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1)
- 2023(10763)
- 2022(9633)
- 2021(9330)
- 2020(7789)
- 2019(18105)
- 2018(18234)
- 2017(35290)
- 2016(19096)
- 2015(21614)
- 2014(21479)
- 2013(21180)
- 2012(19334)
- 2011(17210)
- 2010(16959)
- 2009(15358)
- 2008(14991)
- 2007(13038)
- 2006(11318)
- 2005(9805)
- 学科
- 济(73424)
- 经济(73340)
- 管理(57824)
- 业(54911)
- 企(45126)
- 企业(45126)
- 方法(37569)
- 数学(32399)
- 数学方法(31941)
- 农(21064)
- 财(19503)
- 中国(17591)
- 学(16924)
- 业经(16877)
- 农业(14701)
- 理论(14100)
- 地方(13584)
- 务(13325)
- 财务(13259)
- 财务管理(13234)
- 企业财务(12573)
- 和(12463)
- 贸(12219)
- 贸易(12212)
- 制(12114)
- 技术(11879)
- 易(11843)
- 环境(11026)
- 银(10374)
- 划(10358)
- 机构
- 大学(270325)
- 学院(267313)
- 管理(113497)
- 济(101521)
- 理学(99291)
- 经济(99261)
- 理学院(98259)
- 管理学(96447)
- 管理学院(95965)
- 研究(83927)
- 中国(62186)
- 京(57700)
- 科学(53647)
- 财(45413)
- 农(42820)
- 业大(41907)
- 所(41299)
- 中心(39232)
- 研究所(37911)
- 财经(37424)
- 江(37262)
- 北京(36234)
- 范(34793)
- 师范(34476)
- 经(34024)
- 农业(33497)
- 州(31026)
- 院(30490)
- 经济管理(28998)
- 经济学(28828)
- 基金
- 项目(189369)
- 科学(148845)
- 基金(138150)
- 研究(138100)
- 家(119977)
- 国家(118980)
- 科学基金(103256)
- 社会(85153)
- 社会科(80595)
- 社会科学(80574)
- 基金项目(74303)
- 省(73167)
- 自然(69188)
- 自然科(67608)
- 自然科学(67595)
- 自然科学基金(66379)
- 教育(63353)
- 划(61505)
- 编号(57922)
- 资助(57456)
- 成果(46487)
- 部(41568)
- 重点(41107)
- 创(38808)
- 发(38332)
- 课题(37692)
- 科研(36409)
- 项目编号(36264)
- 创新(36103)
- 教育部(35723)
- 期刊
- 济(104347)
- 经济(104347)
- 研究(73289)
- 中国(48085)
- 学报(43343)
- 管理(39235)
- 科学(38946)
- 农(37656)
- 财(33970)
- 大学(32313)
- 学学(30064)
- 教育(29153)
- 农业(26497)
- 技术(23835)
- 图书(20101)
- 融(19247)
- 金融(19247)
- 业经(17366)
- 财经(17227)
- 经济研究(16111)
- 理论(15091)
- 情报(14757)
- 经(14467)
- 实践(14196)
- 践(14196)
- 业(13418)
- 问题(13280)
- 技术经济(13236)
- 科技(13210)
- 书馆(13088)
共检索到375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力 丁宁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类应用已跃至移动app使用率和使用规模第一,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带来重要影响。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现有研究进展,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行为规律。[方法/过程]从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生命周期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使用、转移、退出等行为的研究,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结论]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意愿和动机的研究已趋成熟,对不同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用户行为比较和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层次较浅。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移动社交类应用 用户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鹤阳
[目的 /意义]总结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为我国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依据用户生命周期理论将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划分为认知、采纳接受、持续使用三个阶段。从文献数量分布、行为主体、行为影响因素、理论与模型应用、研究结论等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未来研究建议:应综合多种理论模型构建符合移动图书馆特定情境的理论模型;应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重视质性研究在分析用户的感官体验、认知体验、服务体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重要性,以获得定性的事实依据;应加强移动图书馆可持续化研究,重...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用户行为 采纳 持续使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伟 杨嘉璇 徐恺英 王晰巍
[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相关学者了解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脉络和国内外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态势。[方法/过程]通过搜集国内外移动图书馆领域的相关文献,对移动图书馆理论研究的起源及发展、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国内外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的发展动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几年得到国内外的热切关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用户行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是国内外此领域关注的共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信息服务 研究进展 比较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仝宇光 张丽芳 张玉
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在教育领域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借助于移动计算机设备能够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移动学习可看作是多要素多特征的学习系统,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认知资源,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浓厚而稳定的学习意向并增进对学习进程的控制体验。移动学习还可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倾向,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评估 自我调节学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淼
文章从移动参考咨询的概念内涵、主要服务模式、技术平台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指出参考咨询服务从传统的面对面咨询发展到数字参考咨询,再到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不断演变与发展已成为趋势,而方便读者、主动服务是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及研究的最大特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秀峰 毕崇武
[目的/意义]通过对移动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与应用进展进行归纳整理,预测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方法/过程]对现阶段不同领域关于移动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在行业细分的基础上,对移动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与策略展开多维度述评;从不同角度追踪国外研究团队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对移动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结论]移动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将从多行业、多角度向数据融合与大数据应用发展。
关键词:
移动用户 信息行为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毛太田 马家伟 吴鑫 赵绮雨
[目的 /意义]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差异,抽取标签要素并结合FBM理论模型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为健康服务机构深度了解用户群体特征、精准把握用户类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 /过程]基于半结构访谈收集样本资料,通过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以在校学生、公司职员与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得出,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可分为利用规避型、吸收规避型、暴露规避型与屏蔽规避型4种用户画像群体结构,且不同用户群体显著触发因素与规避表现有所差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毛太田 刘捷 毛俊博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平台老年用户应对虚假信息的情感和行为表征差异,为相关平台或服务机构深入了解用户特征、准确把握用户类型、精准开展帮扶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通过访谈收集文本资料,借助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并结合应对理论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4类具有显著差异特征的用户群体画像类型。[结果/结论 ]根据各项标签特征将移动社交媒体老年用户虚假信息应对行为画像类型分为冷静求证型、担忧关注型、行为替代型和忽略回避型4类,不同类型用户群体在压力感知和应对表现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邵艳丽 张弘
文章基于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行为过程角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移动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用户行为特性将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行为过程进行分解,形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然后,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获取的550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17.0应用GLS法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发现信息行为客体和媒体形象是影响用户评价移动社交媒体的重要因素,形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鄢慧丽 余军 熊浩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移动旅游应用(Mobile Tourism Application,MTA)的用户粘性,一直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技术接受理论和期望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营销活动、转换成本和网络舆论三个影响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变量的检验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营销活动、技术接受、期望认同与转换成本对用户粘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线旅游服务代理商推出的营销活动与技术上的可接受性,均能提高用户期望认同,高转换成本对用户的技术接受也具有正向影响。网络舆论中正面舆论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数据支持,负面舆论在期望认同与用户粘性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得到验证,但对营销活动与用户粘性之间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本研究为M TA运营商提高用户粘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孟猛 朱庆华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庆山 杨志维
[目的 /意义]开展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的引文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概貌,并归纳识别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方法 /过程]系统搜集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整理形成文献集,运用引文分析方法,统计出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高被引作者,并进行定性内容分析,概述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结果 /结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社交网络的采用情况、社会网络结构、使用行为模式、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使用障碍5个方面,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文金书 邓小昭 付玲玲
认为Internet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广阔的信息空间,而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在广阔的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除了信息系统自动过滤信息之外,信息用户必须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认知基础或群体特征对无用或无效信息进行规避,建立起自身的信息选择机制,以达到提高信息活动效率、增强自我效能感的目的。在阐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含义的基础上,分析用户信息规避行为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信息规避 信息过滤 信息行为 用户研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雪 查先进 梅潇 严亚兰
隐私担心是指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在多大程度上感到其行为(行踪轨迹)受到违背意愿的观察或记录。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结合隐私担心视角,探索了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隐私担心和信息规避行为的新形态,构建了隐私担心视角下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形成机理模型。研究结果发现,隐私担心包括信息收集、二次利用、被操控感、被窥探感和非自愿暴露,信息规避行为包括忽略信息、屏蔽信息、否认信息、转移注意力和清除行踪轨迹;隐私担心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也通过风险评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信息窄化会加剧隐私担心。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系统的运营方和用户提供有益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志刚 方卉
【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为国内学者开展移动商务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方法/过程】通过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文献年份数量分布、研究对象、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模型、研究结论等多维度,对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应考虑用户的动态情境来分析移动商务接受行为的影响因素;需要构建适用于不同环境与主体的实证理论模型,结合情景感知理论、社会行为理论来选择融合度高的关键变量;用户主体的研究范围与
关键词:
移动商务 用户行为 接受 持续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