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2)
2023(14144)
2022(11451)
2021(10402)
2020(8524)
2019(19383)
2018(18866)
2017(36353)
2016(19525)
2015(21935)
2014(21983)
2013(22022)
2012(20710)
2011(18641)
2010(19176)
2009(17918)
2008(18135)
2007(16735)
2006(15142)
2005(14392)
作者
(57679)
(48053)
(47936)
(45192)
(31076)
(22917)
(21626)
(18511)
(18340)
(17390)
(16669)
(16217)
(15691)
(15534)
(15142)
(14672)
(14245)
(14070)
(13896)
(13695)
(12177)
(11817)
(11746)
(11387)
(10904)
(10782)
(10663)
(10643)
(9601)
(9502)
学科
(98865)
经济(98761)
(86481)
(77965)
企业(77965)
管理(71893)
方法(37862)
业经(32233)
(29794)
(29410)
数学(28958)
数学方法(28782)
中国(26869)
(22690)
贸易(22671)
地方(22361)
(22040)
农业(21255)
(20425)
财务(20406)
财务管理(20377)
(20062)
企业财务(19273)
技术(19136)
(16820)
(16533)
银行(16512)
(16178)
(16135)
金融(16134)
机构
学院(296301)
大学(289862)
(132510)
经济(130231)
管理(117937)
理学(99799)
研究(99494)
理学院(98778)
管理学(97626)
管理学院(97073)
中国(81476)
(63034)
(61690)
科学(56134)
(50393)
财经(49187)
(48600)
(47395)
研究所(44776)
中心(44715)
(44634)
经济学(40486)
北京(39276)
业大(39014)
农业(37788)
(37570)
经济学院(36552)
(36389)
财经大学(36206)
师范(36047)
基金
项目(183290)
科学(147151)
研究(136977)
基金(134901)
(115504)
国家(114388)
科学基金(100343)
社会(90372)
社会科(85965)
社会科学(85946)
(72200)
基金项目(70671)
自然(62824)
自然科(61461)
自然科学(61448)
教育(61274)
自然科学基金(60445)
(59074)
资助(55020)
编号(54573)
(44421)
成果(43181)
(41288)
(40946)
重点(40852)
(40071)
课题(37699)
国家社会(37694)
创新(37670)
发展(36581)
期刊
(160221)
经济(160221)
研究(93137)
中国(62002)
(51362)
管理(50957)
(45799)
科学(40037)
学报(38951)
(34689)
金融(34689)
农业(31327)
大学(30727)
学学(29081)
业经(28965)
技术(27489)
教育(27206)
经济研究(25737)
财经(25703)
(22340)
问题(20541)
(19147)
(18794)
技术经济(17719)
商业(17194)
国际(16463)
世界(16270)
现代(15179)
经济管理(14243)
理论(13176)
共检索到47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先忠  晏维龙  李陈华  
中国不断扩张的国内市场规模和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为培育新型出口优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大国特色路径,但国内大市场一定能提升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吗?本文基于全球电子消费品行业1252家品牌企业的数据,采用规避"本地市场偏好"的国外市场份额客观度量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寻找中国电子消费品这一代表性行业的国内大市场影响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微观证据,研究发现:(1)伴随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张,本土企业贸易的本地市场偏好增强,国外市场份额下降;(2)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对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贡献度低,处于主要出口国的较末端水平;(3)中国国内市场扩张未能显著提升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这些证据意味着中国国内大市场仍是有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殿春  鲁大宇  
本文基于上游中间品市场的动态变化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外资自由化对本土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使用多期倍差法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本文证实,外资自由化政策引致的外资流入将在短期内引起中间品市场竞争效应和长期中间品供给扩张效应:中间品市场竞争效应使得一部分本土企业原先的本地采购被挤出,进而转向进口市场,导致其出口DVAR下降;长期来看,外资流入产生的中间品需求刺激上游行业产能扩张和中间品价格下降,促使本土企业采取进口替代,进而抵消其对出口DVAR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动态效应,反映了外资流入冲击国内中间品市场、进而撬动上游行业扩张的动态进程,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种现实体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本文考察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情况。文章沿袭杨汝岱、姚洋(2008)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指标测量HS六位数分类5038种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并由此量化计算全国及每个省每年总的出口竞争力和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整体而言,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著提升。基于1993~2005年的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子样本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通过经济开发区等政策性区域,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本土企业的发展。但是,其在东部地区对产业和出口的带动作用已经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应当从政策上合理引导外资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蕾  刘建利  
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延续性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文章采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产品层面和按技术分类贸易产品大类层面度量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和结构转型,试图对中国本土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和技术变迁进行动态评价,从而为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安礼伟  涂宇航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企业层面数据实证研究了消费品进口竞争对中国本土消费品生产企业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品进口竞争对中国本土消费品生产企业市场表现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消费品进口竞争对高生产率企业市场销售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低生产率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消费品进口竞争更倾向于提升东部地区企业的市场销售;来自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消费品进口对中国本土消费品生产企业市场销售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而来自于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品进口可以显著提升中国本土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市场销售。机制分析表明:消费品进口对本土企业市场表现存在熊彼特效应、逃避竞争效应以及需求引致效应。本研究对于推动消费品进口、企业创新和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红军  
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不仅对东道国的整体出口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影响内资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声誉、出口商品结构以及生产规模等对东道国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0年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中国内资企业整体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但表现出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不利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海云  田敏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科研创新投入、生产率与其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境内的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效率明显高于内资企业;私营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效率又高于国有企业。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私营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出口竞争力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生产率水平越高出口竞争力反而越低;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其出口竞争力越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长志  
随着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多,很多人担心外商投资企业会挤占传统的优势部门,造成这些部门中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下降。本文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先确定1995年和2004年中国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的十个工业行业,然后计算这些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行业中内资企业的份额是增加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FDI并没有降低这些行业中的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企业更多地进入了中国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出口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金圣  
探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焦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许多理论。在分析和整合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认为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获取和维持核心竞争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伟  唐国琼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内涵涉及到早期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的相关内容。早期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没有直接研究企业竞争力,但有许多思想涉及到了竞争力的来源。现代企业理论中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等,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试图以制度、资源、能力及知识等角度为逻辑分析起点,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能力的新视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谢申祥  王玉  
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全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许可证信息,将中观企业层面的信息与地区层面的银行业竞争程度指标相结合,考察了银行业市场竞争与出口企业研发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一定程度的银行竞争会激励出口企业研发,而过度的银行竞争则会带来相反的效果。银行业市场竞争对东部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要低于对中西部企业的影响。相比于高技术出口企业,银行业市场竞争对非高技术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显著。银行业市场竞争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进而对出口企业的研发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本叶  马晓丽  
文章在构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伸国内价值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国内价值链培育能够通过提高固定成本投入效率和生产率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东部地区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低产品质量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扩展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增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延伸和发展国内价值链,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是中国制造业摆脱“大”而不“强”困局的关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涛  邹建华  陶峥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文章首先分析了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然后分别对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的比较优势现状和竞争优势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现状提出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华明  林峰  
从服务顾客视角创新竞争优势基本形式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借鉴波特的竞争优势基本形式概念,提出了产品低成本、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基本形式"二维理念"。然而"二维理念"对企业责任竞争力不能作出较好的解释,在分析原因后,我们添加了竞争优势基本形式的产品"利他性内涵"这一新维度,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基本形式的"三维理念",并用该"三维理念"来解释企业责任竞争力的形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蕴琪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浪潮正在全球兴起。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利用供应链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各节点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减排,既可以履行社会责任,又可以巧妙应对低碳贸易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