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
2023(1821)
2022(1583)
2021(1396)
2020(1304)
2019(2793)
2018(2738)
2017(5319)
2016(3243)
2015(3602)
2014(3610)
2013(3568)
2012(3486)
2011(2831)
2010(2801)
2009(2649)
2008(3240)
2007(2906)
2006(2482)
2005(2299)
作者
(8333)
(6907)
(6822)
(6541)
(4580)
(3235)
(3211)
(2656)
(2564)
(2553)
(2348)
(2326)
(2297)
(2209)
(2193)
(2171)
(2116)
(2049)
(2005)
(1996)
(1784)
(1642)
(1635)
(1562)
(1548)
(1548)
(1499)
(1476)
(1392)
(1354)
学科
(14185)
管理(13141)
(11345)
企业(11345)
(10620)
经济(10598)
(10203)
(8653)
财务(8651)
财务管理(8625)
企业财务(8288)
方法(5085)
(4802)
劳动(4785)
数学(4239)
数学方法(4190)
中国(4109)
(3813)
农业(3189)
(2783)
(2597)
(2509)
(2374)
动力(2352)
人口(2342)
劳动力(2315)
(2292)
贸易(2290)
业经(2255)
税收(2252)
机构
大学(44300)
学院(43498)
(18484)
经济(18152)
管理(15882)
研究(13756)
理学(13526)
理学院(13400)
管理学(13241)
管理学院(13165)
(11816)
中国(10913)
(9438)
财经(8708)
(7814)
科学(7401)
(7245)
(6883)
财经大学(6365)
研究所(6276)
中心(6263)
经济学(6243)
北京(6086)
(5697)
经济学院(5657)
(5384)
师范(5315)
(5294)
业大(5146)
(4866)
基金
项目(25575)
研究(19664)
科学(19632)
基金(18381)
(15643)
国家(15505)
科学基金(13066)
社会(12685)
社会科(12038)
社会科学(12034)
基金项目(9443)
(9175)
教育(8872)
资助(8265)
编号(8126)
(7815)
自然(7672)
自然科(7507)
自然科学(7506)
成果(7457)
自然科学基金(7360)
(6177)
(5888)
重点(5555)
项目编号(5443)
教育部(5431)
国家社会(5340)
人文(5308)
课题(5282)
(5030)
期刊
(20064)
经济(20064)
研究(13516)
(13016)
中国(9300)
学报(5814)
财会(5288)
会计(5048)
管理(4952)
(4887)
科学(4762)
大学(4581)
财经(4438)
学学(4283)
(3846)
(3759)
金融(3759)
通讯(3745)
会通(3742)
(3742)
教育(3380)
农业(3333)
经济研究(3249)
问题(2754)
国际(2569)
(2498)
(2469)
技术(2447)
业经(2443)
(2435)
共检索到69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翟玉娟  
目前,我国还缺乏对劳务派遣的国家层面的立法规制,但天津市、吉林省、广东省等地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地方立法,都加强了对劳务派遣机构成立时和对劳务派遣业务的监管。结合三地立法经验,建议在国家层次的立法中,建立工商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通报制度,并应严格限定派遣员工比例,以及慎用备用金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高建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合同法》的执法检查中,发现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存在被部分单位滥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两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立法修正中应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实行行政许可,明确"三性"岗位认定标准和程序,建立身份转换制度等。此外,对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同工同酬、社会保险等问题,也应作出更严谨完善的规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对于劳务派遣三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为了使人尽其才,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的观念正在被全方位地突破,而一个人存在多重劳动关系恰恰是一种常态。这为我们以双重劳动关系来认识劳务派遣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叶芳  
《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规则需要雇主责任分配方面进一步完善,包括加强长期雇佣或直接雇佣的雇主责任,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设定同等岗位报酬知情权,明确派遣劳动者的职务侵权责任等。与立法缺陷相比,导致我国劳务派遣泛滥和失范现象的更深层原因是地方政府的维稳需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赵武  
关键词: 合同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妙英  
劳务派遣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使用。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些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纠纷。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探讨如何使用劳务派遣,以降低法律风险,实现用工单位、派遣机构和派遣人员的三方共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帆  
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符合了当今社会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另一方面也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正规雇用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行的"单一雇主"规制模式的漏洞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不合理性非常明显,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并不相符。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模式的选择,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劳务派遣政府规制立法的经验教训,确定公权力在劳务派遣中应该涉及的领域,通过"共同雇主"模式对劳务派遣进行有限的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兼明  
问:郭某是一名劳务派遣工,被派遣至某纺织化纤企业有毒有害岗位工作,与该纺织化纤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请问,郭某作为劳务派遣工,在有毒有害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能否在被派遣单位提前退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李坤刚  王国社  
在劳务派遣争议处理中,恢复劳动关系好处理,恢复用工关系难处理。仅处理恢复劳动关系,不处理恢复用工关系,将导致退回机制极容易被用工单位所滥用,伤害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明确在用工单位随意退回下如何处理劳动者恢复用工关系的相关规定,从而真正发挥劳务派遣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鑫超  
案情简介■申请人称于2010年5月经老乡介绍到天津某公司工作。在该公司的安排下,申请人于2010年5月20日签订了一份空白劳动合同,后来知晓劳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是济宁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并据此将该用人单位作为本案的被申请人。申请人称,在职期间一直是由天津某公司支付工资,工作服上面标有该公司的字样。被申请人(济宁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辩称,其于2011年5月17日成立,确与天津某公司订立过两份劳务派遣协议书,期限分别为2014年11月21日至2015年5月20日及2015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李坤刚  李卫平  
案情简介何某于2013年7月申请仲裁,称其于2010年1月进入某劳务派遣公司,双方签订期限为2010年1月15日至2013年1月14日的劳动合同,合同期内,该劳务派遣公司先后将何某派遣至两家用工单位。2013年1月,该劳务派遣公司提出与何某续签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并提出将何某派遣至第三家用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维石  
该文在评述相关文献基础上,阐述雇佣劳动的产权与定价机制特征,团体劳动在横向竞争缺乏的内部劳动市场上则面临劳动专业化不足与竞争性缺乏双重限制,导致个体劳动对团体劳动成果的贡献信息缺乏,引起劳动效率低下问题。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则通过团体劳动市场化克服或缓解内部劳动市场因横向竞争缺乏与专业化不足造成的信息失灵。在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比重不断上升背景下,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劳务产权交易机制。继而,进一步分析了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劳动产权安排特征及其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