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1)
2023(16251)
2022(14210)
2021(13246)
2020(11130)
2019(25568)
2018(25190)
2017(48826)
2016(26354)
2015(29688)
2014(29326)
2013(28614)
2012(25915)
2011(23288)
2010(22965)
2009(20867)
2008(20180)
2007(17400)
2006(15028)
2005(12971)
作者
(74252)
(61991)
(61272)
(58360)
(39185)
(29729)
(27815)
(24461)
(23504)
(21802)
(20947)
(20781)
(19478)
(19266)
(19090)
(18977)
(18716)
(18458)
(17697)
(17567)
(15131)
(14964)
(14845)
(14047)
(13787)
(13653)
(13588)
(13562)
(12444)
(12224)
学科
(101022)
经济(100872)
管理(79804)
(73381)
(62254)
企业(62254)
方法(49216)
数学(43136)
数学方法(42567)
(29158)
(27418)
中国(25312)
业经(23057)
(21783)
(21120)
(18786)
贸易(18777)
地方(18449)
(18423)
财务(18346)
财务管理(18305)
(18268)
农业(17524)
企业财务(17346)
理论(16862)
技术(16426)
环境(16274)
(15794)
(15444)
银行(15394)
机构
大学(368298)
学院(366450)
管理(147147)
(145712)
经济(142615)
理学(128874)
理学院(127510)
管理学(125201)
管理学院(124528)
研究(118214)
中国(86352)
(76460)
科学(73320)
(68437)
(58911)
(57750)
业大(56276)
财经(55390)
中心(54441)
研究所(52849)
(52066)
(50498)
北京(47307)
(46767)
农业(46346)
师范(46277)
经济学(44633)
(43379)
(41804)
财经大学(41679)
基金
项目(260530)
科学(205469)
基金(190591)
研究(189026)
(166498)
国家(165174)
科学基金(142611)
社会(119881)
社会科(113708)
社会科学(113680)
基金项目(101544)
(101291)
自然(93672)
自然科(91526)
自然科学(91503)
自然科学基金(89826)
教育(87355)
(85323)
资助(77962)
编号(76318)
成果(60913)
重点(58149)
(57936)
(54590)
(54391)
课题(51907)
创新(51012)
科研(50261)
教育部(50080)
(49881)
期刊
(151179)
经济(151179)
研究(104067)
中国(64521)
学报(59533)
科学(53530)
管理(53010)
(52809)
(52779)
大学(45613)
学学(43135)
教育(38103)
农业(36389)
技术(31551)
(28367)
金融(28367)
财经(26769)
业经(25272)
经济研究(24322)
(22852)
问题(19723)
理论(19146)
(18498)
科技(17962)
实践(17648)
(17648)
(17413)
图书(17274)
技术经济(16706)
现代(15757)
共检索到51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俊宇   朱红根   段继红  
准确把握粮食价格传递规律是保护农民与消费者利益的关键之义。本文采用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和全球粮食和农业信息及预警系统提供的周度时间序列数据,使用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方差分解与BEKK-MGARCH模型等方法,剖析了不同进口依赖期内大豆价格由国际市场向中国市场的传递模式。研究表明,相较于高进口依赖期,国内外大豆价格传递效应在低进口依赖期体现得更为明显。具体而言,在低进口依赖期,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显著的交叉均值效应和交叉波动效应,在高进口依赖期则没有上述现象。本文还发现政策干预和市场势力是解释不同进口依赖期下价格传递差异的机制。在高进口依赖期,临时收储政策减轻了交叉均值效应,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和“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则降低了交叉波动效应。此外,中国借助市场势力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并根据汇率变动调整进口价格,导致价格传递效应下降。本文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稳健贸易政策与规避价格风险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敏  李谷成  冯中朝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大豆价格变动的基本规律。然后,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大豆国内外价格长、短期整合情况和因果关系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998—2009年大豆国内外价格长、短期都整合,大豆国际价格是国内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光泗  王莉  谢菁菁  钟钰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宏辉  李晓晓  
在棉花补贴政策受到WTO条款质疑的背景下,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成为开放市场背景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目的]利用1978—2016年度数据,分析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对国内外棉花价格的传递效应,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的运行规律及对国内外棉花价格的传递效应,就完善政策对棉花市场的调控提出有效建议。[方法]综合利用VAR模型,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储备棉实施期间储备棉轮入轮出价格、国际棉花价格和国内棉花价格之间的关联效应、相互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储备棉轮入轮出价格、国内棉花价格、国际棉花价格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由于储备棉加入棉花市场,我国棉花进口量减少,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对国内棉花价格具有显著传递效应,对国际棉花价格的传递效应不显著,棉花进口量的增加对储备棉政策发挥具有抑制作用;国内棉花价格、储备棉轮入轮出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具有相互传递效应。通过脉冲效应和方差分解可知,除自身影响外,国内棉花价格对国际棉花价格和储备棉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储备棉对国内外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有待加强。[结论]因此,要通过对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规律的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稳定储备棉调控机制,保证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运行常态化;同时借助市场监测系统、通讯技术等进一步完善棉花市场信息监测机制,实时监测国内外棉花价格的联动性以稳定国内棉花价格,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对稳定价格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小勇  章胜勇  
文章运用惯性门槛自回归模型(M-TAR)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对玉米国内外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玉米国内外价格传递在长期和短期均是非对称的,具体地,玉米国内外价格向长期均衡调整时的调整速度是非对称的,而且玉米国内外价格存在滞后非对称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京  
围绕进口大豆价格垄断问题,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进口大豆价格垄断现状及其运行机制,并对进口大豆价格垄断进行了法律界定和归类,进而提出了完善进口大豆价格垄断法律规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赵田园  
本文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商品(中间品、消费品、资源品)进口价格对国内不同类型商品(食品、衣着、医药、交通和家庭设备)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品进口价格上升、消费品进口价格上升都会引致中国国内消费价格上升,资源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成本增加效应,消费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需求结构升级效应;中间品进口价格上升对我国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效应不稳定、影响方向不确定,原材料类中间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成本下降效应和成本上升效应,机器设备类中间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质量升级效应、成本转嫁效应和效率提升效应。在制定政策应对外部冲击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时,中国政府应依据进口商品的特点和属性,制定有差异的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训波  
随着大豆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大豆成为我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口大豆价格波动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林  蓝旻  钟钰  
粮食危机期间,跟其他粮食主产国或出口国一样,中国实施了粮食贸易调控政策。本文通过引入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选取在同时期未实施大豆贸易调控政策的美国为参照国,分析了中国大豆贸易调控政策对大豆和豆油垂直价格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实施的大豆贸易调控政策导致了国内豆油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加快,豆油价格虽偏向均衡,但大豆市场和豆油市场的整合程度下降,豆油价格更加不稳定。为此,国家在实施临时性的粮食贸易调控政策时需要考虑实施相关替代政策,或及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以减缓其负面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蕊  郭俊芳  田甜  
本文运用VAR-GARCH-BEKK模型,研究国内外大豆市场之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外大豆价格收益率均呈现出尖峰厚尾的非正态分布,波动成群现象明显;国际大豆的收益率对国内大豆的收益率产生价格溢出效应;大豆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且国际对国内市场的单向波动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天  程细玉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Johansen多元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以及方差分解等技术对大连商品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与国产大豆现货价格三者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可以通过自身价格约束机制予以纠正。三者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引导的关系。大连期货市场具备了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居于长期价格发现的主导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苗齐  吕达奇  
研究大豆价格传导机制,有助于把握行业价格波动规律,提高行业市场效率,为政府调控提供信息支持。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美大豆进口价格以及国内二级豆油月度批发均价,以此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基于非对称价格传导的理论,分析了南美大豆价格对我国豆油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中,豆油价格和南美进口大豆价格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大豆压榨产业链具有非对称的价格传导关系。豆油价格对南美大豆价格下跌的反应比较大,而对价格上涨的反应较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查婷俊  
通过对1978—1995年以及1996—2010年这两个阶段的影响大豆价格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在中国放开大豆市场之前,国际因素对中国大豆价格的影响较小,而国内的产量、人民币汇率和进出口则起着较大作用,自中国开放大豆市场之后,国内大豆价格除了受到国内产量的直接影响外,更多地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影响的结论,认为我国取得大豆定价权是可能的,并据此找到我国取得大豆定价权的突破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亮  
文章采用非线性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研究了国内外粮食价格间的传导机制,并运用TVP-SV-VAR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玉米的国内外价格传导机制较为畅通,受国内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影响,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传导机制受阻。分市场研究发现,国内玉米和大豆与其他粮食品种的价格联动性较强,易对其他粮食品种的价格产生影响,又易受国外粮食价格的冲击影响。从市场内部影响力来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传导更为顺畅,其内部影响力大于国内粮食市场。由特定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国内外粮食价格的短中期联动要大于长期联动,国内大豆和国内玉米价格在面对不同品种的国际粮食价格冲击时,其冲击影响方向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时点上对国内大豆和国内玉米价格产生了正负交替的冲击影响。因此,突发扰动事件后,要特别关注不同品种粮食价格之间的传导路径和影响强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赵颖岚  倪克勤  
本文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汇率传递效应非对称性理论,分析了199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动态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结论表明,第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存在较强的传递效应,部分时间存在超传递现象和逆传递现象。第二,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并未出现下降趋势,而呈现时大时小的特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这与以往研究从宏观层面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第三,无论本文单独考察升值和贬值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还是加入汇率变动幅度这一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