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2)
- 2023(13587)
- 2022(11177)
- 2021(10140)
- 2020(8296)
- 2019(18761)
- 2018(18476)
- 2017(35146)
- 2016(18901)
- 2015(21077)
- 2014(21310)
- 2013(21226)
- 2012(19875)
- 2011(17985)
- 2010(18607)
- 2009(17615)
- 2008(17926)
- 2007(16677)
- 2006(15136)
- 2005(13905)
- 学科
- 济(92694)
- 经济(92579)
- 业(88834)
- 企(71083)
- 企业(71083)
- 管理(64843)
- 农(46926)
- 方法(34230)
- 业经(31979)
- 农业(31614)
- 财(25446)
- 中国(25325)
- 数学(25075)
- 数学方法(24660)
- 地方(21897)
- 技术(18840)
- 制(18563)
- 务(18520)
- 财务(18485)
- 财务管理(18458)
- 企业财务(17426)
- 策(16927)
- 理论(16878)
- 和(16560)
- 学(15068)
- 贸(14734)
- 贸易(14719)
- 发(14675)
- 划(14439)
- 易(14207)
- 机构
- 学院(287419)
- 大学(277727)
- 济(122908)
- 经济(120436)
- 管理(115443)
- 理学(98092)
- 理学院(97114)
- 管理学(95612)
- 研究(95229)
- 管理学院(95088)
- 中国(77389)
- 京(59930)
- 农(59830)
- 科学(56508)
- 财(55847)
- 所(48344)
- 江(46567)
- 农业(45368)
- 业大(44579)
- 中心(44422)
- 财经(43301)
- 研究所(43103)
- 经(38937)
- 北京(37930)
- 州(37020)
- 范(35986)
- 师范(35697)
- 经济学(35498)
- 院(33791)
- 经济管理(33262)
- 基金
- 项目(179727)
- 科学(142826)
- 研究(136290)
- 基金(128437)
- 家(109870)
- 国家(108687)
- 科学基金(95060)
- 社会(88099)
- 社会科(83197)
- 社会科学(83173)
- 省(73991)
- 基金项目(67491)
- 教育(60060)
- 划(58940)
- 自然(58759)
- 自然科(57413)
- 自然科学(57398)
- 编号(57037)
- 自然科学基金(56378)
- 资助(52027)
- 成果(45239)
- 发(44329)
- 创(39932)
- 重点(39665)
- 业(39394)
- 部(39117)
- 课题(38757)
- 创新(36491)
- 发展(36282)
- 国家社会(35886)
- 期刊
- 济(154303)
- 经济(154303)
- 研究(84460)
- 中国(63312)
- 农(62263)
- 管理(45732)
- 财(45145)
- 农业(42078)
- 科学(39750)
- 学报(38925)
- 业经(31741)
- 大学(31107)
- 融(29847)
- 金融(29847)
- 学学(29648)
- 教育(29231)
- 技术(28842)
- 业(22030)
- 经济研究(21684)
- 财经(21247)
- 问题(20101)
- 经(18410)
- 技术经济(17902)
- 世界(15445)
- 农村(14950)
- 村(14950)
- 统计(14805)
- 农业经济(14733)
- 商业(14386)
- 现代(14282)
共检索到451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颖明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研究的主要领域。文章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框架模型、指标体系、以及权重确定等方面对农业可持续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指标选择的统计分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评价,并指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框架模型 指标体系 权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郝翠 李洪远 孟伟庆
国际、国内很多组织都对可持续性评价方法进行过研究分析,但大多是特定的案例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使得不同地区比较起来很困难。本文对各种评价方法如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法、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和指标综合评价法的来源、理论和应用作了介绍。得出各方法适用范围:可持续性指数法适合于国家间的综合评价;生态足迹和能值分析法适合于各种范围,包括国家、区域、地区和小系统;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对于小范围更合适。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可持续性指数法信息量大,但是计算复杂;生态足迹法计算过程简单,但是缺失一些可持续性信息;能值分析法考虑问题全面,但是其原理...
关键词:
可持续性评价 可持续性指数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松林 郝晋珉
本文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区域农业 -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一般程序。并对曲周县 1996— 1998年期间农业 -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 ,曲周县农业 -农村系统总体基本可持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敏 朱芳琳 冯永军
在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抛弃了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了公式法,建立了以承载力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生态旅游地 可持续发展 评价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宏
[目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利用能值分析法以2005—2016年为时间序列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指标评价其可持续性。[结果](1)环境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1年后,环境有所改善。(2)能值投入率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2007—2012年能值投入率有所升高, 2014年达到最大值, 2014—2016年开始下降,该结果说明2008—2014年经济发展迅速。(3)环境负载率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负载压力逐年上升,但2014—2016年环境负载率趋于稳定,说明江苏省对环境的利用达到一定的平衡。(4)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各年指数均在3~4.5之间,说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处于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论]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整体上发展较好,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注意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载率,促进环境与农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天明 赵敏
本文阐述了研究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并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旨在引起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
水利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德才 李智江
文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近年来DEA方法评价模型进行归类梳理,总结应用DEA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七大步骤。另一部分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三方面对DEA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下一阶段DEA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研究重点与方向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莹雪
依据可持续农业内涵及山区县域复合系统的特点 ,结合专家咨询 ,构建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 ,并以五华县为例做实证评价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山区县域 农业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褚保金 游小建 卢朝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惟帅 高悦 刘宏元 邢磊 杨世琦
[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评价研究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成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研究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非常必要,然而诸多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评价指标过多、指标权重可信度不高、评价结果多变等缺陷。文章引用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对成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该文引用欧氏距离法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体系,以成都为实证研究案例,对2000年—201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成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ASDI)范围在0.53-0.72,整体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在2000—2009年处于低持续发展状态;2010—2016年处于中持续发展状态,并且很多评价指标已经达到目标系统参考值。[结论]利用欧氏距离法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是科学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并通过该方法提出了成都农业可持续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晓秋
对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姜晓秋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考察大都还停留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质的论证方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只是进行途径与对策方面的定性研究,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量的评价指标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衡量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线把控的思想,体现了地区差异、生态类型差异和不同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功能定位,具有地区可比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全国不同省份或者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评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维胜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主要有纵向评价、横向评价、动态综合评价。纵向评价是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发展趋势;横向评价是比较不同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动态综合评价是比较多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趋势(纵横向比较)。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经济实力、经营管理能力、环保能力等六大类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