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64)
- 2023(21588)
- 2022(18222)
- 2021(16962)
- 2020(14254)
- 2019(32632)
- 2018(32143)
- 2017(61308)
- 2016(33427)
- 2015(37484)
- 2014(37263)
- 2013(36677)
- 2012(33429)
- 2011(30299)
- 2010(30256)
- 2009(27897)
- 2008(27157)
- 2007(23561)
- 2006(20719)
- 2005(18482)
- 学科
- 济(147658)
- 经济(147507)
- 管理(93347)
- 业(87758)
- 企(72113)
- 企业(72113)
- 方法(63466)
- 数学(55848)
- 数学方法(55037)
- 中国(38803)
- 农(36902)
- 财(33165)
- 学(31419)
- 业经(31107)
- 地方(29512)
- 贸(26320)
- 贸易(26303)
- 易(25565)
- 制(25293)
- 农业(24614)
- 理论(22586)
- 银(21005)
- 融(20954)
- 金融(20952)
- 银行(20933)
- 环境(20786)
- 和(20710)
- 务(20546)
- 财务(20452)
- 财务管理(20413)
- 机构
- 大学(478907)
- 学院(476602)
- 济(198916)
- 经济(195015)
- 管理(182684)
- 研究(166586)
- 理学(158769)
- 理学院(156953)
- 管理学(153721)
- 管理学院(152883)
- 中国(124663)
- 科学(103439)
- 京(102259)
- 财(87582)
- 所(84560)
- 农(82474)
- 研究所(77455)
- 中心(73980)
- 业大(73924)
- 财经(70970)
- 江(67969)
- 农业(64939)
- 经(64757)
- 北京(64700)
- 范(61720)
- 经济学(61433)
- 师范(61002)
- 院(60130)
- 经济学院(55208)
- 州(54708)
- 基金
- 项目(326905)
- 科学(256352)
- 基金(238263)
- 研究(232313)
- 家(210739)
- 国家(209042)
- 科学基金(178342)
- 社会(147923)
- 社会科(140272)
- 社会科学(140234)
- 省(125995)
- 基金项目(125017)
- 自然(117498)
- 自然科(114863)
- 自然科学(114833)
- 自然科学基金(112777)
- 教育(107479)
- 划(107118)
- 资助(99757)
- 编号(92214)
- 成果(74230)
- 重点(73967)
- 部(71955)
- 发(69710)
- 创(67330)
- 课题(64352)
- 创新(62992)
- 科研(62735)
- 国家社会(61831)
- 教育部(61484)
- 期刊
- 济(214791)
- 经济(214791)
- 研究(140029)
- 中国(88846)
- 学报(81497)
- 农(74866)
- 科学(72922)
- 管理(68084)
- 财(65929)
- 大学(61572)
- 学学(58327)
- 农业(51288)
- 教育(49532)
- 融(41898)
- 金融(41898)
- 技术(41798)
- 经济研究(36579)
- 财经(35375)
- 业经(33056)
- 经(30493)
- 问题(27839)
- 业(27617)
- 技术经济(23738)
- 统计(23718)
- 版(23118)
- 贸(22891)
- 科技(22610)
- 图书(21723)
- 策(21467)
- 世界(21441)
共检索到697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淳 王宝林 金洪飞
通过将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金融市场变量、国际通货膨胀和美国货币政策变量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采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后得知:国际和国内的通货膨胀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会促使货币当局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另外,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国际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因此,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加强对国际通货膨胀的应对,必要时需要以国际通货膨胀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SVAR模型 宏观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莹莹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引起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国际资本流动扩大。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我国通货膨胀屡创新高。文章从美元贬值导致的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外利率因素、人民币预期升值三个角度,分别结合国内经济增长,探讨了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经济的过热增长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但外部冲击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国不完善的汇率和利率机制,推动了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国际因素对我国工业领域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消费领域而言偏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琳
本文对30多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对主要宏观影响因素冲击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通胀本身具有持续效应,GDP增长率、货币供给M2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能够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率自身的传导效应很大,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关键词:
通货膨胀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天顶 李汶骏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问题不断凸显,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热点问题。为探究全球通货膨胀现象背后的助推因素,本文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如何影响全球通货膨胀进行考察,从全球金融市场数据中识别出货币政策、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等全球流动性因子,通过附加符号约束识别因子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将全球流动性指标纳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经济变量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冲击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充沛的全球流动性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降低了短期利率水平,对货币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股票价格亦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全球流动性扩张和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全球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预期将长期存在,我国有必要储备足够的政策调节工具,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妥善应对全球通胀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劲帆 刚健华 钱宗鑫 张龄琰
本研究利用中国宏观经济指标构建了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混合频率向量自回归模型(MF-BVAR),并对该模型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本文模型在允许多变量、不同频数据共存的条件下提高了模型估计的自由度,从而实现高精度预测。实证结果显示,在对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所关注的核心经济变量CPI、RPI和GDP等进行预测时,MF-BVAR模型相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同频向量自回归模型和MIDAS模型,预测精度都有显著改善。本文亦发现房地产投资对于模型预测能力的重要作用,从样本外预测的角度佐证了房地产部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本文也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表现不能对预测宏观经济运行提供额外贡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勇 吴剑飞
本文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而外部冲击则是次要原因。在外部冲击中,国际食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弱。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模型,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雄强 张晓峒 张庆昌
本文运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研究中国通胀率的持久性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胀率具有高持久性,从通胀率条件分布的低分位数到高分位数,持久性不断增强。基于不同分位数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通胀持久性具有非对称性,即在受到负向冲击或减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序列往往服从平稳自回归过程;而在受到正向冲击或加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序列通常服从单位根过程。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可以有效区分通胀率波动路径中的平稳点和非平稳点。据此,央行可以构建预警机制,以对通胀率的波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好学
理清通货膨胀的成因对货币当局的宏观调控有重要作用。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货膨胀的一般因素,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和VAR模型对通货膨胀率CPI、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R、汇率水平E、经济增长速度GDP、劳动力成本LC、货币供应量M2和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FRD七个因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是由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同一时期不同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冲击力度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因子分析 VAR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也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周期决定于经济周期,但又滞后于经济周期。根据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2010年不会爆发通货膨胀。同时,只要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掌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并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适度区间及时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就能够在保证宏观经济平稳和较快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在2010年以及今后的几年中,经济稳步增长和低通胀将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兆炜
分别利用包含不同预测变量且不同期限的双变量和三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意大利1992年至2006年间的真实GDP增长率和1980至2006年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了滚动模拟预测。从实证结果看,对上述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不同变量的预测能力随模型期限及结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因而无法判断哪个(类)变量用于预测时将具有显著优势。研究还发现,如自回归模型(AR)等简单的时间序列模型,整体上较之相对更复杂的模型提供了更准确的预测信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文峰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主流文献观点,在分析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冲击的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利用贝叶斯定理通过施加先验信息约束进行估计,实证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持久的冲击,每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1%,分别导致我国RPI、PPI和PCI上涨1.21%、0.18%和0.07%。
关键词:
石油价格冲击 通货膨胀 贝叶斯向量自回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小静 邓明 吴亮
基于1990-2013年中国月度CPI数据,本文通过运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的非对称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分位点上的通货膨胀惯性系数、单位根检验结果和半衰期。结果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持续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1998年之后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低于1998年之前;相比于高通货膨胀水平,低通货膨胀水平上的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降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涛
利用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分析了1985年1月到2009年7月我国通货膨胀的状态转换特征,并考察了与之伴随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发现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仅对消费波动有显著影响,对投资和净出口的影响不显著,且方差不确定性和均值不确定性分别导致了消费波动增大与减小。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凸显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积极、有效、透明的政策能够减少消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保证居民消费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将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马尔科夫范式转换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进文 丁林涛
本文首先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响应及其程度。然后,利用门限模型验证了通货膨胀在不同变量作为门限变量情况下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六个因素冲击的反应程度各异,其中,对流动性过剩的反应程度最强,对股票价格、产出缺口和国际油价的反应适度,对实际有效汇率和房价的反应较弱;股票价格、汇率和国际油价具有明显的门限特征,它们分别将通货膨胀分为高低两种区制状态。以上结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通货膨胀的反应机制,采用合理的经济政策应对通货膨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当前全球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可能性增大,势必给正处于恢复性上涨阶段的各国经济蒙上一层阴影,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识别和分析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六种可能冲击(通胀预期偏差冲击、技术增长率冲击、政府购买力冲击、劳动力供给冲击、国际贸易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货膨胀预期偏差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显示,通货膨胀预期偏差冲击通过改变微观个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影响经济中均衡的风险利率和无风险利率,进而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具体来看,通胀预期偏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