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
2023(1624)
2022(1362)
2021(1270)
2020(1142)
2019(2378)
2018(2331)
2017(4230)
2016(2029)
2015(2426)
2014(2361)
2013(2391)
2012(2310)
2011(2152)
2010(2161)
2009(2019)
2008(2036)
2007(1926)
2006(1681)
2005(1606)
作者
(6957)
(5785)
(5685)
(5376)
(3648)
(2759)
(2548)
(2219)
(2123)
(2096)
(1945)
(1898)
(1880)
(1821)
(1767)
(1709)
(1654)
(1636)
(1635)
(1621)
(1430)
(1382)
(1343)
(1333)
(1301)
(1285)
(1252)
(1233)
(1153)
(1138)
学科
(9776)
经济(9768)
(7210)
管理(5770)
(5485)
企业(5485)
技术(3928)
中国(3763)
方法(3264)
(3019)
(2539)
银行(2534)
(2519)
贸易(2517)
数学(2470)
数学方法(2448)
(2447)
(2440)
(2336)
金融(2336)
地方(2321)
农业(2273)
业经(2148)
(2009)
(1959)
(1699)
(1539)
研究(1531)
技术管理(1497)
(1496)
机构
大学(31674)
学院(31559)
(15198)
经济(14915)
研究(14486)
管理(12607)
中国(11076)
理学(10457)
理学院(10340)
管理学(10228)
管理学院(10163)
科学(8444)
(7721)
(7716)
研究所(6891)
中心(6519)
(5782)
(5672)
(5375)
北京(5200)
(4896)
科学院(4590)
业大(4473)
农业(4456)
财经(4328)
经济学(4273)
科技(4257)
(4010)
(3968)
(3960)
基金
项目(20568)
科学(16308)
研究(15953)
基金(14250)
(12621)
国家(12533)
科学基金(10398)
社会(9579)
社会科(9132)
社会科学(9131)
(8014)
基金项目(7410)
(6839)
教育(6148)
自然(6114)
编号(6023)
自然科(5984)
自然科学(5979)
自然科学基金(5876)
资助(5725)
(5322)
成果(5314)
科技(5069)
(5033)
创新(5003)
重点(4688)
(4459)
国家社会(4166)
课题(4154)
发展(4098)
期刊
(16968)
经济(16968)
研究(10831)
中国(8907)
管理(6069)
(5074)
科学(4840)
科技(4317)
学报(4268)
(4028)
金融(4028)
(3870)
农业(3565)
大学(3238)
(3219)
论坛(3219)
教育(3042)
学学(2968)
经济研究(2928)
技术(2861)
国际(2808)
(2657)
业经(2437)
世界(2411)
(2388)
图书(2277)
问题(2186)
财经(2115)
技术经济(2080)
理论(1913)
共检索到55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震宁  王以华  
科技园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科技园内企业、管理机构的调查表明,要进一步发挥国内科技园、海外科技园创新平台和创新网络的优势,国内科技园应为园内企业提供国际合作信息与机会,建立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搭建不同园区间企业合作交流的桥梁,完善企业资助评估体系和奖励机制;而海外科技园应简化进驻程序,提供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洪广欣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生事物,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总结了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而后从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存在的缺陷,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厘清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卫平  张跃东  姚潇颍  
科技园区成长与升级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基于田野调查,对22个科技园区进行剖析,提炼出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动态演变模型,并从静态角度做横向比较,多维度分析国内外科技园区主要发展模式。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科技园区政府作用偏强;高、新特征不突出;民间资本份额偏低;产业培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基于此,结合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从建设管理、创新、产业培育、投融资等角度提出了中国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调整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付继娟  张正堂  
人与岗位匹配研究对于个体和组织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当今人与岗位匹配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研究意义,文中运用员工岗位匹配管理和激励、工作分析、绩效评估等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企业员工岗位匹配管理营造人力资源优势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该文对企业员工岗位匹配管理的研究进行总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阚景阳  
阐述影响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交通条件、科技资源、管理模式和资金来源等。针对雄安新区科技园区建设,提出建设应用研究所联合体,试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及谋划金融小镇、完善新区创业投资服务功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曲立  吕晓岚  
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韩国、美国、日本、英国以及欧盟等几个国家和地区对科技项目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提出我国科技项目评价方法应用改进的设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笑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投资,科技投入也日益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对美、日、德、韩等国家的科技投入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归纳出国外科技投入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向战略化、注重成果转化、有完善的立法保障以及政策支持等特点。随后,文章结合近十年来的相关数据,从概况、研发投入总量、人力投入、经费来源以及经费支出等角度对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国外科技投入情况的对比发现,我国目前科技投入机制在战略、科技投入强度、科技投入渠道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仍需要进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娄成武  陈德权  
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异同和影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宏观背景环境:如初创时间、经济背景、科技水平和文化特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状况,如发展现状、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发挥功能。得出政府扶持、公司制、"四立"与网络化、规范资金管理、合作与交流、重视"上游"与"下游"六方面启示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妙花  陶卓民  沙润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与"旅游"的逐步结合,科技旅游蓬勃兴起,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旅游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国内外科技旅游发展情况及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国内外科技旅游发展及其研究的对比分析,对我国科技旅游的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敏  马建玲  
首先对科学博客的概念、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应用进行系统性阐述。其次,调研国内外科学博客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着重分析针对科学博客的研究角度和理论方法。最后,结合科学博客实际应用情况,系统分析科学博客研究方法、研究理论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铧,谢蓓  
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入手,揭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动因,并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总结出发展产业集群所要求的三大要素,为我国培育产业集群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一些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超  张泽辉  
基于当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科创中心的案例、研究开发过程、管理经验和发展得失,得出建立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突破区域地理界限,通过多方协同促进的创新生态系统来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并以科技先导性、产业带动性和经济辐射性作为自身发展特征,将便利的投资环境与产业的持续升级作为科创中心战略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最后确保制定以人为本的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戎  薛薇  
本文对政府科技计划支持方式创新演变的动力根源进行分析,并尝试对其进行初步的分类,提出科技计划基本按照无偿资助、金融支持和资源配套集成等三条路径进行创新。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以积极借鉴、及时总结和因地制宜的态度,主动设计满足我国实际需要的科技计划运行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科技计划的总体效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