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0)
- 2023(17312)
- 2022(14772)
- 2021(13912)
- 2020(11880)
- 2019(27011)
- 2018(27083)
- 2017(51683)
- 2016(28353)
- 2015(32267)
- 2014(31822)
- 2013(31310)
- 2012(28427)
- 2011(25632)
- 2010(25907)
- 2009(23935)
- 2008(23833)
- 2007(21498)
- 2006(19016)
- 2005(16985)
- 学科
- 济(110639)
- 经济(110499)
- 管理(94561)
- 业(87385)
- 企(76536)
- 企业(76536)
- 方法(50809)
- 数学(42992)
- 数学方法(42250)
- 财(31535)
- 中国(28542)
- 农(28494)
- 业经(27232)
- 制(25680)
- 技术(24409)
- 学(23764)
- 地方(21279)
- 理论(21160)
- 务(20454)
- 财务(20359)
- 财务管理(20314)
- 企业财务(19241)
- 银(18784)
- 银行(18730)
- 农业(18714)
- 贸(18693)
- 贸易(18680)
- 和(18264)
- 易(18128)
- 行(17689)
- 机构
- 大学(399384)
- 学院(397923)
- 管理(161218)
- 济(156478)
- 经济(152830)
- 理学(137849)
- 理学院(136344)
- 管理学(133857)
- 管理学院(133090)
- 研究(129173)
- 中国(98400)
- 京(86109)
- 科学(79804)
- 财(75285)
- 所(64694)
- 农(61486)
- 江(60878)
- 中心(59468)
- 财经(58606)
- 业大(58471)
- 研究所(58386)
- 北京(54564)
- 经(53073)
- 范(51084)
- 师范(50552)
- 州(48995)
- 农业(47957)
- 院(46986)
- 经济学(46382)
- 技术(44078)
- 基金
- 项目(266573)
- 科学(209762)
- 研究(196236)
- 基金(191930)
- 家(166607)
- 国家(165235)
- 科学基金(142805)
- 社会(122508)
- 社会科(116215)
- 社会科学(116184)
- 省(105624)
- 基金项目(101130)
- 自然(92769)
- 教育(90902)
- 自然科(90613)
- 自然科学(90594)
- 自然科学基金(88978)
- 划(87851)
- 编号(79975)
- 资助(79637)
- 成果(65220)
- 重点(59617)
- 创(58488)
- 部(58217)
- 发(56259)
- 课题(55867)
- 创新(54064)
- 制(50508)
- 科研(50416)
- 教育部(50094)
- 期刊
- 济(175971)
- 经济(175971)
- 研究(117345)
- 中国(83354)
- 管理(64984)
- 学报(60949)
- 财(60594)
- 科学(56609)
- 农(55319)
- 教育(48606)
- 大学(47057)
- 学学(44052)
- 技术(39038)
- 农业(38299)
- 融(34935)
- 金融(34935)
- 财经(28865)
- 业经(28618)
- 经济研究(27188)
- 经(24778)
- 业(22229)
- 问题(21878)
- 技术经济(21322)
- 图书(21122)
- 科技(21071)
- 理论(19107)
- 现代(18442)
- 版(18387)
- 统计(17972)
- 实践(17328)
共检索到598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可星 任文娟 霍传冰
从比较管理的视角,通过对不同管理情境下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间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显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进行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分析中国与美、日发达国家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具体差异,以期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与产业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一定理论基础,提供管理思路和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霍传冰 韩政 可星
基于CAS理论视角,明确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概念模型图,找出组成该系统的产业技术创新流程及惯例,并阐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机制。与此同时,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演化的遗传算法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产业技术扩散对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有显著增强作用,而产业吸收能力作为技术创新惯例则在适应度函数的迭代计算中起到显著约束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制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遗传算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德胜 宋金波 戴大双 徐坤
通过对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三阶段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基于熵的模糊决策分析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方法形成决策的原始数据,结合模糊数学和熵的思想,以条件熵度量分析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运用双基点法建立了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此确定各方案的优劣顺序。最后,通过项目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熵 生物制药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桂红
当前生物制药产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基于生物制药产业生产资源密集度、市场潜力及产业关联带动等优势,云南省政府将生物制药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构建。随着野生中药材的逐渐枯竭,探索中药材人工替代种植技术进步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支柱产业 技术进步模式 生物制药产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冬 张婷
本文基于生物制药企业创新投资决策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及竞争性等因素,分析了市场需求对生物制药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接着利用两阶段离散期权博弈模型,对寡头市场上两个生物制药企业在不联盟合作、半联盟合作、全联盟合作三种不同竞合模式下的创新投资决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天柱 银路 石忠国 程跃 孟炯
通过对大量现实案例的总结,从产业层面揭示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创新"特质。分别总结了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内涵和特征,研究了这两类公司在生物制药创新中的职能分工,并分析了两类公司接力合作的方式和时机,进而归纳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可持续创新机制。最后,依据本文研究的规律,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特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物制药区域产业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岩 苏可蒙 高艳慧
基础研究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新颖性知识,是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基于知识理论,分析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和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桥接科学家的中介作用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2019年科学导向型中国生物制药行业80家企业专利申请和SCI论文发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桥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广度、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企业技术知识整合能力可以强化基础研究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削弱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晓东 李天柱 宋丹荣
以生物制药产业为背景,采取案例研究方法,瞄准沙利度胺、伟哥等四种经历失败重获新生的创新药物为研究对象,回溯其"失败-成功"的重生过程,抽象归纳"科学家(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核心公司""科学家(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专家型公司逐步内化为核心公司"及"科学家(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全面行动"三种典型挽救路径,进而针对生物制药创新各方及失败药物挽救各参与方提出多种管理启示。
关键词:
生物制药 挽救路径 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晓东 张鹏飞
本文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回溯沙利度胺、伟哥等四种失败药物的挽救过程,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重点描述"科学家"在挽救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科学家群"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核心+外围"群结构、能力互补、意识互补、宽容失败且永不言败及高度开放,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应对创新失败并有效驾驭创新失败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生物制药 失败挽救 科学家 典型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柱 马佳 梁萌萌 冯薇
通过观察和追溯生物制药、纳米等产业,发现这些产业采取"接力创新"这一特殊的创新模式。以生物制药创新为例,研究了接力创新的内涵,并从主要优势、与其他创新模式的关系、易发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最后总结了运用接力创新的主要思路,即帮助创新主体明确定位与科学决策、指导建设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以及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炯
基于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的现实需求,通过大量现实案例总结与文献分析,识别了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和协同创新机会,开发了包含"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和"深度协同创新"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从实践操作层面入手,构建了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并分析了该平台的组织运行模式和功能。
关键词:
生物制药产业 供应链 协同创新 创新平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清俊 孙海
21世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三个领域之一的纳米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将对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纳米生物制药"是一门结合"纳米科学"与"生物制药"的重大高新技术领域。本文研究了我国纳米生物制药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实力分布情况,认为利用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纳米生物制药领域迅速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纳米生物制药 创新 产学研合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博 赵雷 马强
1前言作为生物科研中发展最迅速、投资最大的领域,生物制药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制药SCM运营模式的改善能够大大降低生物科研的投入成本。当今国际生物制药的运作环境比较分散且复杂,这会严重影响生物制药业的运营效率,也使得生物制药SCM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我国对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供应链的改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降低该领域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炯 郭春霞
运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在分析我国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是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从设计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和药品安全责任防控协调体系入手,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出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可有效降低生物制药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确保在流通环节的药品安全责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梅 董锁成 李宇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比较,发现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先行、城市绿化和空间节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规划执行保障、切实可行的项目推动、城市特色以及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在结合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此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建设模式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