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1)
2023(11569)
2022(10144)
2021(9608)
2020(7814)
2019(18474)
2018(18199)
2017(36044)
2016(19291)
2015(21809)
2014(21733)
2013(21709)
2012(19723)
2011(17780)
2010(17361)
2009(15764)
2008(15262)
2007(13303)
2006(11489)
2005(10064)
作者
(54880)
(45489)
(45284)
(43059)
(29136)
(21751)
(20523)
(17872)
(17380)
(16246)
(15628)
(15212)
(14402)
(14272)
(14031)
(13950)
(13615)
(13419)
(13026)
(12953)
(11105)
(11082)
(10866)
(10348)
(10277)
(10049)
(9975)
(9779)
(9098)
(8822)
学科
(79854)
经济(79768)
管理(55178)
(52203)
(43678)
企业(43678)
方法(40367)
数学(35726)
数学方法(35417)
(20085)
中国(19948)
(19885)
贸易(19875)
(19557)
(19406)
业经(16531)
(15690)
地方(14498)
(13213)
理论(13021)
(12747)
农业(12499)
(12215)
财务(12153)
财务管理(12132)
(12114)
金融(12113)
技术(12080)
(11881)
(11813)
机构
大学(276864)
学院(273168)
(114335)
管理(112973)
经济(112028)
理学(98603)
理学院(97623)
管理学(96067)
管理学院(95599)
研究(88562)
中国(67826)
(58066)
科学(53048)
(51876)
(43328)
财经(42598)
中心(40347)
(39950)
业大(39607)
研究所(39425)
(38960)
(37819)
北京(36631)
经济学(35542)
(34136)
师范(33849)
经济学院(32390)
财经大学(32170)
(32050)
农业(31348)
基金
项目(190452)
科学(150438)
基金(140539)
研究(139276)
(121486)
国家(120531)
科学基金(104642)
社会(88672)
社会科(84266)
社会科学(84245)
基金项目(75053)
(72282)
自然(68534)
自然科(66995)
自然科学(66983)
自然科学基金(65790)
教育(63563)
(60854)
资助(58776)
编号(56149)
成果(44485)
(42988)
重点(41609)
(39418)
(39200)
课题(37493)
教育部(37424)
创新(36734)
人文(36558)
国家社会(36518)
期刊
(118401)
经济(118401)
研究(82735)
中国(47926)
学报(41546)
管理(40619)
科学(38389)
(37851)
(35286)
大学(31772)
学学(29881)
(26937)
金融(26937)
教育(26377)
农业(24842)
技术(22624)
财经(21159)
经济研究(19738)
业经(18723)
(17991)
问题(15866)
理论(15312)
图书(14629)
(14350)
实践(14026)
(14026)
技术经济(13549)
科技(12743)
(12631)
商业(12430)
共检索到393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仁海  刘庆富  
本文借助于双参数AR-EGARCH(t)模型,利用日间数据对国内外期货市场铜、铝、大豆、豆粕、小麦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商品国内外期货价格以及波动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相对于铝、豆粕和小麦市场,铜和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和波动性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铜、铝、大豆、豆粕来说,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国内期货市场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但就小麦而言,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弱,而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外市场的影响却较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松  唐婷斐  
采用多元VAR(1)-GARCH(1,1)-BEKK模型研究了中国的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以及美国豆油、加拿大油菜籽五个期货市场之间的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而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市场间的信息传导关系。研究发现:美国豆油和加拿大油菜籽对中国三个油脂期货市场均有单向的收益溢出,中国的三大油脂期货表现为豆油对棕榈油、棕榈油对菜籽油存在单向的收益溢出;除了中国的豆油、棕榈油对菜籽油期货市场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外,其他市场间均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五个市场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具有相同的信息传导效率。上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秀良  张屹山  
本文通过构建的VAR(1)-MGARCH模型对我国原油市场与伦敦原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市场与伦敦市场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相比较而言,我国市场对伦敦市场波动溢出较伦敦市场对我国市场的波动溢出更为显著;考虑到我国原油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这两个方向的波动溢出各自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我国市场对伦敦市场的溢出效应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而伦敦对我国的波动溢出代表则是一种间接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我国原油进口安排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世进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及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平衡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平衡存在着单向价格引导关系。最后从能源立法、加强消费国间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衍生品、期货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利用1999年1月4日至2014年5月1日,美国主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的期货收盘价代表国际四大主要粮食价格。运用四元BEKKGARCH(1,1)模型分析了国际市场四大主要品种粮食期货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存在国际大豆与国际玉米市场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与大米市场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国际玉米向小麦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玉米市场对大米市场、大豆市场对大米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粮食期货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传导效应,这对于粮食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显戈  周应恒  
文章采用多元GARCH(MGARCH)模型,研究中国、美国和日本大豆期货市场的相关性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间,大连、芝加哥和东京大豆期货交易市场之间存在正相关,大连大豆期货市场与芝加哥大豆期货的相关性要小于东京谷物交易所大豆期货与芝加哥大豆期货的相关性;大连、芝加哥和东京大豆期货交易所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在三个市场中,大连大豆期货的新息冲击和自身波动溢出值最小,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可能与目前大连期货市场受管制和相对封闭等因素有关;三个大豆期货市场市场均不存在波动持续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启志  张晶  范从来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传导机制与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将动态相关系数的多变量随机波动模型与固定系数的Granger波动性因果关系模型结合起来,构建了动态相关系数的带Granger因果检验的多元随机波动模型(DGC-MSV),并实证检验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石油现货价格之间、期货价格之间以及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中国、美国、英国石油期货价格、现货价格波动性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是动态变化的;中国石油现货价格受美国石油现货价格的波动溢出影响,而同时中国石油现货价格又对美国和英国的石油期货价格波动有显著溢出效应;英国和美国的石油现货价格之间、石油期货价格之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静杰  陈锋  高展军  
本文运用BEKK-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2009年11月到2012年10月天然橡胶现货与期货市场间收益率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样本期天然橡胶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收益率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呈现非对称性。最后,本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文伟  唐靖  朱洪进  马晓文  
当前,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对多国造成明显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为揭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不同时频下期现货市场对我国物价水平(CPI、PPI)的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均存在时变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其主要受到自身波动(收益)的影响;全球性重大危机加剧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总体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国外商品期货市场对我国商品期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净溢出效应。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基于波动的连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会重点对PPI指数产生波动溢出影响。国外商品期货市场在基于收益的连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会重点对CPI指数、PPI指数产生收益溢出影响。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对物价的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不同时频下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对物价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周期频率越长,各市场对物价的波动溢出效应越大,而收益溢出效应越小。在治理通货膨胀上,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放在抑制PPI过快上涨并向CPI传导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莹  李素梅  
有效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预期作用,投资者凭借此能够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实现石油产品套期保值。为探究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是否已达弱势有效,借助协整分析、双变量EGARCH模型、GarbadeSilber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及波动溢出效应,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低于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参考性较低,难以发挥规避风险等作用,同时也无力争夺国际定价权。基于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莹  李素梅  
有效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预期作用,投资者凭借此能够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实现石油产品套期保值。为探究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是否已达弱势有效,借助协整分析、双变量EGARCH模型、GarbadeSilber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及波动溢出效应,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低于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参考性较低,难以发挥规避风险等作用,同时也无力争夺国际定价权。基于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歌德  沈开艳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虹  何启志  
为比较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期货市场间传染性风险的强弱,以2008年1月为界,将数据样本分为两个时间窗口,分别建立ICA-TGARCH-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期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加,表明传染性风险在各期货市场间表现明显。ICA-TGARCH-M模型不仅验证了全球主要期货品种间风险溢出的显著性,而且反映出期货市场风险溢出的主要来源,并为多元GARCH模型的降维提供了有效方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王锋  
随着金融市场关联度的加深,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在加强。本文作者通过离散小波变换技术对期货数据进行去噪与重构,采用VAR(6)-GARCH(1,1)-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主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小麦期货、大豆期货、玉米期货、棉花期货)的波动溢出关系。研究发现,原油期货市场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均存在自相关性,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中,原油期货与玉米期货、大豆期货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小麦期货仅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棉花期货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框架,降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累积程度,防止农产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锋  高展军  
运用二维非对称BEKK-GARCH模型,考察了上海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收益率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铝期货与现货收益率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铜期货与现货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铜、铝期货、现货市场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非对称效应,都对来自对方市场的"消息"的冲击有显著的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