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7)
- 2023(10140)
- 2022(9151)
- 2021(8746)
- 2020(7316)
- 2019(17327)
- 2018(17320)
- 2017(34337)
- 2016(18456)
- 2015(20980)
- 2014(21176)
- 2013(21003)
- 2012(19291)
- 2011(17167)
- 2010(17109)
- 2009(15604)
- 2008(15237)
- 2007(13217)
- 2006(11732)
- 2005(10394)
- 学科
- 济(75701)
- 经济(75614)
- 管理(51792)
- 业(49273)
- 企(40476)
- 企业(40476)
- 方法(36555)
- 数学(31395)
- 数学方法(31022)
- 贸(22882)
- 贸易(22871)
- 易(22194)
- 农(20113)
- 中国(18801)
- 财(18439)
- 地方(16621)
- 学(15944)
- 业经(15905)
- 农业(13274)
- 理论(12770)
- 制(12702)
- 和(11801)
- 务(11634)
- 财务(11569)
- 财务管理(11543)
- 环境(11320)
- 技术(11062)
- 企业财务(10767)
- 银(10687)
- 银行(10650)
- 机构
- 大学(261861)
- 学院(260593)
- 济(106978)
- 管理(105591)
- 经济(104693)
- 理学(91471)
- 理学院(90511)
- 管理学(89002)
- 管理学院(88563)
- 研究(86286)
- 中国(63685)
- 京(55907)
- 科学(52937)
- 财(47435)
- 所(43241)
- 研究所(39122)
- 农(39109)
- 中心(38645)
- 财经(38184)
- 业大(37957)
- 江(37140)
- 北京(35619)
- 经(34603)
- 范(34137)
- 师范(33889)
- 院(31608)
- 经济学(31363)
- 州(30744)
- 农业(30503)
- 经济学院(28520)
- 基金
- 项目(177135)
- 科学(138310)
- 研究(131775)
- 基金(127731)
- 家(110207)
- 国家(109306)
- 科学基金(93582)
- 社会(81361)
- 社会科(77101)
- 社会科学(77080)
- 省(68642)
- 基金项目(68411)
- 自然(60873)
- 教育(59776)
- 自然科(59409)
- 自然科学(59399)
- 自然科学基金(58302)
- 划(57457)
- 编号(54754)
- 资助(53439)
- 成果(44608)
- 部(39220)
- 重点(39132)
- 发(37737)
- 课题(36967)
- 创(36480)
- 创新(33960)
- 科研(33915)
- 项目编号(33837)
- 教育部(33801)
- 期刊
- 济(116053)
- 经济(116053)
- 研究(79688)
- 中国(44483)
- 学报(38926)
- 管理(38033)
- 科学(35870)
- 农(35503)
- 财(34853)
- 大学(29460)
- 教育(28266)
- 学学(27535)
- 农业(25144)
- 技术(21858)
- 融(21056)
- 金融(21056)
- 业经(19318)
- 经济研究(19061)
- 财经(17791)
- 问题(16654)
- 贸(16538)
- 经(15119)
- 图书(14966)
- 理论(13922)
- 国际(13734)
- 实践(12757)
- 技术经济(12757)
- 践(12757)
- 业(12279)
- 科技(12160)
共检索到381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向晨 徐清军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以关境、总值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贸易核算方式受到挑战,世贸组织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提出了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目前国际上已形成OECD和世贸组织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等五大数据库。中国学者将加工贸易从国内生产中分离出来,提出一套测算中国出口增加值的方法论,建立了适合研究中国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贸易增加值核算数据库,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探寻转型升级的规律,为新一轮开放找准着力点,同时利用该方法和有关数据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制订一套全面的、能够充分反映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的国际贸易核算体系当然最好,但制约因素也很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锐 赵果梅
在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价值链深化背景下,按贸易国内增加值来核算贸易额必将成为贸易新统计标准。为此,本文从贸易国内增加值视角,利用WIOT数据库提供的单区域(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出基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外贸依存度测算方法。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贸依存度总体上呈迅速上升趋势,其计算结果高于沈氏公式的测算结果,低于传统公式测算的结果;中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产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入WTO之前,中国外贸依存度仅高于美国、日本、巴西、土耳其和印度,与澳大利亚、法国和墨西哥相近,处于适中水平;加入WTO之后,中国大陆外贸依存度持续攀升,至2008年仅低于中国台湾,2009年...
关键词:
贸易国内增加值 外贸依存度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蕙萍 李鑫桐
中国在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两重压力:一方面,中国一些行业正被锁定在国际价值分工低附加值的低端环节;另一方面,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跃居世界第一。论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将总贸易核算方法与世界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从国家整体层面、双边贸易层面、行业层面对2000—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内增加值和隐含碳排放量分别进行了核算,并构建了隐含碳增加值指数,由此发现国际社会高估了中国的碳减排责任,中国进一步的减排重点在于能源部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剑锋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是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本国投入获得的增加值,过去20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出口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技术创新、要素报酬、外商资本、产业规模、能源利用是影响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主要因素。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应该通过加大R&D投入以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对外贸易从规模过度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完善国内配套产业为目标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强化国内要素优势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持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关键词: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 生产成本 技术进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剑锋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是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本国投入获得的增加值,过去20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出口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技术创新、要素报酬、外商资本、产业规模、能源利用是影响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主要因素。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应该通过加大R&D投入以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对外贸易从规模过度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完善国内配套产业为目标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强化国内要素优势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持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关键词: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 生产成本 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廉晓梅 吴金华
文章在梳理国内价值链内涵界定和基本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从增加值分解与地位测度视角系统比较了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框架演进过程,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明晰了国内价值链属权和属地概念的内涵边界,并基于属地概念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一个基础理论模型框架;其次,通过对封闭经济条件下内需驱动的增加值分解范式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涵盖国内和国外成分的总流出分解、省域部门层面出口增加值分解、“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国内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型框架的分析,揭示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关联性与拓展方向,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的构建为测度国内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地位奠定了基础,两者有效衔接,深化了对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认识,拓展了分工贸易研究领域;最后,从经济理论、价值链条和模型数据角度给出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完颜素娟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了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以及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业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维持在一种“相当”的关系上才是合理的。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过度发展倾向,而且金融业的扩张速度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周期性特征。与国外相比,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增速过快、整体偏高、波动偏大;相比美国而言,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不显著,金融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出现了分离。对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的12个地区分析发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反而远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金融业过度发展加大了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波动风险,损害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贷款产出效率过快下降和经济“脱实向虚”。对此,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报酬占优、维护金融体系多样性、发展关系型融资和耐心资本等方式来稳定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度和直达性;优化金融监管,全方位规避“脱实向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枫 刘瑞翔
文章采用假设抽取的方法厘清了双边增加值贸易统计的三种主流指标,并结合生产侧与消费侧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核算指标,对现有增加值贸易理论和方法研究进行了补充。通过对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进行重新测算、比较和分解,发现在中美贸易中,美国的消费性功能大于生产性功能。单纯计算消费侧的贸易差额高估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而单纯计算生产侧的贸易差额又低估了中美贸易顺差,只有将生产侧与消费侧相结合才能更客观地反映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生产侧的比重在上升,而消费侧的比重在下降。在行业层面,中国初级产品的增加值更多的是包含在工业制成品中为美国的消费环节而非最终生产环节所吸收;在制造业内部,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消费侧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较为缓慢,技术密集型部门基于消费侧的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在服务业部门,中美增加值贸易一直为逆差,但是在2013年和2014年,中美在最终品服务贸易环节的增加值贸易为顺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余罡 葛明
生产网络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转移和折返问题日益突出,海关统计能否真实反映一国在进、出口中创造的价值,受到广泛质疑。在理论模型逻辑演绎的基础上,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框架,构建了两国间增加值贸易模型和海关统计模型,两相比较发现:由于出口国外增加值和进口国内增加值的存在,海关统计1会以相同的绝对额高估一国的进、出口价值,进而双倍虚大贸易总额,但并未改变一国真实的对外贸易失衡状况。在此基础上,依据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文章测度并比较分析了两种统计方式下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在17年间,相对于海关统计额,增加值进口、出口、总额的均值分别下降了29.8%、23.8%和26.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拓晓瑞 徐久香
为正确看待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平衡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文章从增加值统计角度,采用国际投入产出表分析了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差额以及最终需求拉动下的增加值差额。研究发现:与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相比,我国与大部分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差额需要缩减,与部分贸易伙伴国间甚至出现了顺逆差关系逆转;从最终需求的国外增加值拉动角度来看,贸易伙伴国对我国产生了总计为正向的价值带动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清军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给传统国际贸易统计方式带来挑战。2010年,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改革,国际组织和有关专家着手开展研究,试图更加清楚地分析实际发生的国际贸易流量和贸易利益。一、贸易增加值统计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增加值核算理论因能消除传统海关统计弊端,还原各国参与贸易的真实利得而广受关注。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对样本国家1995—2011年双边增加值出口进行核算,利用新开发的中间产品贸易方程推导适用于增加值贸易的新引力模型。研究表明:海关统计对一国真实出口规模的高估程度随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程度的加深而增大;2000年以来,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出口增加值率(VAX)逐渐降低,但在金融危机后趋于稳定;在适用于增加值贸易的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中,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更为可靠,是估计增加值出口的较理想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连 董兴志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分解模型,利用包括2000—2014年44个国家(地区)56个行业投入产出数据的WIOD出分解模型并用WIOD数据库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增加值核算理论因能消除传统海关统计弊端,还原各国参与贸易的真实利得而广受关注。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对样本国家1995—2011年双边增加值出口进行核算,利用新开发的中间产品贸易方程推导适用于增加值贸易的新引力模型。研究表明:海关统计对一国真实出口规模的高估程度随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程度的加深而增大;2000年以来,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出口增加值率(VAX)逐渐降低,但在金融危机后趋于稳定;在适用于增加值贸易的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中,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更为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博 孙琨 赵锋祥
本文基于ADB-MRIO增加值数据和WTO-RTA贸易协定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区域贸易协定(RTA)网络中心地位指标,实证检验了一国RTA网络地位对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通过嵌入密集而广泛的RTA “邻居网络”占据中心地位,能够促进国内增加值出口增长;RTA网络中心效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增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排他性和地理临近偏好;区分行业异质性发现,中心效应主要促进了中间品投入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和运输服务业国内增加值出口。为此,政策上一是要注重选择高质量的贸易伙伴;二是注重邻近国家在自贸区的优先性;三是注重增加值出口结构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