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5)
2023(12438)
2022(10221)
2021(9635)
2020(7903)
2019(18152)
2018(17495)
2017(33990)
2016(18134)
2015(20189)
2014(19745)
2013(19647)
2012(18309)
2011(16451)
2010(16652)
2009(15825)
2008(15938)
2007(14325)
2006(12845)
2005(12075)
作者
(48895)
(40655)
(40443)
(38582)
(26409)
(19126)
(18335)
(15709)
(15300)
(14718)
(13980)
(13484)
(13351)
(12861)
(12796)
(12410)
(12164)
(11717)
(11674)
(11537)
(10112)
(9880)
(9689)
(9409)
(9080)
(9047)
(8952)
(8883)
(8135)
(7961)
学科
(83821)
经济(83709)
(82725)
(74661)
企业(74661)
管理(68162)
方法(34807)
(29455)
(28554)
业经(28503)
数学(26916)
数学方法(26703)
中国(24254)
(20823)
贸易(20812)
(20455)
农业(20183)
(19919)
财务(19901)
财务管理(19880)
企业财务(18786)
(18730)
(18335)
技术(17362)
(15510)
(15204)
(13773)
(13679)
理论(13185)
(12863)
机构
学院(262687)
大学(257762)
(125735)
经济(123740)
管理(107235)
理学(91232)
理学院(90413)
管理学(89584)
管理学院(89075)
研究(87920)
中国(73436)
(59617)
(53691)
财经(46420)
科学(45925)
(42702)
(42386)
(39668)
中心(39649)
经济学(39269)
研究所(37940)
(37826)
经济学院(35516)
北京(34436)
财经大学(34119)
(31484)
业大(31199)
商学(30944)
(30910)
(30741)
基金
项目(163447)
科学(132752)
研究(126967)
基金(122558)
(103621)
国家(102650)
科学基金(90520)
社会(85517)
社会科(81331)
社会科学(81315)
基金项目(63094)
(60983)
教育(56905)
自然(54442)
自然科(53258)
自然科学(53247)
自然科学基金(52418)
编号(50634)
(50552)
资助(50534)
成果(41165)
(38503)
(36934)
国家社会(36439)
(36264)
(35982)
重点(35877)
课题(34295)
教育部(34099)
(34062)
期刊
(144231)
经济(144231)
研究(84937)
中国(51920)
(48545)
管理(45319)
(36603)
科学(32089)
(29671)
金融(29671)
学报(28334)
农业(25359)
经济研究(24223)
技术(24141)
教育(23988)
业经(23979)
财经(23838)
大学(23686)
学学(22277)
(20736)
(19362)
问题(18875)
国际(17014)
世界(16794)
(16299)
技术经济(15958)
现代(13778)
商业(12282)
经济管理(12173)
财会(12024)
共检索到41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魏宏冰   马弘  
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出口企业中,有相当比例是纯出口或高强度出口企业。这一比例特征在摒除加工贸易型企业之后仍然显著,既与发达国家出口企业分布不同,也不符合Melitz模型的理论预期。文章研究指出,在国家积极扩大开放以促进出口的政策导向下,国内市场的改革滞后与一体化有效措施的缺乏成为阻碍企业内销不可忽视的因素。具体而言,国内流通壁垒和进入壁垒是形成本土企业出口依赖现象的关键原因。文章分析发现,纯出口和高强度出口企业往往较为年轻,所处行业或集中于产业链下游,或集中于国内市场较高垄断的行业。鉴于此,文章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市场扭曲因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来解释中国企业的内外销比例。模型表明,高流通壁垒和高进入壁垒是阻碍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原因,产品流通的高额费用会降低企业内销的利润率,而高额的市场准入固定成本则直接降低新企业的内销利润,导致新企业更难在国内市场存活。基于模型,文章进一步识别出国内市场的高流通壁垒行业和高进入壁垒行业,并认为取消出口补贴、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针对不同行业降低国内市场垄断程度和畅通产品流通渠道是打通内销壁垒的关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晓峰  薛桂芝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在享受到该组织成员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的同时,又遇到了更为严厉的绿色壁垒限制。绿色壁垒出于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实施是合理的,被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则是不正当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们应调整自身,尽快适应。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优化对外资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推广ISO14000认证;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同时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国际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静静  姚思宇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研究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面对进口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在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博弈中,博弈双方技术创新收益和技术创新成本的主要参数的变化将导致演化博弈策略最终收敛于不同的稳定均衡点,进而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进口国对于高技术产品设置的技术壁垒会刺激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且企业出口市场规模越大,技术壁垒下的这种技术创新效果越明显;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控制和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市场规模控制会显著抑制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人力和技术创新物力的增加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而技术创新财力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滞后效应,其促进作用在滞后7期出现,且企业人力和物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大于财力资源的投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承刚  
发达国家在劳工标准上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贸易管制,构成新贸易壁垒,即蓝色壁垒。文章首先对蓝色壁垒及相关标准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深入探讨蓝色壁垒及其相关标准,最后就它们对我国企业出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应对它们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的冲击提出几项措施,以期达到在面对发达国家的蓝色壁垒时,能够针对其实施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我国企业出口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最终突破蓝色壁垒。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苏羽  李灵稚  
我国一直是平衡车生产与出口的大国,但2015年以来由于质量以及专利纠纷等问题频频发生,使得中国平衡车产品出口销量连年下降,行业进入阻滞时期。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我国平衡车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相关问题问题提出完善产品设计、推行国家标准的发行、提高监管力度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苏羽  李灵稚  
我国一直是平衡车生产与出口的大国,但2015年以来由于质量以及专利纠纷等问题频频发生,使得中国平衡车产品出口销量连年下降,行业进入阻滞时期。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我国平衡车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相关问题问题提出完善产品设计、推行国家标准的发行、提高监管力度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婕  姚博  
基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章通过采用商品价格信息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全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所反映的双循环机制关系。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工业品部门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影响更大,工业投入品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所产生的效果最为突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营商环境较好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附加值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意味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形成以全国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可以作为中国企业提升出口附加值促进国际循环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申祥  张铭心  黄保亮  
研究目标: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合并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的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整体而言,反倾销壁垒抑制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其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反倾销终裁措施实施之后,尽管反倾销的初裁预征税率也降低企业生产率,不过这种抑制效应很小并且统计上不显著。增加值下降和生产要素缺乏调整是导致企业生产率降低的主要缘由。研究创新:从企业层面量化反倾销壁垒对反倾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申祥  张铭心  黄保亮  
研究目标: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合并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的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整体而言,反倾销壁垒抑制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其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反倾销终裁措施实施之后,尽管反倾销的初裁预征税率也降低企业生产率,不过这种抑制效应很小并且统计上不显著。增加值下降和生产要素缺乏调整是导致企业生产率降低的主要缘由。研究创新:从企业层面量化反倾销壁垒对反倾销目标国的生产率效应。研究价值: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反倾销壁垒的生产率抑制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立君  侯文涤  
文章基于2000年至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反倾销数据库,采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以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为例,从产品层面考察了反倾销壁垒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会对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反倾销的不同阶段均会导致中国企业对美出口持续时间的缩短,但不同阶段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其中初裁的影响最大。在考虑到不同的子样本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立君  侯文涤  
文章基于2000年至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反倾销数据库,采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以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为例,从产品层面考察了反倾销壁垒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会对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反倾销的不同阶段均会导致中国企业对美出口持续时间的缩短,但不同阶段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其中初裁的影响最大。在考虑到不同的子样本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梁俊伟   吴慧婷   田云华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关税税率已大幅下降,以技术贸易壁垒为主的非关税措施逐渐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面对中国遭受日益增多的技术贸易壁垒,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WTO/TBT-SPS的技术贸易壁垒通报数据,以2000~2013年制造业2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技术贸易壁垒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技术贸易壁垒显著提升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在考虑了样本选择偏差、滞后效应、极端值和内生性的影响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更容易受到技术贸易壁垒的激励作用而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技术贸易壁垒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通过提高出口强度和提升创新能力两个渠道实现。本文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深入理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还为提升国内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娜  
近年来,我国玩具业发展迅速,出口量逐年增加,中国玩具短期内无可替代。从毛绒玩具、塑料玩具到高档电子玩具,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中国玩具一路走来,一路成长。据中国玩具工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是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毅   程颖慧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了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为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提供新机遇。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及海关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具有正向影响。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作用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作用较为显著,且上述结果具有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营业成本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影响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重要机制。据此,应从优化双循环结构,提升联动水平;依据资源禀赋,优化创新链;持续释放创新红利,推动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方面入手,赋能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