 江(45272)
- 财经(44011)
- 范(42645)
- 师范(42251)
- 北京(41910)
- 经(39876)
- 农业(38234)
- 院(37697)
- 州(37384)
- 经济学(34261)
- 师范大学(34059)
- 基金
- 项目(217260)
- 科学(169909)
- 研究(158981)
- 基金(156327)
- 家(136026)
- 国家(134906)
- 科学基金(115747)
- 社会(98572)
- 社会科(93144)
- 社会科学(93121)
- 省(85378)
- 基金项目(83312)
- 自然(75924)
- 自然科(74088)
- 自然科学(74071)
- 教育(72721)
- 自然科学基金(72674)
- 划(71708)
- 编号(65939)
- 资助(64347)
- 成果(53309)
- 重点(48292)
- 部(46986)
- 发(46100)
- 课题(44995)
- 创(44775)
- 创新(41766)
- 科研(41752)
- 项目编号(41012)
- 大学(40481)
- 期刊
- 济(130196)
- 经济(130196)
- 研究(90255)
- 中国(58234)
- 学报(51002)
- 科学(46402)
- 管理(44555)
- 农(44075)
- 财(41836)
- 大学(38231)
- 教育(36903)
- 学学(35862)
- 农业(31177)
- 技术(26627)
- 融(23560)
- 金融(23560)
- 业经(21897)
- 经济研究(20671)
- 财经(20500)
- 图书(18405)
- 经(17426)
- 问题(16357)
- 业(15716)
- 科技(15471)
- 理论(15323)
- 版(14905)
- 技术经济(14401)
- 资源(14291)
- 实践(14202)
- 践(14202)
共检索到45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超
就国内法而言,跨界污染损害中受害人因地位的悬殊及污染的跨界特征很难获得有效赔偿。通过跨界污染损害的理论模型分析,可知跨界污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地方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承担赔偿责任。地方政府实现赔偿的方式主要有行政赔偿、民事赔偿、生态补偿及环境责任保险等。鉴于现有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短期内也不可能进行再次修改,中央政府可积极推动完善各级政府主导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方案,使环境受害者获得应有的赔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纪文
传统的全部赔偿原则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得到与损害相称的赔偿,但是却可能使一些无过错的致害企业陷入经济困境甚至破产的边缘。 20世纪中期以后得以发展的限制赔偿原则虽然可以尽量防止致害企业遭受不能恢复的经济打击,但它不能给予受害者对等的赔偿。最科学的方法是实行致害者限制赔偿与受害者全部索赔相结合的原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世文
传统上,学术界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本文对否定说的主要理由进行反思后提出:人格不会商品化;不能由惩罚性赔偿替代;精神损害发生可预见;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在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法、学说及相关判例的考察中,论证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 违约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艳春 张扬
要完善劳务派遣中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问题,就要确立要派单位的雇主地位,建立派遣单位与要派单位的雇主连带责任。在工伤保险责任的分担上,既从劳动法的角度以强制约定防止责任逃避,也要在民事协议上放宽两方雇主的任意约定比例,从而达到收放自如的法律调整目标。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双重劳动关系 共同雇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良才
气候变化引发气候灾害,给人类已经或必将造成巨大威胁。气候变化的损害具有传统跨界环境损害所不具备的特征,由此引起的国家责任问题也具有其特殊性。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行为的不法性、谨慎行事的注意义务标准、损害的可预见性及其对责任的限制功能、因果关系及其证明责任分配在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问题均需要被重新审视,甚至重构。国家责任的承担方式——金钱补偿和精神安慰在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语境下仍有其可适用性,但恢复原状的责任形式则无法适用。特别对纯粹的生态损害的赔偿更是如此。由于气候变化的损害赔偿领域国家实践和国际判例至为罕见,因而对传统国家责任法的理论改造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跨界损害 国家责任 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亦欣 于鲁冀 葛丽燕
以河南省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试点研究为例,探讨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流域特征和突出问题,以可操作性为着力点,开展了基于流域责任目标考核断面目标值的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方法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了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路线、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方法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流域考核目标断面目标值的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方法,是在基于流域尺度和基于流域突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动态性,利于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延书
《民法典》认可当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时,被侵权人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对公民人身权益保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相关条款表述较模糊,导致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范围不明,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不清。因此,还需从法学解释的角度入手,明确具有人身意义特定物的判断标准。同时,物品所有权人并非一定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应当通过判断物上承载的人身利益主体,确定谁是《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中的适格被侵权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康
机动车交通事故共同侵权行为表现为意思关联型和行为关联型两种。在两辆以上的投保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共同侵权时,若干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怎么承担?较为合理的思路是:多家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对一个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时,要遵循"比例责任"和"有限连带"的一般规则,以实现以人为本、损害补偿的侵权责任法的价值追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艳玲 何勇生
责任保险的创设即为分散基于自身原因而可能对他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的经济风险,然而这一主旨却似乎削弱甚至违背了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的设置功用。本文即围绕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是否包含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且如若立法未加限制,则该如何协调二者的潜在矛盾,使得该两种制度都发挥其良性作用,而无害于社会公益等展开论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卫华 王强
在因产品缺陷而引起的人身和财产损害案件频发的今天,必须强化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以充分体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予以切实保护的立法目的。我国产品责任法应当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浩
损害赔偿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当事人在对方违约时可采用的重要补救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合同法和买卖法均承认的一种救济方法。但各国国内立法对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是同属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国际货物买卖中确定计算损害赔偿的标准时常常会遇到法律适用的困难,产生法律冲突。 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统一世界各国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相宇
通过构建政府和垄断企业之间、受害企业和垄断企业之间的反垄断与垄断行为博弈模型,研究政府监管视角下的垄断行为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垄断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罚款额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参与反垄断行为的主体数量以及对受害主体的赔偿倍数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内涵的界定,分析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对规制垄断行为的作用。通过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中的实践,对所得结论做进一步论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作鑫
近年来,为应对海洋石油开发污染事故损害赔偿争议,实现充分合理赔偿,学者们纷纷建议加快海洋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基金立法,以海洋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作为污染者赔偿责任之外的法定补充赔偿机制。从法学理论和损害赔偿工作实践来看,在立法之初对海洋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价值属性进行研究,明确这一制度具有分配正义价值等三种价值属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海洋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基金立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海洋石油开发 污染 损害赔偿 基金 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