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8)
- 2023(18460)
- 2022(15755)
- 2021(14614)
- 2020(12078)
- 2019(28099)
- 2018(27708)
- 2017(53475)
- 2016(28814)
- 2015(32521)
- 2014(32722)
- 2013(31835)
- 2012(29195)
- 2011(26260)
- 2010(26344)
- 2009(23826)
- 2008(23173)
- 2007(20300)
- 2006(17948)
- 2005(15754)
- 学科
- 济(121610)
- 经济(121483)
- 管理(79128)
- 业(76589)
- 企(63468)
- 企业(63468)
- 方法(54787)
- 数学(46147)
- 数学方法(45361)
- 中国(34418)
- 农(32457)
- 地方(28957)
- 业经(28303)
- 财(26980)
- 学(25558)
- 理论(22893)
- 农业(22046)
- 贸(20139)
- 贸易(20124)
- 和(19704)
- 制(19667)
- 易(19404)
- 环境(18608)
- 技术(18517)
- 银(17676)
- 银行(17634)
- 融(17220)
- 金融(17216)
- 行(16926)
- 发(16885)
- 机构
- 学院(406636)
- 大学(406149)
- 管理(160238)
- 济(159128)
- 经济(155536)
- 理学(138718)
- 理学院(137101)
- 研究(135259)
- 管理学(134286)
- 管理学院(133546)
- 中国(100556)
- 京(87478)
- 科学(84913)
- 财(72338)
- 所(66877)
- 农(63478)
- 中心(61552)
- 研究所(60966)
- 江(59848)
- 业大(59543)
- 财经(57918)
- 范(57333)
- 师范(56801)
- 北京(55426)
- 经(52653)
- 院(49829)
- 农业(49268)
- 州(49031)
- 经济学(47612)
- 师范大学(45951)
- 基金
- 项目(278389)
- 科学(219670)
- 研究(204096)
- 基金(200844)
- 家(174770)
- 国家(173281)
- 科学基金(149707)
- 社会(128159)
- 社会科(121478)
- 社会科学(121447)
- 省(109350)
- 基金项目(106389)
- 自然(97584)
- 自然科(95338)
- 自然科学(95317)
- 教育(94951)
- 自然科学基金(93549)
- 划(91870)
- 编号(84018)
- 资助(83244)
- 成果(67446)
- 重点(62388)
- 发(61781)
- 部(60628)
- 课题(58178)
- 创(57500)
- 创新(53549)
- 科研(52931)
- 国家社会(52246)
- 教育部(52194)
- 期刊
- 济(176431)
- 经济(176431)
- 研究(118525)
- 中国(79051)
- 学报(62186)
- 管理(59750)
- 科学(58872)
- 农(57709)
- 财(53723)
- 教育(51232)
- 大学(48050)
- 学学(44982)
- 农业(40240)
- 技术(37967)
- 融(32976)
- 金融(32976)
- 业经(30402)
- 经济研究(27913)
- 财经(27503)
- 经(23571)
- 问题(22942)
- 图书(22553)
- 业(20929)
- 技术经济(19667)
- 科技(19254)
- 统计(18789)
- 版(18667)
- 商业(18600)
- 资源(18586)
- 理论(18456)
共检索到595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位中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古城镇旅游成为城镇发展的一种独特现象,古城镇旅游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通过对当前古城镇旅游开发模式的梳理和总结,得出一个平衡模式,即文化空间保护和场所精神营造两者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古城镇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态合一"模型和路径。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古城镇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汉祥 赵海东
草原旅游是由居民、企业、游客,以及草原生态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草原旅游系统的要素属性和内部关系决定了必须以保护草原生态和草原文化为核心,建立草原旅游地居民集草原所有者、旅游经营者和文化传承者于一体的制度模式,在草原生态系统和社会制度系统约束下实现各活动主体目标相容、彼此协调,才能实现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民
发展生态旅游是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加快旅游业升级转型,还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国重要经济部门之一,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更显薄弱,很多领域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纳什均衡关系,旨在均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同时对生态旅游有效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设想,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博弈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满生 朱承强 周利方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从我国古城镇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进而阐述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最后提出我国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 古镇保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萌 姜岚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当前热点问题之一,利用熵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将对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持续性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基于熵理论,本文从旅游产业集群中表现出的熵的具体形态入手,认为坚持开放性是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据此结合当前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熵 旅游产业集群 开放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权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琼
在我国少数民族旅游城镇这个特定空间里,存在着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公司、旅游协会、当地居民和其他多重主体。本文以云南丽江束河古镇旅游经济发展为例,重点研究民族旅游城镇利益相关者行为,并对各利益相关主体者及其关系协调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民族旅游城镇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祁新华 董观志 陈烈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在研究生态位概念范式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生态位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一些旅游不可持续发展现象,阐述了旅游生态位的原则和规律,提出了错位开发、生态位分离、引进外部生态单元、定向改变生态位、整合基础生态位等生态位策略,希望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思维框架。
关键词:
生态位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英之
从区位条件出发 ,分析了平遥古城的旅游市场状况 ;研究了平遥旅游市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市场行为特征、旅游需求特征 ;阐述了平遥旅游业的市场细分目标和市场开发策略 ;提出了平遥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琳 杨浩博 李秉毅
本文从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提出了湿地旅游开发的一些模式,探讨了如何在尊重自然进程、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湿地游憩活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湿地旅游 可持续发展 开发模式 和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王秀梅 武瑞营 胡滨
在我国,生态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农村生态旅游作为发生在农村地域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变得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气势日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旨在梳理农村生态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前国内比较典型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并就存在的"非生态性"问题提出"生态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非生态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亚庆 潘丽君
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居民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限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立足旅游空间结构规划视角提出以城市旅游网络构建、多级旅游板块演变,以及旅游边缘空间扩散为核心内容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以杭州市城市旅游为例,探讨其如何依靠空间组织与结构规划推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苗想想 殷举英 罗言云
通过探讨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对中国历史城镇发展中几种典型的错误商业形态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适宜的旅游商业化开发对历史城镇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历史城镇的文化商业发展模式:在其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与多种商业形式结合进行综合开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仁杰 路紫
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为研究领域,根据生态旅游概念相对宽泛的特点,选择国内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多级、多准则筛选,获得样本文献,并验证其科学性。文献分析发现:案例研究较多,相关案例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表刊物以经济类最多,地理、旅游类较少;近5年来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开始形成稳定方向。研究总结了四个领域: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总论、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动力的贡献、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公平的贡献、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质量的贡献。国内研究文献认为生态旅游不仅对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尤其表现在生态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区域公平发展的作用。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质量的贡献没有文献涉及,相关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应加强生态旅游等数据统计与监测,丰富研究视角;区域合作研究较少,地理、旅游相关研究者应积极参与;微观单元较少涉及,应加大微观个体的案例研究。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