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2)
- 2023(9925)
- 2022(8758)
- 2021(8420)
- 2020(7017)
- 2019(16712)
- 2018(16503)
- 2017(32871)
- 2016(17577)
- 2015(19794)
- 2014(19871)
- 2013(19690)
- 2012(17899)
- 2011(15924)
- 2010(15641)
- 2009(14359)
- 2008(14104)
- 2007(12286)
- 2006(10812)
- 2005(9501)
- 学科
- 济(68590)
- 经济(68517)
- 管理(51489)
- 业(49652)
- 企(43018)
- 企业(43018)
- 方法(34550)
- 数学(30011)
- 数学方法(29720)
- 银(19349)
- 银行(19202)
- 财(18945)
- 制(18036)
- 行(17878)
- 中国(16637)
- 农(15787)
- 业经(15097)
- 学(13986)
- 务(13635)
- 财务(13577)
- 财务管理(13560)
- 融(13407)
- 金融(13406)
- 地方(13132)
- 企业财务(12959)
- 贸(11861)
- 贸易(11849)
- 理论(11675)
- 易(11350)
- 和(11216)
- 机构
- 大学(245826)
- 学院(242453)
- 管理(102363)
- 济(95506)
- 经济(93360)
- 理学(88805)
- 理学院(87892)
- 管理学(86529)
- 管理学院(86103)
- 研究(76919)
- 中国(63129)
- 京(52220)
- 科学(47073)
- 财(44682)
- 所(37659)
- 农(36563)
- 财经(36428)
- 中心(35705)
- 业大(35343)
- 研究所(34420)
- 江(34067)
- 北京(33209)
- 经(33161)
- 范(30422)
- 师范(30169)
- 州(29001)
- 农业(28864)
- 院(27959)
- 经济学(27862)
- 财经大学(27492)
- 基金
- 项目(168433)
- 科学(132351)
- 研究(123782)
- 基金(122911)
- 家(105872)
- 国家(104996)
- 科学基金(91201)
- 社会(76604)
- 社会科(72681)
- 社会科学(72659)
- 基金项目(66454)
- 省(64662)
- 自然(60614)
- 自然科(59200)
- 自然科学(59189)
- 自然科学基金(58105)
- 教育(56344)
- 划(54607)
- 资助(51117)
- 编号(51048)
- 成果(40683)
- 部(37325)
- 重点(36686)
- 创(35154)
- 发(34538)
- 课题(33813)
- 创新(32652)
- 科研(32436)
- 项目编号(32360)
- 教育部(32340)
- 期刊
- 济(100275)
- 经济(100275)
- 研究(74410)
- 中国(41217)
- 管理(37068)
- 学报(36328)
- 科学(33974)
- 财(33654)
- 融(33536)
- 金融(33536)
- 农(31901)
- 大学(27557)
- 学学(25929)
- 教育(24644)
- 农业(21147)
- 技术(20264)
- 财经(17411)
- 业经(15898)
- 经济研究(15535)
- 经(14533)
- 理论(14269)
- 图书(13427)
- 实践(13418)
- 践(13418)
- 问题(12985)
- 技术经济(11927)
- 科技(11700)
- 现代(11333)
- 业(10901)
- 商业(10601)
共检索到35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宇翔 胡妍斌 缪蛟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ESG投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球ESG投资成为投资主流,国内的ESG投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内银行尤其大型银行都拥有多种牌照,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在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同时,也将重点发展绿色理财、绿色基金等ESG投资业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建利
近年来,ESG(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管理与投资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ESG市场。截至2021年底,以欧洲市场为主导的全球ESG基金规模已达2.74万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58%。2022年一季度,全球ESG基金产品仍受资本市场青睐,受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影响,ESG基金市场规模较2021年末有所下滑,但成绩依然可圈可点。我国的ESG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国内金融机构和市场投资者对ESG也是越来越重视和认可(主要上市商业银行ESG评级与市值见表1)。我国在UNPRI(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的投资机构数量近五年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商业银行 ESG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妍
从我国银行业ESG评级实践来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从完善ESG组织架构及战略目标、加大ESG投资力度、推动ESG评级授信、强化ESG信息披露四个层面推动了ESG评级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ESG评级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仍存在ESG理念的组织战略化程度有待深入、ESG评级相关数据基础仍比较薄弱、ESG信息披露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建议:推动ESG理念与银行战略规划深度融合,推进ESG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将ESG纳入金融机构管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商业银行 ESG 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雨恬 何建国
近年来,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现备受各界关注。选取2009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第四季度42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商业银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商业银行的企业价值越高。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良好的ESG表现有助于提高市场关注度和降低商业银行风险,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对东部地区商业银行的企业价值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一方面补充了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微观因素,另一方面为商业银行重视和提高ESG表现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芍 张欣琦 张鑫然
运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研究了商业银行ESG表现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ESG表现能够显著提升盈利能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ESG表现可通过降低付息成本和改善资产质量来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银行ESG表现的三个支柱(环境、社会、治理)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治理表现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现阶段环境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社会表现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未表现出显著影响。商业银行ESG表现对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存贷比较低、储蓄存款占比较高的商业银行中更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思遥 沈沛龙
基于中国36家上市银行2009~2022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DCC-SVR-GARCH-CoVaR模型测算系统性风险溢出率,实证分析ESG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能够显著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且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主要由公司治理(G维度)驱动;地方性银行的ESG评级提高对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更强;ESG评级提高会通过降低银行违约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两种渠道削弱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强化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充分完善ESG评级体系,将ESG评级纳入商业银行业务战略、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徐清军
国外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比较研究●许经勇徐清军国外投资银行是商人银行(MerchantBank)的别称,是从事有价证券经营和在证券市场上提供中介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界,投资银行业的兴起属于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使得资本的流通和生产要素的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小君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分之研究———西方经验对我国投资银行模式的启示●董小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业务上是分还是合,在理论上是个争论的焦点,世界各国在实践中也在不断探索,并形成两种不同的模式。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刚刚开始,从中国国情来看,实行商业银行与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志元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合分取向研究张志元一、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合分演变典型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出现,是在分离—融合—分离之间形成。这一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的自然独立阶段。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随着资本主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二明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综合经营的深化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必要性、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以及发展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对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有所启发。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综合经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林
银行产品是银行为市场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综合体。文章介绍了商业银行产品的相关层次理论和特性,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产品设计存在的种种缺陷,最后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对现有产品实现更新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两种对策:产品“包装”策略及产品组合策略。
关键词:
银行营销 银行产品 产品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苏萍 王珊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推动,商业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ESG建设正处于从取得共识到采取行动的关键时刻。论文在剖析商业银行应大力践行ESG理念原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我国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的主要模式,发现瓶颈并提出解决举措,进而引导其服务的实体经济对象完善治理结构,重视社会责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最后,论文提出要加快完善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ESG评级体系和着力强化ESG人才培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ESG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炜 刘泽华
本文在深入调研国际大型银行集团法律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国商业银行集团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多法域司法管辖和跨行业监管规制增加法律风险暴露的广度与深度;复杂的集团架构加大公司治理机制与股东意志传导路径的构建难度;集团风险的内部传导效应对法律风险分散管理模式提出挑战;监管改革最新导向及集团统一品牌策略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凸显;集团跨机构业务协同发展对利益冲突防控机制的缺失提出挑战。基于此,商业银行应推进法律事务工作体制改革,加强集团法律风险并表管理,构建总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悦
随着我国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银行贷款集中度不断提高,集团客户占比明显上升。本文首先定义了集团客户的四个要素,并分析了其三个特点,即贷款扩张、关联交易和融资复杂。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集团客户产生了信用膨胀风险、资金挪用风险、信息虚假风险和担保虚化风险。其次,归纳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原因是对集团客户认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落后,信息不对称,特有的风险偏好,专业人员不足;外部原因是银行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息、信用环境差和法律缺失。最后,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银行、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 客户授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