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3)
- 2023(5088)
- 2022(4690)
- 2021(4353)
- 2020(3945)
- 2019(9449)
- 2018(9302)
- 2017(18516)
- 2016(10274)
- 2015(11960)
- 2014(12470)
- 2013(12710)
- 2012(12149)
- 2011(11134)
- 2010(11420)
- 2009(10586)
- 2008(10799)
- 2007(9997)
- 2006(8462)
- 2005(7526)
- 学科
- 济(46683)
- 经济(46643)
- 业(28393)
- 管理(27907)
- 方法(24507)
- 企(22159)
- 企业(22159)
- 数学(21985)
- 数学方法(21829)
- 农(13057)
- 财(12452)
- 中国(11009)
- 学(10211)
- 贸(9434)
- 贸易(9433)
- 易(9128)
- 地方(8944)
- 制(8651)
- 农业(8463)
- 业经(8117)
- 务(7840)
- 财务(7819)
- 财务管理(7798)
- 企业财务(7365)
- 和(7257)
- 银(7047)
- 银行(7023)
- 融(6637)
- 金融(6635)
- 行(6616)
- 机构
- 大学(159703)
- 学院(157520)
- 济(66266)
- 经济(64842)
- 管理(59351)
- 研究(53646)
- 理学(50964)
- 理学院(50344)
- 管理学(49475)
- 管理学院(49171)
- 中国(40382)
- 京(33721)
- 科学(33634)
- 农(30367)
- 财(30256)
- 所(28613)
- 研究所(25973)
- 业大(25282)
- 中心(25069)
- 江(24334)
- 农业(24215)
- 财经(24201)
- 经(21827)
- 北京(21108)
- 经济学(20875)
- 范(20688)
- 师范(20492)
- 经济学院(19118)
- 州(18959)
- 院(18423)
- 基金
- 项目(100995)
- 科学(78058)
- 研究(72555)
- 基金(72481)
- 家(63228)
- 国家(62700)
- 科学基金(52357)
- 社会(44863)
- 社会科(42455)
- 社会科学(42437)
- 省(39482)
- 基金项目(38632)
- 自然(34026)
- 教育(33956)
- 划(33694)
- 自然科(33188)
- 自然科学(33174)
- 自然科学基金(32586)
- 资助(30337)
- 编号(30171)
- 成果(25339)
- 部(23227)
- 重点(23022)
- 发(21926)
- 课题(20596)
- 创(20481)
- 科研(19900)
- 教育部(19602)
- 创新(19235)
- 大学(19153)
共检索到23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蒋楠
2019年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2018年第9期)》刊载了咨询委员对"商誉及其减值"的反馈意见。其中,通过摊销的方式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后续会计处理方法引发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IFRS、GAAP及CAS对商誉后续计量办法的变化,并从资产负债表观及不完全契约等角度对其变迁进行分析,为准则的完善及资本市场监管方提供借鉴和支持。
关键词:
商誉 减值 摊销 准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蓝中 郑伟
商誉与其他资产不同,其本身具备非消耗性的特点,即商誉可能不会随着使用而消亡,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超额利润。因此,如何正确计量商誉的使用和消耗情况是商誉核算中的难点。在新会计准则出台前,财政部2005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蔚 汤湘希
由于近年来资本市场频发的商誉巨额减值"地雷",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于减值测试法作为合并商誉唯一后续计量方法的质疑,有争议提出重新考虑引入摊销法对合并商誉进行后续处理。本文以我国A股2007年-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探讨商誉的本质入手,考察了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于企业业绩、超额收益以及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期新增合并商誉仅对企业当期绩效和市场价值具有显著地积极影响,且并无迹象表明现行准则下的合并商誉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的业绩的积极影响以及超额收益。因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于企业的正面影响是短期的,因此不应长久将其保留在公司账面上,本文赞成重新考虑引入摊销作为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减值 摊销 超额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岚
2018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爆发,财政部发布了有关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讨论意见,以此为背景对企业合并商誉后续会计核算方法及商誉减值原因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坚瑞沃能并购沃特玛的案例事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法与摊销法下的财务指标数据对比分析,并从多方面分析此次并购产生巨额商誉减值的原因,进而对减值测试法的运用及规范并购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
商誉减值 减值测试法 商誉摊销 坚瑞沃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永平 钟洁晴
在对商誉后续计量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Wind数据库提供的商誉数据,结合手工收集的年报数据,分析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2007~2018年)我国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商誉的形成、减值情况,结合减值测试法与系统摊销法各自的优点,设计出三种新的后续计量方法,并代入行业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发现采用前3年系统摊销、3年后并行的方法更能缓解市场波动并抑制盈余管理。
关键词:
商誉 后续计量 减值测试 系统摊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姣
如何对商誉进行合理地后续计量仍未在国际上形成统一观点。本文从准则层面简单比较了我国、美国以及国际准则中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差异,据此对合理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用展开探讨,同时结合我国商誉后续计量的现状、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我国商誉后续计量相关准则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关键词:
减值测试 后续计量 商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振洋 齐舒月
本文在分析日本现行商誉摊销法的基础上,指出其与我国借鉴美国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商誉摊销法存在的主要区别,并以*ST巴士为例,对其商誉采用日本摊销法进行测算,将此测算结果与我国传统摊销法及现行减值法下商誉的账面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企业商誉后续计量中借鉴日本摊销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建波 张海晴
基于商誉本质及商誉减值方法的应用现状,探讨商誉减值乱象的经济后果与成因。现行的减值测试主要倚重管理层预期,而商誉价值的预期又缺乏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导致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巨额商誉和商誉减值沉珂积弊,抑或成为管理层驾驭商誉减值进行财务"洗大澡"的操纵工具。商誉中隐匿的泡沫危如累卵,此时若重新将摊销方法与减值测试相结合,则更能反映商誉的资产本质,减少商誉后续计量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压缩商誉体量并切实挤出商誉泡沫,因而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商誉后续计量变革的实施难度不容小觑,商誉摊销的具体方法有待会计准则的规范和指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永尧
本文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20年关于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的调查证据发现,关于商誉后续计量应该保留减值法还是恢复摊销法,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总是相左的,学术界提供的证据也不甚明显。无论哪种方法,优势与劣势都并存。减值法的优势在于完全贯彻了财务会计概念的一致性要求,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如实地表征商誉内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事实和情况,避免摊销法的平均主义倾向,有利于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劣势在于方法复杂、使用代价高,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估计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易于被管理层操纵,而摊销法可以克服这样的缺陷且具有实用、可操作的优点。相对而言,减值法比摊销法更好,逻辑更周延,列报更真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邬烈岚 范纪来 刘梦爽
本文以慈文传媒并购赞成科技为例,探讨外购商誉初始确认方法和入账金额的合理性,运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对外购商誉初始入账价值进行重估,提出改进的初始确认记账方法。通过总结慈文传媒商誉后续计量的特点发现,管理层在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上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资产评估的结果可能并不客观,商誉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摊销与减值测试并行法对商誉后续计量进行改进,对比了三种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下慈文传媒在2016~2021年的财务数据,发现调整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方法可以限制管理层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使得会计信息更客观、可靠和决策有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晨慧
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独立的某号准则条文是完全讲商誉的,但是在很多准则具体的条款中,都可以看到与商誉相关的规定。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明确了商誉的确认依据: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商誉的减值处理: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岳亮 刘翔云
企业外币长期股权投资实质上属于外币资产。随着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较大幅度的升值,许多企业的外币长期股权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额也相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莹莹 朴赞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对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热潮。为把握国内外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文章从时间序列分布、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分布四个方面,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对2008-2017年CNKI、WOS数据库中有关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内容主要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形势的影响。同时,紧跟政策的号召、关注新兴行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文献计量 商业模式创新 知识图谱 可视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敏
实务中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业务中,企业后续常常存在处置部分股权的交易,那么就面临着控制权丧失或者不丧失两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下投资企业对于初始确认的商誉该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当前国内准则和国际准则中都未见提及,为实务工作者会计处理带来一定的困扰。文章结合当前CAS33及相应的案例,对企业合并初始商誉的确认和处置股权下商誉的后续减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李萌
2018年资本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出,巨额商誉减值致使上市公司业绩集中"爆雷",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誉资产后续计量方法的激烈讨论。通过梳理直接冲销法、永久保留法、系统摊销法和减值计提法四种典型的商誉资产后续计量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备受争议的系统摊销法和减值计提法进行利弊分析。研究发现:系统摊销法可操作性较强,摊销额对利润的抵消作用会使上市公司更加谨慎地对待企业并购,从源头上杜绝巨额商誉的产生;但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一旦产生明确的减值迹象,计提商誉减值可提升商誉资产账面价值的相关性。基于此,提出未来对商誉资产的后续计量应重新引入系统摊销机制,并在有明确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
关键词:
商誉 后续计量 系统摊销法 减值计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