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4)
2023(14966)
2022(12706)
2021(11800)
2020(9951)
2019(22821)
2018(22585)
2017(43486)
2016(23374)
2015(25973)
2014(25553)
2013(25543)
2012(23305)
2011(20839)
2010(20812)
2009(19418)
2008(19391)
2007(17076)
2006(15126)
2005(13760)
作者
(66992)
(55582)
(55288)
(52504)
(35709)
(26577)
(25113)
(21773)
(21030)
(20083)
(18913)
(18654)
(17896)
(17672)
(17229)
(16943)
(16540)
(16374)
(15876)
(15833)
(13835)
(13695)
(13442)
(12901)
(12420)
(12407)
(12349)
(12246)
(11082)
(10906)
学科
(100746)
经济(100620)
(92653)
(84973)
企业(84973)
管理(81483)
方法(44443)
数学(34331)
数学方法(33920)
业经(31965)
(30593)
(29670)
中国(23650)
(22807)
财务(22737)
财务管理(22715)
企业财务(21525)
农业(21093)
理论(20596)
(20110)
技术(19867)
(18823)
(18664)
地方(17441)
(17003)
(16753)
(16431)
贸易(16420)
(15869)
(14587)
机构
学院(335839)
大学(335184)
管理(137786)
(135733)
经济(132990)
理学(118805)
理学院(117592)
管理学(115782)
管理学院(115180)
研究(107814)
中国(82208)
(71834)
科学(65980)
(63442)
(54365)
(53841)
财经(50578)
(49796)
业大(49065)
研究所(48636)
中心(47722)
(45961)
北京(45303)
农业(42664)
(42487)
师范(42141)
(40119)
经济学(39895)
(39093)
商学(37446)
基金
项目(223072)
科学(176490)
研究(165798)
基金(162511)
(140136)
国家(138876)
科学基金(120964)
社会(104340)
社会科(98815)
社会科学(98790)
(87563)
基金项目(86272)
自然(78523)
自然科(76720)
自然科学(76704)
自然科学基金(75346)
教育(75020)
(72237)
编号(67902)
资助(66045)
成果(54583)
重点(49095)
(48743)
(48671)
(47217)
课题(45739)
创新(44651)
(43599)
项目编号(42667)
科研(42430)
期刊
(154887)
经济(154887)
研究(101666)
中国(62583)
管理(55789)
(51708)
(50455)
学报(50314)
科学(47426)
大学(38543)
教育(37213)
学学(36069)
农业(34950)
技术(30700)
(26871)
金融(26871)
业经(26763)
财经(25327)
经济研究(24030)
(21755)
(20447)
问题(19700)
技术经济(18570)
图书(17149)
现代(16720)
科技(16427)
理论(16096)
商业(15436)
财会(15247)
(15048)
共检索到498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光伟  张威  
基于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批判,国内学者试图建构马克思企业理论,并沿四条线索展开:(1)理论批判及其深化,(2)通过理论回溯在原典中寻找理论依据,(3)以理论批判为指导的系统比较,(4)以理论批判为基本视阈和依托的尝试性理论建构。这一研究实质是把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具体统一于企业理论中,但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劳动价值论的应有的理论地位。因此,立足于广义体系,既有的批判视角的马克思企业理论需要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加以推进和进一步拓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琳  
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与优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导向,创造性地利用马克思关于货币金融的经典理论,建设体系更加完善、活力更加强劲、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对实体经济支持更加有效的金融体系。马克思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数十年,创造了完备而特色鲜明的经济理论体系。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激活金融市场活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仕军  
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既有助于澄清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的误解,也有助于纠正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还可以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的途径有“回到马克思”、“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小雨  
哈罗德刀刃均衡问题提出了正常产能利用率路径的不稳定性假设。后凯恩斯主义(包括卡莱茨基主义和哈罗德主义),以及古典—马克思主义都对产能利用率不稳定性的调整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理论,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对产能调整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第一,后凯恩斯主义和古典—马克思主义都忽略了长期内需求侧对产能扩张的限制性影响。本文通过引入实现剩余价值率概念,发现维持剩余价值率的目标会迫使企业主动控制产能扩张型投资。第二,如果放弃资本产能比不变的假设,并引入资本深化型投资和产品创新型投资,那么在已有的产能调整研究中,有关低于正常水平的产能利用率会降低投资增长率这一重要设定可能并不成立,从而为分析经济不稳定性和调整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玉林  
关于劳动者参与企业治理的研究,在西方经济学范式框架内,一般是从员工持股、参与式管理、分享经济、利益相关者治理、合作经济和人力资本参与等方面进行的,员工持股、参与式管理和分享经济分别是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劳动者参与;而利益相关者治理、合作经济和人力资本参与则是劳动者对三种权利的全面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自由人联合体、工人自治、劳动雇佣制、劳动者参与等几个方面,前三个方面描述的都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企业治理模式,即劳动者治理;后者则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共同治理的企业中,力图探索劳动者参与企业治理的现实机制和途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寄窗  
最近获得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的《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是朱钟棣副教授的一部内容独特新颖并具有高质量的学术专著。这部专著最值得称述之处就在于它的内容之独特新颖。我说它独特新颖不是指《研究》的著者新创了什么突出的观点,而是指他把数十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岳宏志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10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文章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文章还对森岛通夫关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一百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本文还对鲍特凯维兹关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健  苏方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福军  
基于对诺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回应和体制转轨的现实诉求,国内学者尝试构建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体系,并沿四大主线展开:一是系统比较及认知深化;二是原典溯源及寻求依据;三是理论批判及回应诘问;四是理论建构及指引实践。这一研究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系统地剖析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体系的相关命题,但是却忽略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在制度变迁中应有的理论地位,也很少谈及制度变迁的社会价值倾向。因此,原有的理论体系应在一个广义的视角下加以拓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王炜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李石泉王炜一、马克思提出了完整的企业理论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种看法:真正的企业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R.H.科斯(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论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这一论断在一定范围内似无可非议,但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其正确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10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本文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雨潇  
<正>在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时间是其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在时间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得出劳动价值论,进而形成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根基。由崔向阳教授所著的《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一书在充分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前提下,尝试构建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框架,力求使其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本书的八个章节包含对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中重要范畴的整合和阐发,对马克思节约时间理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剩余劳动时间理论、流通时间理论、自由时间理论进行了探讨与发掘,并引发出对这些理论的当代思考。总体来看,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关键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静静  
<正>时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正是在时间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发展和创新了劳动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时间结构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并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完整体系,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经济时间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特征。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各类新经济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时间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新形势下,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深人挖掘马克思主义时间经济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发展,也有助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引。由南京财经大学崔向阳教授所著的《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一书,从时间经济的角度出发解读《资本论》,在比较和借鉴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西方哲学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荣兆梓  
企业性质即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区别于其它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但企业性质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一般地描述这些特点,而在于分析这些特点的经济学意义,特别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依据。 企业的制度特征至少表现在两个分析层面上:一方面,从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这个层面看,企业是一种特定的分工形式,对外它处于商品经济社会内部分工的巨大网络之中,利用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