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4)
2023(9199)
2022(7843)
2021(6960)
2020(5520)
2019(12275)
2018(11390)
2017(21729)
2016(11814)
2015(12556)
2014(12246)
2013(12003)
2012(10892)
2011(9885)
2010(9604)
2009(8564)
2008(8141)
2007(7118)
2006(6232)
2005(5318)
作者
(36011)
(30250)
(30194)
(28254)
(18870)
(14731)
(13480)
(11799)
(11330)
(10375)
(10289)
(10184)
(9794)
(9435)
(9305)
(9295)
(9201)
(9075)
(8813)
(8564)
(7610)
(7136)
(7071)
(6946)
(6886)
(6527)
(6507)
(6498)
(6160)
(6109)
学科
(52604)
经济(52552)
管理(29229)
(27616)
方法(23556)
数学(20572)
数学方法(20454)
(19720)
企业(19720)
(15154)
贸易(15153)
(14825)
(14550)
地方(13691)
中国(12084)
(11948)
(11725)
业经(10812)
农业(10588)
(10490)
环境(8921)
(8384)
出口(8382)
出口贸易(8382)
地方经济(8192)
技术(7233)
产业(6816)
(6517)
(6329)
(6292)
机构
学院(170446)
大学(168845)
(70567)
经济(69399)
管理(64134)
研究(59294)
理学(56926)
理学院(56175)
管理学(55185)
管理学院(54898)
中国(42353)
科学(40216)
(35951)
(34619)
业大(30451)
(30304)
(28867)
农业(28830)
研究所(28399)
中心(26546)
(24310)
财经(24251)
(23569)
师范(23217)
经济学(22560)
(22285)
(21542)
经济学院(20792)
北京(20735)
农业大学(19834)
基金
项目(127192)
科学(100940)
基金(94714)
(86206)
国家(85521)
研究(85072)
科学基金(72633)
社会(58070)
社会科(55397)
社会科学(55383)
基金项目(51655)
(50360)
自然(48353)
自然科(47257)
自然科学(47240)
自然科学基金(46410)
(42589)
教育(37785)
资助(37458)
编号(31309)
重点(29043)
(28841)
(27149)
(26586)
国家社会(25468)
计划(25201)
科研(25142)
创新(25001)
教育部(22682)
人文(22612)
期刊
(69920)
经济(69920)
研究(41898)
学报(33674)
(31031)
科学(29859)
中国(27223)
大学(24359)
学学(23544)
农业(21558)
(19263)
管理(19148)
业经(12605)
经济研究(12503)
(11679)
教育(11100)
财经(11091)
(11017)
金融(11017)
技术(10849)
问题(10216)
(10163)
资源(9876)
(9576)
业大(9246)
(9073)
商业(8924)
科技(8822)
(8535)
国际(8394)
共检索到23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琼峰  
利用描述分析、相关分析与Logit计量分析方法,结合10 743份有效调查问卷,探讨中国国内居民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区域格局。研究发现:中国国内各地区居民的出游意愿已普遍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休闲度假、游览观光是居民出游最关键的目的,经济收入、闲暇时间有限是制约居民出游的最关键原因,各地区居民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沿海地区已进入休闲度假引导居民出游的时代,内陆大部分地区居民出游仍出于游览观光需求。应以提升旅游消费能力和旅游产业竞争力作为引导居民出游的关键因素,优化以休闲度假、游览观光为主体的多样化旅游项目,重点改善旅游信息缺乏、旅游市场混乱、旅行社服务不满意等限制居民出游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英丽  
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影响居民国内出游力的新因子作了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能力、区域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外向性、行业从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是影响国内居民出游力的主因子。通讯条件、外资企业职工收入、进出口与外资利用额、科研、金融以及文化娱乐等行业在内的各行业人员规模与结构等成为新时期居民国内出游力的影响因素。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居民国内出游力划分为5个层次。通过对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文章最后对因子分析过程和具体方法的选择做了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总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万田户  
客源地出游市场的时空波动为旅游业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不同出游动机的客源细分市场(观光游览、商务会议、探亲访友、宗教旅游等)的时空波动强度是有差异的。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八种不同出游动机细分市场的变量弹性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后,得出各影响因素变量的敏感程度(弹性)也不尽相同,进而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符合各省市自治区客源市场自身特征的开发模式和技术路径,为全国范围的客源市场潜力的精准开发提供实施路径和决策依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阴姣姣  谢双玉  韩磊  曹晨  
在新冠疫情暴发及抗疫信息集中传播的背景下,潜在游客对武汉旅游危机响应的感知及其对城市形象和旅游意愿的影响,值得研究。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潜在游客的旅游危机响应感知影响城市形象和旅游意愿的路径和机制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以2020年4月8日起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武汉市的潜在游客为调查对象收集的3129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结合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价了潜在游客对武汉旅游危机响应的感知水平,分析了其影响城市形象和旅游意愿的路径与机制。结果表明:1)潜在游客对武汉“封城”期间各方面的危机响应感知都较好,对武汉城市形象的评价也较高,但对武汉的旅游意愿不高;2)潜在游客的旅游危机响应感知既对城市认知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提升以及旅游意愿的提高都有直接作用;也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来影响旅游意愿,形成显著的“旅游危机响应感知—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旅游意愿”的链式作用关系;熟悉度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根据这些结论,提出加强旅游危机响应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的策略,希望能为疫后游客出游意愿的提升和城市旅游市场恢复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春霞   邓启贤   崔霞  
细化分析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对乡村旅游地实施精准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性别差异视角,以广州为例,对城市6大主城区的609位城市居民展开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方法,对影响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乡村旅游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出游意愿与乡村旅游地的服务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出游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出游意愿则与其受教育水平、休闲时间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治安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住宿条件、特色商品及民风民俗三大要素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乡村旅游地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营销精细度与服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清华  周颖萱  
基于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验证了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区域差异,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人口流动的大趋势不改,长期居留意愿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华东和东北地区始终是“热点”城市集聚区。从城市包容度、社会融入能力和家庭特征三方面分析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入能力最为重要,其中已婚率、受教育程度、流入地已停留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更高的跨省流动比例则会降低长期居留意愿。城市包容度的重要性有限,但医疗公共服务的正向影响增强,平均工资收入和住房支出两大经济因素亦开始凸显重要性。家庭特征始终是流动人口长期居留决策的一大因素,符合新经济迁移理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洁洁  
本文以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的旅游博客频道为例,选取点击率月排行前十位的被荐博文为样本,借助博客本身互动性的评论平台,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后发现:草根博客对潜在旅游者出游意愿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包括"产生关注"、"产生兴趣"、"产生欲望"、"旅游行动"4个大范畴,在微观层面上包括"认可博文传达的信息"、"感知博文配图"、"喜欢类似景色"、"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旅游偏好的形成"、"旅游攻略的准备"、"旅游计划即将实施"和"旅游行为已完成"8个小范畴。另外,文章通过质性分析获取了草根博客对潜在旅游者出游意愿影响的扎根理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小华  梁玥琳  闫梦凡  
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旅游地加强安全形象管理、降低旅游者的风险感知对于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武汉市为案例地,采用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二维结构,试图揭示旅游者风险感知、目的地形象及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意愿;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及情感形象;目的地情感形象直接正向影响旅游意愿;目的地情感形象在风险感知和旅游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飙  潘亚茹  罗良国  王娜娜  尼雪妹  刘宏斌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彪  
城镇居民是国内旅游需求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对其出游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南宁等五个省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灰色理论的相关观点和方法,对其近十年来城镇居民出游目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进而研究国内城镇居民出游目的结构体系及其变动的规律,发现城镇居民出游目的有向着多元化和深度化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及国内旅游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传统  陆娟  
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国际知名农产品品牌发展重要手段。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国内还少有人研究。建立品牌知名度、品牌原产地、品牌溢价和购买环境等品牌经营优势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模型,基于北京市实地调研,发放回收问卷并利用SPSS18.0和AMOS17.0进行数据分析和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更优的制度设计;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原产地正相关且均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购买意愿,适度品牌溢价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购买意愿,品牌购买环境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购买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良健  吴佳灏  李辉  
本文以中国15省2511份农户征地意愿的问卷调查为样本,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等公益性项目征地的支持力度最大;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相应补偿政策,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的征地支持力度次之。补偿分配是否公平、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征地用途、补偿费用、安置方式是否多样等对东部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职业、人均耕地面积、是否入社保等对中部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影响显著;征地政策了解程度、地形、旱涝灾害频率、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等对西部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媛  梅强  
为揭示旅游志愿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本文在TPB理论基础上增加人格特质变量,构建旅游志愿服务意愿模型。通过对239份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旅游服务提升态度、个人规范、便利程度、开放性人格和责任性人格对旅游志愿服务意愿存在正向影响;自我价值提升态度、社会压力、自我效能和宜人性人格对旅游志愿服务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虞虎  陈田  陆林  王开泳  
以中国343个行政区为空间单元,选取15个统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聚类,对中国农村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其空间格局和类型。结果表明:①社会开放性与消费环境、出游经济能力、出游意识与交通条件依次是影响农村居民出游潜力的3个主要因子;②中国农村居民潜在出游力空间格局分为"5个极点、5个等级和8个客流集中区";③出游市场可划分为3个类型:休闲型、生计型和综合型。休闲旅游是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主要出游目的,目的地集中在周边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主要出有目的是探亲访友,以长途跨省市旅游为主;其他地区的主要出游目的和目的地呈多样化、分散化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红艳  
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基本分析单元,选取收入、消费、交通、通讯、人口等5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出游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区出游力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收入、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属性是造成中原经济区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交通因素;移动电话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的作用有待提升;城镇居民旅游购买力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家庭规模小型化更有利于出游决策;各地出游力不断提升,具有趋同化趋势;出游力相似的地区呈空间集聚态势,局部差异反而有扩大趋势;以京广线为空间分异轴,东、西差异显著,呈"西高、东低"、"西热、东冷"的空间二元格局,并且这种格局十分稳定。据此提出了协调出游力空间差异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