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0)
2023(12884)
2022(10282)
2021(9313)
2020(7640)
2019(17275)
2018(17342)
2017(33281)
2016(18242)
2015(21287)
2014(21958)
2013(21222)
2012(19808)
2011(17971)
2010(18245)
2009(16884)
2008(17020)
2007(15946)
2006(13999)
2005(12596)
作者
(54019)
(44807)
(44707)
(42568)
(28694)
(21216)
(20564)
(17219)
(17135)
(16580)
(15283)
(15216)
(14526)
(14361)
(14223)
(13913)
(13038)
(13003)
(12966)
(12964)
(11525)
(11156)
(10918)
(10375)
(10146)
(10050)
(10044)
(10010)
(9326)
(9000)
学科
(84399)
经济(84304)
管理(52268)
(49683)
(40807)
企业(40807)
方法(35507)
数学(29687)
数学方法(29485)
中国(25156)
(23022)
业经(20742)
(19893)
地方(18440)
(17396)
(16226)
理论(16176)
农业(15038)
(14463)
金融(14456)
(14228)
银行(14198)
(13763)
贸易(13753)
(13629)
产业(13513)
(13191)
(13154)
(12223)
技术(12163)
机构
学院(268816)
大学(267516)
(112437)
经济(110009)
管理(98861)
研究(91498)
理学(83271)
理学院(82403)
管理学(81011)
管理学院(80517)
中国(71222)
(57546)
(54621)
科学(52369)
(45907)
(43932)
(42720)
财经(42481)
中心(42437)
研究所(40678)
(38415)
北京(36443)
业大(36413)
(36013)
经济学(35730)
师范(35620)
(34979)
(33572)
农业(33210)
经济学院(32198)
基金
项目(168204)
科学(131888)
研究(128670)
基金(119087)
(102351)
国家(101450)
科学基金(86944)
社会(81149)
社会科(76800)
社会科学(76784)
(67251)
基金项目(61821)
教育(60565)
(55176)
编号(53879)
自然(52733)
自然科(51509)
自然科学(51494)
自然科学基金(50623)
资助(49337)
成果(45564)
课题(38901)
重点(38022)
(37619)
(37258)
(35137)
国家社会(33507)
(32890)
创新(32746)
项目编号(32580)
期刊
(133289)
经济(133289)
研究(85315)
中国(61161)
(43622)
学报(40382)
(39758)
管理(39563)
教育(38359)
科学(35760)
大学(31426)
(29319)
金融(29319)
学学(28831)
农业(26366)
技术(25808)
财经(22698)
业经(22409)
经济研究(21374)
(19781)
问题(17906)
图书(16223)
(14694)
(13810)
商业(13417)
技术经济(13337)
理论(12821)
(12562)
论坛(12562)
(12456)
共检索到425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亮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凭借国内大市场优势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内大市场优势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理论探讨,借助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样本数据,对二者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内大市场优势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国内大市场优势能够通过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内大市场优势对高法制环境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优化配套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加强针对性政策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民春   彭刚东   袁瀚坤  
本文首先通过选取指标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子系统。然后,运用耦合协同模型测度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1))的“四位协同”~((2))发展水平,发现我国四位协同位于良好协同及以上的省(区、市)仅6个,其余25个省(区、市)均位于不协同的发展阶段。接着,选取人工智能专利数衡量人工智能,验证了人工智能对四位协同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用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和软件产业收入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工具变量2SLS和动态面板系统GMM解决内生性问题;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人才数量、研发投入相应较高地区,人工智能作用显著;相反,作用则不显著。随后,利用空间计量和门限效应模型对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发现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受到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支出规模、信息服务程度的单门限条件影响,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的空间溢出效应尚不明显。最后,提出以人工智能驱动四位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海   庄天慧  
基于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优序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水平,并研判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可有效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传导机制分析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能够通过扩大财税规模、增加创业活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证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空间效应分析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针对于此,未来应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勇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一结论经内生性分析后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继而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生显著积极影响。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缩小而逐步增强。异质性检验显示,就东部地区和高信息化地区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能够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勇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一结论经内生性分析后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继而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生显著积极影响。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缩小而逐步增强。异质性检验显示,就东部地区和高信息化地区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能够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光汉  
一,连云港开发与陇海兰新地带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比过去拉大了。其中有两大原因:其一是沿海发展战略造成的地区政策倾斜;其二是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生产要素向效率高、效益高的东部流动。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情况,这种差距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逐步缩小,协调发展是客观必然趋势。近年来,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出现了很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合作的新形式,主要有,(1)物资协作,互通有无;(2)沿海地区建立原材料基地,联合开发资源;(3)补偿贸易,联合发展对外经济贸易;(4)在沿海开设“窗口”,办企业;(5)跨地区企业间双向投资,双向参股;(6)跨地区承包企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莉娟  张昊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好国内市场作用的重要基础。从突破条块分割、促进竞争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消除商品和要素跨区域流转的行政障碍,并通过体制机制层面的优化推动市场机制的整体优化与营商环境的全面改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经历了丰富的实践探索。统一市场与流通体系之间关系密切。从流通过程全局反映的社会整体市场角度看,商品自由顺畅流通是统一市场的基础;从市场为商品交换提供场所的角度看,统一市场是平等交换、高效流通的重要保障;从市场作为现实和潜在买主的角度看,流通体系是挖掘内需潜力、实现商品价值的关键支撑;从市场依托供求双方力量实现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统一市场消除地区歧视、优化规则秩序的要求应在流通体系中首先得到体现。在建设统一市场的过程中,主要妨碍的因素经历了由直接限制商品跨地区流动到地方政府“重外轻内”的发展理念,再到国内市场受重视而流通环节薄弱以及跨地区经营要求凸显而营商环境、规则标准不统一的多个阶段。随着地区市场“行政篱笆墙”被一步步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方面,应在发挥好“批”“零”“物”三大核心功能的同时,推动基础设施的优化与制度体系的完善,从而使现代流通体系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新的实践阶段实现互促提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傅德印  
为了更好地应用因子分析,论文提出建立因子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包括因子分析适用性的统计检验以及提取公共因子数目多少的检验,并对如何进行上述检验进行探讨,论文最后还提出了应用因子分析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贵现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业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可驱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若男   克甝  
选取2014-202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角度探讨了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结论:数字鸿沟是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因素;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使用鸿沟,但有向结果鸿沟转移的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呈边际递增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中部地区的特征;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减缓产业结构升级速度,阻滞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莲  
数据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产物,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对新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流通现代化是流通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明确数据生产要素同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本文使用理论分析结合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阐述了数据生产要素与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明确了数据生产要素促进流通业现代化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以促进流通现代化水平增长,但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意味着要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促进流通业发展的价值需要,重视数据生产要素应用的阶段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