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4)
2023(13224)
2022(11245)
2021(10667)
2020(8664)
2019(20294)
2018(19928)
2017(38690)
2016(20791)
2015(23353)
2014(23326)
2013(23003)
2012(21257)
2011(18892)
2010(18930)
2009(17507)
2008(16238)
2007(14088)
2006(12513)
2005(11177)
作者
(58491)
(48088)
(47774)
(45545)
(30746)
(23062)
(22008)
(18866)
(18590)
(17303)
(16724)
(16192)
(15286)
(15137)
(15024)
(14872)
(14373)
(14263)
(13804)
(13672)
(11959)
(11733)
(11664)
(10887)
(10864)
(10786)
(10774)
(10744)
(9699)
(9541)
学科
(76275)
经济(76182)
管理(57641)
(55112)
(46815)
企业(46815)
方法(36299)
(33793)
银行(33646)
(32050)
数学(31507)
数学方法(31161)
(30601)
金融(30600)
中国(26577)
(22677)
(21074)
(19706)
业经(18135)
地方(17782)
(16609)
理论(15278)
(14347)
财务(14285)
财务管理(14262)
(13897)
贸易(13880)
企业财务(13585)
农业(13561)
(13501)
机构
大学(282474)
学院(280899)
管理(113004)
(110217)
经济(107595)
理学(97312)
理学院(96299)
管理学(94714)
管理学院(94231)
研究(91215)
中国(79613)
(59847)
科学(55448)
(52242)
中心(44782)
(44681)
(43973)
财经(42085)
业大(41029)
(40864)
研究所(40791)
(38235)
北京(38128)
(36054)
师范(35678)
(34894)
农业(34562)
经济学(33546)
(33135)
(32698)
基金
项目(194060)
科学(151444)
研究(144278)
基金(139409)
(120183)
国家(119131)
科学基金(102753)
社会(89045)
社会科(84503)
社会科学(84481)
(76205)
基金项目(74321)
自然(66366)
教育(66162)
自然科(64795)
自然科学(64784)
自然科学基金(63582)
(63523)
编号(59479)
资助(57830)
成果(48123)
重点(43072)
(42451)
(41244)
(41048)
课题(40683)
创新(38206)
项目编号(37308)
科研(37094)
大学(36770)
期刊
(115074)
经济(115074)
研究(86315)
中国(54306)
(49826)
金融(49826)
学报(42715)
管理(40301)
(39507)
科学(39036)
(38581)
教育(32856)
大学(32552)
学学(30546)
农业(25913)
技术(24599)
财经(20122)
业经(18244)
经济研究(17995)
(16908)
理论(16545)
实践(15506)
(15506)
图书(15502)
问题(14569)
科技(13336)
(13121)
技术经济(12721)
现代(12678)
(11834)
共检索到420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太平  
哥本哈根大会虽然没有就减排目标达成一致,然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金融作为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者,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国际组织、政府、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认识绿色金融,分析国内外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的差异,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晓玲  
中国关于绿色金融的探索由来已久。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成为我国现阶段绿色信贷的纲领性文件。各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也开始了对绿色金融的探索。但与西方银行业相比,我国目前尚存明显差距。从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中,中国银行业可得到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晓玲  
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政策主要采取IFC绩效标准、赤道原则、负责任的投资原则、《污染预防与消减手册》等国际标准,并把国际标准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制订出本机构的融资环保政策与方针。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对中国提供重要启示: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相结合;注重多方合作协调;寓环境保护于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意识培育和相关人才培养;贯彻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持续性、全程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课题组  赵忠世  
国内外很多银行在开展涉农金融服务方面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其独具特色的服务"三农"模式带来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社会效益。论文对国内外银行业服务"三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诸多对农行的启示,可为农业银行更好地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金算  
本文介绍了“绿色生产力”一词的提出背景,综述了绿色生产力的概念、重点、特点、指导原则、意义、工具与技术、实施步骤,综述了亚洲生产力组织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绿色生产力行动和实践活动,最后概述了我国有关绿色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崔湲  
绿色发展是建成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绿色金融是银行业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国绿色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政治决心坚定、发展需求迫切、市场主体积极等有利因素奠定了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基础。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做好绿色金融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方式,各界对如何促进银行业绿色信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总体看来,讲成绩的较多,说问题的较少,要政策支持的较多,谈具体工作的较少。因此,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剑辉  王一峰  张丽云  
一、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认知,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借助当下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指导,从战略高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加强战略认知和规划执行。同时,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广泛共识和良好氛围。二、强化产品创新,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剑辉  王一峰  张丽云  
一、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认知,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借助当下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指导,从战略高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加强战略认知和规划执行。同时,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广泛共识和良好氛围。二、强化产品创新,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晶晶  申立银  周景阳  张鹏飞  
开展绿色校园评价有利于引导和推动绿色校园的建设。比较我国《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与美国LEED2009 for SchooLS、英国BrEEAM EDucAtion 2008在框架结构、指标范围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借鉴英美评价体系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改进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古小东  
以美国的LEED-ND(2009)、英国的BREEAM-Communities(2009)和《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2007)为例,对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一些经验与启示,为科学构建我国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东霞  李春颖  
通过比较国内各种绿色饭店标准,总结中国绿色饭店国家标准的特点,并将绿色饭店国家标准与国际三大绿色饭店认证项目——起源于丹麦的绿色钥匙项目(greenkey)、起源于加拿大的绿色钥匙生态评级项目(green keyeco-rating program)和流行于美国和加拿大的阿托邦绿叶生态评级项目(Audubon green leaf eco-rating program)做比较,分析它们在认证主体、认证内容、持续辅导、分级体系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中国绿色饭店国家标准的优势和不足,为有关部门完善及推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梦瑶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成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债券标准是衡量债券是否具备绿色属性的准则,也是确保绿色债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石。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绿色债券标准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提出绿色债券标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完善标准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谊成  刘小瑜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至此,围绕“碳中和”及”碳达峰”转型的金融创新序幕拉开,各部门从完善碳金融相关制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行业监管政策也逐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其中,金融市场工具创新主要以绿色(碳中和)债券、绿色(碳中和)信贷、绿色(低碳)指数、绿色(低碳)基金及设立支持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抓手。“碳中和”金融实际上是绿色金融的一个子集。我国自2015年起一直致力于引导金融支持绿色减排领域,尤其是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汤玉刚  齐行黎  
 本文首先对内外资银行向上海聚集的现象作了一个总体性的描述,然后分析了国内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其中的作用,其次又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外国银行机构入驻上海的经济因素。我们的研究发现:上海成为国内外银行业聚集地的重要原因在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因素和以市场规律为基础的政策驱动力,基于这一点,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银行业中心,政府要在促进实际资源聚集,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然  
绿色债券为发行人和投资人提供了多方面的益处,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积极作用。影响绿色债券发行的主要因素为绿色溢价和绿色债券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影响绿色债券投资的主要因素为投资回报率和发行人行业。发达国家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发展绿色主权债市场、绿色ABS市场以及绿色资产购买计划。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中外绿色定义存在差异、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和市场参与动力不足等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债券市场参与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制定标准化的绿色贷款合同,推动发展转型债券和绿色主权债,以及促进绿色债券双向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