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
2023(1704)
2022(1427)
2021(1384)
2020(1171)
2019(2720)
2018(2679)
2017(4729)
2016(2766)
2015(3191)
2014(3159)
2013(3365)
2012(3156)
2011(3061)
2010(3103)
2009(2935)
2008(2888)
2007(2489)
2006(2310)
2005(2085)
作者
(10680)
(9207)
(9146)
(8490)
(5566)
(4577)
(3942)
(3698)
(3387)
(3336)
(3126)
(3043)
(3021)
(3013)
(2856)
(2830)
(2639)
(2619)
(2476)
(2455)
(2337)
(2299)
(2232)
(2094)
(2046)
(2037)
(2030)
(2003)
(1978)
(1957)
学科
(10332)
经济(10322)
管理(7975)
(5402)
资源(4981)
(3762)
企业(3762)
(3695)
(3615)
地方(3588)
方法(3407)
(3245)
环境(2864)
数学(2806)
数学方法(2782)
农业(2564)
中国(2535)
土地(2510)
(2478)
人事(2290)
人事管理(2290)
业经(2126)
生态(1963)
(1856)
经济学(1805)
开发(1746)
地方经济(1713)
利用(1709)
小麦(1616)
(1524)
机构
学院(43138)
大学(42438)
研究(18182)
科学(14799)
管理(14608)
(13616)
(13149)
中国(12941)
经济(12709)
理学(12110)
理学院(11896)
管理学(11605)
管理学院(11540)
农业(11289)
(11221)
研究所(10543)
(10377)
业大(9854)
(8596)
(8491)
中心(7987)
科学院(7706)
资源(7254)
农业大学(7176)
北京(6580)
(6517)
师范(6450)
(6295)
(6210)
(6043)
基金
项目(31691)
科学(23447)
基金(21861)
(21299)
国家(21178)
研究(19786)
科学基金(16497)
(13666)
自然(12339)
自然科(11862)
自然科学(11854)
基金项目(11845)
自然科学基金(11618)
(11288)
社会(10951)
社会科(10359)
社会科学(10348)
资助(8862)
编号(8322)
教育(8173)
计划(7698)
科技(7630)
重点(7590)
(7297)
成果(6434)
(6331)
(6096)
科研(6011)
创新(5803)
课题(5651)
期刊
(15713)
经济(15713)
学报(12469)
(12365)
中国(11930)
科学(9769)
农业(8697)
研究(8598)
大学(6962)
资源(6660)
学学(6373)
(5725)
图书(5690)
管理(4448)
书馆(4191)
图书馆(4191)
(3650)
业大(3281)
中国农业(3110)
自然(2806)
农业大学(2747)
教育(2746)
(2618)
技术(2572)
情报(2571)
科技(2564)
(2550)
业经(2533)
问题(2492)
林业(2389)
共检索到66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绍云  周金生  杨延华  奉有壁  
通过国内外小麦早熟品种在云南的利用,及云南省育成品种的亲缘系谱分析表明:(1)在过去近30年中,云南省小麦育种的中心亲本为Mentana、Funo、Mexi-pak65、Mexipak66、NP798及Chapingo;(2)由于中心亲本的时效性,80年代后期.云南的中心亲本仅Mexipak65、Mexipak66及Chapingo三个品种;(3)尽快发掘新的育种中心亲本,是云南小麦生产及育种上新台阶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警卫   叶博伟   张朋飞   张宇庆   郝敏   尹毓若   袁婵   李志康   李顺达   夏先春   何中虎   张宏军   兰彩霞  
【目的】条锈病是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了解国内外育种材料抗性水平和抗病基因的分布,发掘新的抗性资源,为提高抗病基因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当前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3和CYR34对153份国内外小麦育种材料进行苗期抗性鉴定,于2018—2019、2019—2020和2020—2021年,在湖北鄂州,利用这两个小种对供试材料进行成株期抗性鉴定;结合已知抗性基因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Yr29和YrSP等功能标记或紧密连锁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苗期结果显示,10份材料对CYR33表现免疫(反应型IT为0),包括7份国内材料(即山农28、漯麦163、石麦13、中意6号、郯麦98-2、中麦175和泰山21)和3份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材料(CIM-53、CIM-60和CIM-71);仅2份国内材料在苗期对CYR34小种表现免疫(郯麦98-1和山农102)。此外,成株期条锈病田间鉴定显示,64份材料在田间3年均表现出稳定抗性(最终严重度≤5%),包括7份国内材料和57份CIMMYT材料。利用抗病基因功能标记或紧密连锁分子标记检测显示,153份材料中携带Yr9、Yr10、Yr17、Yr18、Yr26、Yr29和YrSP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有31、23、73、2、4、50和2份,未检测到含有Yr5和Yr15的材料。综合苗期和成株期表型,仅CIM-53对2个生理小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免疫(IT=0,严重度为0),分子标记检测显示,该材料可能含有已知抗病基因Yr17和Yr29。【结论】国内外153份小麦种质对当前条锈菌流行生理小种的抗性主要以成株抗性为主,其中国内小麦品种主要携带Yr9、Yr10和Yr26抗性基因,而CIMMYT小麦品系则携带Yr17、Yr18和Yr29为主,表明通过聚合1—2个非免疫苗期抗性基因和2—3个成株抗性基因,在成株期多个环境条件下均表现出近免疫抗性水平,是CIMMYT小麦品系保持持久抗性的主要原因。亟待广泛挖掘抗源,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快速培育具有持久抗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进一步提高中国麦区条锈病整体抗性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锦  王志伟  于亚雄  杨金华  程加省  
利用csLV34标记对云南铁壳麦和云南省其他小麦种质中慢锈性基因Lr34/Yr18进行了检测,旨在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优异小麦种质,为云南省持久抗锈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方法。结果表明,55份供试材料中云南铁壳麦种质A13、云南省育成品种云麦39、云南省地方品种保山老玉麦和云县小白麦等4份材料携带有慢锈基因Lr34/Yr18,供试材料中来源于CIMMYT的材料未检测到Lr34/Yr18基因。这些携带有慢锈性基因的材料可作为今后云南省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燕  唐映军  赵彬  余娟  
1999-2001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对650份外引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株型、熟性、抗性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鉴定。通过两年的鉴定,初步筛选出一部份适于当地生态特点的不同类型优良材料,并对各单一优异性状及其综合性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波  关攀锋  辛明明  汪永法  陈希勇  赵爱菊  刘曼双  李红霞  张明义  逯腊虎  魏亦勤  刘旺清  张金波  倪中福  姚颖垠  胡兆荣  彭惠茹  孙其信  
【目的】利用热感指数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分别对冬、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种质资源,为小麦耐热性育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冬小麦材料采用延期播种、春小麦材料种植在温度有显著差异的地理环境下,人为致使小麦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根据不同环境处理的千粒重值计算冬、春小麦各个材料的热感指数。依据热感指数,对来自中国不同小麦生态区和国外不同地区和组织的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包括688份冬小麦和637份春小麦,分别进行耐热性评价。热感指数小于0.5为极耐热材料、大于等于0.5小于1为中等耐热材料、大于等于1小于1.5为中等热敏感材料、大于等于1.5为极敏感材料。【结果】冬小麦和春小麦热胁迫处理组灌浆期平均最高温度分别高于对照组1.91℃和7.09℃,且热胁迫处理组千粒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根据热感指数分级评价结果,极耐热冬、春小麦材料31和48份,占供试材料的4.51%和7.54%;极敏感冬、春小麦材料19和58份,占供试材料的2.76%和9.11%;其余大多数材料为中间类型(中等耐热材料和中等热敏感材料)。从中国小麦生态区域的地理分布来看,来自南部麦区(西南冬麦区、青藏春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耐热性整体高于来自北部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对于春小麦,来自新疆春冬麦区的材料耐热性最强,平均热感指数为0.70,且其中88.00%的材料属于耐热材料(极耐热材料或中等耐热材料);此外,来自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的春小麦平均热感指数为0.88,也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六倍体材料耐热性最弱,平均HSI为1.18,其中69.58%的材料为热敏感材料(中等热敏感材料和极敏感材料)。【结论】采用延期播种或在高温的地理环境下种植能使小麦在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综合考虑正常条件下的产量潜力和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筛选出优异耐热资源103份,可用于相应生态区小麦的耐热性遗传改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屈会选  党建友  程麦风  谢咸升  
1999~2002年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68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对其进行了抗麦长管蚜特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有11个,表现中抗的有63个,可作为抗蚜材料为育种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平  罗坤  朱启迪  李丹  赵惠燕  张改生  
【目的】探索和发掘优质抗麦长管蚜的种质资源及方法,为高效节本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抗麦长管蚜小麦育种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IS的空间分布分析法和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鉴定为基础,从377份小麦种质资源中随机选取22个种质资源的13个主要性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GIS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对小麦种质资源的入侵扩散从分散危害演变为聚集危害为主。成株期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在377份种质资源中,高抗材料4份,分别是陕253、豫麦70、陕糯1号、186Tm,占鉴定材料的1.06%;中抗材料55份,占鉴定材料的14.59%,包括的种质资源有Amigo、98-1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 云 孙一铮 郭新宇 矫 健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判断国内外小麦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得出小麦国内批发价与国际离岸价之间格兰杰因果关系影响有限,原因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或者差分因素影响。除此之外,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验证国内小麦批发价受到国际小麦价格正向的显著影响,且影响具有滞后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娟  高芸  
本文运用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小麦月度价格数据,研究国内外小麦价格波动特征,发现国内外小麦价格波动差异很大,国内小麦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国际小麦价格自2011年至今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国内小麦价格波动的变异系数为0.157,国际小麦价格波动的变异系数为0.2340。同时,本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国内外小麦价格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证实了国内外小麦月度价格之间波动的脱离关系。最后,本文用带有外生变量的VAR模型实证表明:国内最低收购价政策起到了抬高小麦价格的主要作用,这也是国内小麦价格与国际小麦价格脱轨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孙雪梅  蒋会兵  马玲  矣兵  季鹏章  汪云刚  王平盛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中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志同  余毅  
种子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时刻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种子贮存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种子的安全贮存。我国在北京中国农科院建立了现代化的长、中期种质库;一些省份如青海省(西宁)、江苏省(南京)、陕西省(武功)、云南省(昆明)、黑龙江省(哈尔滨)等省市也先后建立起中期(15—20年)保存库,为种质资源的中期保存创造了条件。但是,建立种质库投资大,耗费多,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贮存需要。为此,在中期库尚未建成或运转之前,如何就地采用简易而安全的贮存种质方法,这是种质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当前,有的利用瓷坛、瓦缸、冰柜、异地等方法贮存种子,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室从1979年以来,利用干燥器放入硅胶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新力  詹刚明  黄丽丽  韩德俊  康振生  
【目的】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有效策略。评价80份国外春小麦种质资源对中国当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条锈性,为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依据和抗源。【方法】应用中国流行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CYR31、CYR32、CYR33以及致病类型PST-HY8和PST-V26对80份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温室抗病性鉴定,以铭贤169和AvS为感病对照品种;并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陕西省杨凌和甘肃省天水进行田间成株期抗病性鉴定。根据苗期和田间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旭  王秀东  陈孝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却不断下降。因此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之中提高粮食单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同年份不同小麦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入手,合理划分小麦生产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农业生产中种质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计算出种质资源的价值,进而探索我国种质资源利用的规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晓玲  邓自发  解俊峰  
巨穗小麦新种质材料是一具有茎杆粗壮、叶片短宽直立、大穗、大粒、高结实率等特点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应用单体分析和双端体分析方法对241材料进行了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新种质材料241的1A,3A,5A和4B染色体上具有控制株高的隐性基因,6B染色体上具有控制株高的显性基因,其中3A,5A和6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强效,1A和4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弱效。通过双端体分析进一步将控制株高的基因定位到1AS,3AS,5AL和4BL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辉  李会敏  孟祥海  乔文臣  赵凤梧  Daniela Benedikova  Pavol Hauptvogel  Edita Gregova  
为丰富我国冬小麦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提供物质保障,对引进的104份斯洛伐克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株高偏高、穗子较大、千粒质量偏低的特点,且株高、穗长与千粒质量三性状均与对照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6个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0.08~0.37,变异系数的顺序为株穗数>株高=主茎穗粒数>千粒质量>穗长>小穗数,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份冬性种质与40份春性种质的千粒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穗粒数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株穗数、穗长和小穗数差异不显著;株高与株穗数、株高与穗长、穗长与小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