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6)
- 2023(16287)
- 2022(14253)
- 2021(13234)
- 2020(11147)
- 2019(25838)
- 2018(25406)
- 2017(49862)
- 2016(26430)
- 2015(29879)
- 2014(29684)
- 2013(29194)
- 2012(26622)
- 2011(23738)
- 2010(23451)
- 2009(21531)
- 2008(21042)
- 2007(18360)
- 2006(15876)
- 2005(13752)
- 学科
- 济(108404)
- 经济(108286)
- 管理(80429)
- 业(78076)
- 企(64447)
- 企业(64447)
- 方法(56293)
- 数学(49825)
- 数学方法(49243)
- 财(31181)
- 中国(28363)
- 农(26947)
- 贸(23632)
- 贸易(23622)
- 业经(23313)
- 易(22958)
- 学(21542)
- 务(20267)
- 财务(20193)
- 财务管理(20149)
- 制(19862)
- 地方(19419)
- 企业财务(19168)
- 理论(18071)
- 银(17864)
- 银行(17820)
- 农业(17768)
- 融(17266)
- 金融(17264)
- 技术(16925)
- 机构
- 大学(379246)
- 学院(374903)
- 管理(155832)
- 济(153666)
- 经济(150572)
- 理学(135481)
- 理学院(134106)
- 管理学(131726)
- 管理学院(131048)
- 研究(117220)
- 中国(91946)
- 京(78822)
- 财(73282)
- 科学(70472)
- 财经(59693)
- 所(56421)
- 中心(55251)
- 农(55177)
- 经(54485)
- 业大(54236)
- 江(52860)
- 研究所(51254)
- 北京(49195)
- 经济学(47698)
- 范(46659)
- 师范(46247)
- 财经大学(44972)
- 经济学院(43457)
- 州(43274)
- 农业(43155)
- 基金
- 项目(261673)
- 科学(207591)
- 基金(193901)
- 研究(189918)
- 家(167676)
- 国家(166356)
- 科学基金(145463)
- 社会(122157)
- 社会科(115973)
- 社会科学(115946)
- 基金项目(102725)
- 省(99810)
- 自然(95538)
- 自然科(93430)
- 自然科学(93408)
- 自然科学基金(91759)
- 教育(87561)
- 划(83839)
- 资助(81127)
- 编号(76625)
- 成果(60619)
- 部(58671)
- 重点(57437)
- 创(53947)
- 发(53516)
- 教育部(51241)
- 国家社会(50892)
- 课题(50803)
- 科研(50509)
- 创新(50353)
- 期刊
- 济(156060)
- 经济(156060)
- 研究(109484)
- 中国(64714)
- 学报(57265)
- 财(56573)
- 管理(54875)
- 科学(51991)
- 农(47773)
- 大学(44064)
- 学学(41441)
- 融(36419)
- 金融(36419)
- 教育(34777)
- 农业(32916)
- 技术(31992)
- 财经(29346)
- 经济研究(25892)
- 业经(25144)
- 经(24916)
- 图书(21026)
- 问题(20464)
- 理论(19961)
- 统计(18465)
- 技术经济(18337)
- 实践(18248)
- 践(18248)
- 贸(17956)
- 商业(17012)
- 业(16990)
共检索到53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亮 饶永恒
对稀有金属市场内、市场间的信息溢出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市场信息的跨产品、跨国传播机制特别是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还可以增进人们对稀有金属市场微观结构和信息效率的认识。本文运用信息溢出检验方法(Hong方法)详细分析了我国稀有金属现货市场内各品种间的信息溢出效应及国内外稀有金属现货市场间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稀有金属交易市场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溢出能力,其中,稀有金属钨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信息先导的作用。与国际稀有金属市场相比,我国稀有金属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但信息溢出效应逐渐显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亮 饶永恒
对稀有金属市场内、市场间的信息溢出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市场信息的跨产品、跨国传播机制特别是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还可以增进人们对稀有金属市场微观结构和信息效率的认识。本文运用信息溢出检验方法(Hong方法)详细分析了我国稀有金属现货市场内各品种间的信息溢出效应及国内外稀有金属现货市场间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稀有金属交易市场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溢出能力,其中,稀有金属钨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信息先导的作用。与国际稀有金属市场相比,我国稀有金属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但信息溢出效应逐渐显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军辉
基于多维信息溢出视角,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选取2006年6月2日至2015年12月25日的周度数据,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波动率溢出指数则呈现明显的突变特征;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在信息溢出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此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强于我国,并且在2012年,我国大宗商品的去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建春 宋玉华
本文针对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拥有资源优势而无话语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并以钨矿、稀土这两大稀有金属市场为考察对象,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实证研究表明,随着钨矿的过度开采,我国钨矿生产的边际成本逐年上升。我国稀土生产已初具规模化生产特征。钨矿、稀土等出口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我国在20个钨矿出口市场中,仅在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瑞士等少数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我国在17个稀土出口市场中,仅在香港、印尼和泰国市场拥有有限的市场势力。基于我国具有资源优势而无定价的现状,提出了在稀有金属开采市场提高资源税,培育稀有金属金融衍生品市场,构建稀有金属出口价格联盟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稀有金属 钨矿 稀土 定价权 市场势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任仙玲 孙文岳
为了揭示中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风险溢出效应的非对称特征,本文利用已实现半方差将中国股指期现货市场的风险区分为下跌风险和上涨风险,并运用均值Granger因果检验和分位数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两市场之间下跌风险溢出效应和上涨风险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不仅存在显著的下跌风险溢出,还存在显著的上涨风险溢出,而且溢出效应随着分位数区间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特征。一方面,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下跌风险溢出在全部分位数区间均显著,而上涨风险溢出仅在分布的中间位置和上尾显著。另一方面,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下跌风险溢出主要集中在尾部极端分位数区间,而上涨风险溢出主要集中在分布的中间位置和低分位数区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松 唐婷斐
采用多元VAR(1)-GARCH(1,1)-BEKK模型研究了中国的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以及美国豆油、加拿大油菜籽五个期货市场之间的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而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市场间的信息传导关系。研究发现:美国豆油和加拿大油菜籽对中国三个油脂期货市场均有单向的收益溢出,中国的三大油脂期货表现为豆油对棕榈油、棕榈油对菜籽油存在单向的收益溢出;除了中国的豆油、棕榈油对菜籽油期货市场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外,其他市场间均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五个市场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具有相同的信息传导效率。上述
关键词:
油脂期货 收益溢出 波动溢出 信息传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亮 饶永恒
本文利用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我国昆明泛亚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六种稀有金属交易价格数据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钴交易价格数据,构建IS和PT模型,对我国稀有金属市场定价效率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稀有金属交易市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价功能。其中,钴在稀有金属定价中起主导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国际稀有金属市场发现,伦敦稀有金属价格引导我国稀有金属价格,我国稀有金属交易市场定价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毅 张屹山
本文比较研究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并提出了波动溢出项。我们发现国内市场存在特有的期铜向期铝的单向波动溢出,不可预期的随机行为导致铜市场风险在铝市场被放大。而且,宏观经济因素不是波动溢出的主要内因。另外,国内金属期货市场对宏观经济冲击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国内金属期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我们建议关注期铜风险;应避免在期铜价格波动较大时,推出新金属期货品种;进一步培育期铝市场。
关键词:
风险传染 波动溢出 方差分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焰辉
今年6月23日,美欧联手将中国推上WTO的被告席上,以此要胁"中国限制稀有资源出口保护环境的政策"。这一大国的新博弈,应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本文对此问题所作的分析,十分及时、深刻,值得一读。——编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雪 王誓言
本文选取2004年12月至2018年5月我国黄大豆1号期货价格、成交量以及CBOT大豆期货价格数据,构建MSVAR模型研究中美大豆期货均值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美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区制转换特征,即膨胀期、平稳期、低迷期三种状态,其中,低迷期的持续性强于另外两种状态。三种状态的转移概率表明,中美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存在显著波动集聚性效应,即价格大波动后跟随着大的波动,而价格小波动后伴随着小的波动。MSI(3)-VARX(1)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黄大豆1号期货价格和CBOT大豆期货价格均具有序列自相关性。市场情绪对黄大豆1号期货价格、CBOT大豆期货价格均具有均值溢出效应。CBOT大豆期货价格对黄大豆1号价格具有单向均值溢出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邵同尧 潘彦
以商标作为创新度量指标,使用1997~2008年我国24个地区的数据,运用面板Granger方法对风险投资与创新进行因果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与注册商标都是一阶单整变量;Pedroni检验、Johansen Fisher检验和Kao检验均显著,说明风险投资和创新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均存在人均注册商标到风险投资的单向因果关系,验证了"创新先于风险投资"的假说;但没有发现"风险投资先于创新"在短期和长期内的明显证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创新 商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唐莉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增长是其存在与否的根本依据。基于OECD中5个国家1991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从短期看,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稳定;而从长期来看,公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群 柯杨敏
基于2000-2014年月度频率数据,运用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三元BEKK-GarCH(1,1)模型,从能源化视角探讨国内外两个不同空间层面上的食糖市场彼此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解析效应类型、作用程度及方向。实证结果表明:就均值溢出效应而言,国内外糖市及能源市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且国内外糖市各自与能源市场间的均值溢出要强于国内外糖市之间的效应;就波动溢出效应而言,国内外糖市与能源市场受自身前期价格波动的影响均较大,两两之间也都呈现出显著波动溢出,单双向关系与效应类型不尽相同。在单双向关系方面,能源价格与国际或国内糖价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国际糖价对国内糖价为单向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仁海 刘庆富
本文借助于双参数AR-EGARCH(t)模型,利用日间数据对国内外期货市场铜、铝、大豆、豆粕、小麦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商品国内外期货价格以及波动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相对于铝、豆粕和小麦市场,铜和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和波动性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铜、铝、大豆、豆粕来说,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国内期货市场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但就小麦而言,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弱,而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外市场的影响却较强。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波动性 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虹 何启志
为比较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期货市场间传染性风险的强弱,以2008年1月为界,将数据样本分为两个时间窗口,分别建立ICA-TGARCH-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期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加,表明传染性风险在各期货市场间表现明显。ICA-TGARCH-M模型不仅验证了全球主要期货品种间风险溢出的显著性,而且反映出期货市场风险溢出的主要来源,并为多元GARCH模型的降维提供了有效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