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3)
- 2023(14234)
- 2022(12699)
- 2021(12059)
- 2020(10257)
- 2019(23964)
- 2018(23987)
- 2017(47378)
- 2016(26117)
- 2015(29740)
- 2014(30138)
- 2013(29842)
- 2012(27895)
- 2011(25239)
- 2010(25209)
- 2009(23392)
- 2008(23166)
- 2007(20669)
- 2006(17929)
- 2005(15758)
- 学科
- 济(104996)
- 经济(104885)
- 管理(74954)
- 业(71853)
- 企(58368)
- 企业(58368)
- 方法(51172)
- 数学(44978)
- 数学方法(44463)
- 农(30350)
- 财(27205)
- 中国(26110)
- 学(23244)
- 业经(21955)
- 地方(21499)
- 贸(20568)
- 贸易(20563)
- 易(19952)
- 农业(19923)
- 制(18556)
- 务(17113)
- 财务(17035)
- 财务管理(16998)
- 理论(16715)
- 和(16636)
- 企业财务(16049)
- 环境(15988)
- 银(15712)
- 银行(15660)
- 技术(15418)
- 机构
- 大学(375622)
- 学院(375328)
- 管理(149956)
- 济(149780)
- 经济(146379)
- 理学(129823)
- 理学院(128412)
- 管理学(126218)
- 管理学院(125554)
- 研究(125356)
- 中国(93121)
- 京(79843)
- 科学(79544)
- 财(68080)
- 农(65933)
- 所(64281)
- 业大(58793)
- 研究所(58687)
- 中心(57364)
- 江(55426)
- 财经(54525)
- 农业(52123)
- 北京(50369)
- 经(49395)
- 范(49341)
- 师范(48891)
- 院(45061)
- 州(44737)
- 经济学(43832)
- 财经大学(40280)
- 基金
- 项目(253938)
- 科学(197658)
- 研究(185329)
- 基金(182035)
- 家(158240)
- 国家(156899)
- 科学基金(133512)
- 社会(113531)
- 社会科(107476)
- 社会科学(107446)
- 省(99959)
- 基金项目(97097)
- 自然(88000)
- 自然科(85831)
- 自然科学(85806)
- 教育(85173)
- 自然科学基金(84232)
- 划(84090)
- 编号(77482)
- 资助(76146)
- 成果(63313)
- 重点(56703)
- 部(56205)
- 发(54155)
- 课题(52967)
- 创(51868)
- 科研(48780)
- 创新(48398)
- 教育部(47561)
- 大学(47136)
- 期刊
- 济(162453)
- 经济(162453)
- 研究(108374)
- 中国(66583)
- 学报(59894)
- 农(59376)
- 科学(54488)
- 管理(51804)
- 财(51042)
- 大学(44334)
- 学学(41714)
- 农业(41178)
- 教育(39869)
- 技术(32472)
- 融(31853)
- 金融(31853)
- 业经(27583)
- 经济研究(25603)
- 财经(25541)
- 问题(21677)
- 经(21631)
- 业(21347)
- 图书(19801)
- 技术经济(18999)
- 理论(18777)
- 版(17595)
- 科技(17576)
- 实践(17334)
- 践(17334)
- 商业(17073)
共检索到541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欧璇 侯杰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并以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为借鉴,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指标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向荣 谭强林
粮食安全状况用什么指标来衡量,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这是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再到国内外粮食安全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对比,得出适合我国的比较合理的粮食安全指标体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评价 指标体系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叶宏亮 任婉婉
本文基于国内外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框架探讨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国内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高强度耕地利用模式下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演进路径。结果表明,高强度的耕地利用模式在短期会促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但在长期将导致耕地资源的供给质量严重恶化;在国外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采用虚拟贸易的方法衡量中国耕地资源的潜在供给缺口。结果表明,尽管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战略在短期会带来耕地资源的数量节约效应,但在长期将形成巨大的耕地资源潜在供给缺口,不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学力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总体价格及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表现出与国际粮价及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变化的一致性与同步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贸易传导机制、替代效应、期货途径和心理预期以及市场投机等发挥了作用。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是增加粮食供给,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进出口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产品期货市场、构建重点粮食品种价格异常波动防控体系。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影响途径 传递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冬竹
我国是全球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进口位居全球第一;小麦、稻谷、玉米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豆单产明显偏低;人多地少,主要粮食品种种植成本普遍高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尤其人工成本高。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安全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磊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主要有粮食生产总量和增速的波动、粮食消费的增长、粮食贸易逆差的加大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风险的存在使得粮食安全评价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粮食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三个方面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二阶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定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今,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状况稳定,粮食消费安全呈现下降趋势,粮食流通安全下降幅度最大,由此引起粮食总体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净进口量的增加和粮食流通成本的变动。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国强 杨世琦
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永恒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际粮食发展呈现粮价上涨和国际粮食政策连续出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限制粮食出口国家增多和高价粮食持续时期长等问题。综合分析目前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可以看出引起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下降、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者普遍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波动大、粮食消耗量刚性增加与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刺激粮价上涨、全球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频繁等方面。从全球层面看,应对当前粮食危机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构建全球层面上的粮食安全生产的耕地保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供求结构 减灾型农作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武拉平
本文以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为样本 ,每个品种分别选取了南方和北方两个批发市 场 ,运用共聚合法、Granger -Causality因果分析法和市场联系指数法 (IMC)对国内主要 粮食批发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为 :第一 ,国内外粮食市场间 存在长期的内在的联系 ;第二 ,大米和大豆市场以及南方小麦市场均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 响 ,玉米市场和北方小麦市场的变化则领先于国际市场 ;第三 ,南方大豆和大米市场以及 南北方玉米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最大 ,南方小麦批发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最小 ; 最后 ,本文建议政府应将南方作为粮食市场和贸易调节的重点 ,并分...
关键词:
粮食市场 市场联系指数 共聚合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钰 陈博文
本文以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粮食价差波动与我国粮食进口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粮食价差是当前我国粮食进口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价差的扩大会刺激粮食进口需求大幅增长;我国粮食进口不能显著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鉴于此,我国要加强对国际粮价监测,不断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构建确保国内产业安全的进口防御体系。
关键词:
粮食价差 粮食进口 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钰 陈博文
本文以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粮食价差波动与我国粮食进口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粮食价差是当前我国粮食进口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价差的扩大会刺激粮食进口需求大幅增长;我国粮食进口不能显著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鉴于此,我国要加强对国际粮价监测,不断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构建确保国内产业安全的进口防御体系。
关键词:
粮食价差 粮食进口 粮食安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娟琪 李先德 王士海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DCC-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承智 陈阜
本文对建国 5 0年来我国的粮食作物单产进行了分析 ,同时用线性、二次、三次和指数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根据拟合度高低 ,以三次方程预测了我国未来 30年和 5 0年粮食作物产量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增长和耕地下降趋势预测了我国未来 5 0年的人均粮食可能占有量。预测结果表明 ,2 0 30年我国可望实现人均占有粮食 40 0公斤以上的目标。应采取的对策可概括为 :增加粮食生产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培育和推广粮食作物高产品种 ,抑制耕地下降 ,控制人口增长 ,节约用粮和适当进口粮食。
关键词:
人口 耕地 作物产量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东群 王克军 蒋和平
本文通过对多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情况调研,对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减产虽受天气因素突发的影响,但也是多种因素叠加产生的必然结果,包括有效粮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种粮劳动力短缺,种粮成本上升和种粮利润降低,以及基层农业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应树立新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观、从"以主攻粮食产量为重"的导向转变为"以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为重"的导向,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三个重点。最后,提出了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贯彻落实粮食提质保量增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粮食安全的政策分析模型表明,粮食安全政策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至关重要因素,但是,不断变迁的粮食安全政策必须服从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并且粮食安全政策还必须保持它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政策 市场均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The issue about food security cost is slighting all the whil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food security cost paid by government in China,the paper obtai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ood security cost is excessive.The policy advice is brought forward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rely on homelan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o maintain moderate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rational cos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成本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