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8)
2023(11938)
2022(10525)
2021(10151)
2020(8277)
2019(19171)
2018(18866)
2017(36504)
2016(20174)
2015(22701)
2014(22981)
2013(22828)
2012(20898)
2011(18458)
2010(18602)
2009(16889)
2008(16739)
2007(14329)
2006(12666)
2005(11135)
作者
(57360)
(47298)
(46939)
(45047)
(30295)
(22615)
(21489)
(18619)
(17982)
(16975)
(16307)
(15756)
(14891)
(14824)
(14523)
(14472)
(14144)
(14141)
(13429)
(13271)
(11686)
(11429)
(11271)
(10796)
(10577)
(10491)
(10419)
(10364)
(9434)
(9327)
学科
(81517)
经济(81418)
管理(61704)
(54149)
(45332)
企业(45332)
方法(35431)
(30882)
数学(30729)
数学方法(30344)
中国(24783)
地方(22733)
(20879)
(17384)
业经(17052)
(15912)
财务(15845)
财务管理(15790)
(15747)
企业财务(14992)
农业(13699)
理论(13608)
财政(13350)
环境(13299)
(12957)
(12817)
贸易(12812)
(12309)
(11665)
银行(11631)
机构
大学(281083)
学院(279898)
管理(112663)
(107844)
经济(105152)
理学(97434)
理学院(96307)
管理学(94691)
管理学院(94190)
研究(93041)
中国(69369)
(60735)
科学(59452)
(56627)
(46915)
研究所(42202)
中心(42009)
财经(41896)
(40931)
(40572)
业大(39922)
北京(38706)
(38664)
师范(38394)
(37876)
(34380)
(33692)
经济学(31528)
农业(31455)
师范大学(31212)
基金
项目(192742)
科学(151339)
研究(142376)
基金(138823)
(119951)
国家(118949)
科学基金(102644)
社会(88644)
社会科(83914)
社会科学(83887)
(75247)
基金项目(74927)
自然(66874)
自然科(65266)
自然科学(65254)
教育(64512)
自然科学基金(64007)
(63286)
编号(58863)
资助(56626)
成果(48018)
重点(42828)
(41813)
(41108)
课题(40385)
(39442)
创新(36760)
科研(36555)
项目编号(36146)
教育部(35815)
期刊
(120141)
经济(120141)
研究(86926)
中国(52088)
(46032)
学报(41756)
管理(39727)
科学(39136)
(36142)
教育(31413)
大学(31349)
学学(29302)
农业(25295)
技术(23342)
(22513)
金融(22513)
财经(19828)
业经(19184)
经济研究(18340)
问题(17390)
(16769)
图书(15795)
理论(14483)
实践(13343)
(13343)
科技(13312)
资源(13299)
技术经济(13095)
现代(12979)
(12536)
共检索到412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梦博  
目前,对区域财政问题的研究所见成果并不多。但是区域中心城市财政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使区域财政管理和调控职能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要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已有的经验,适合各地特点,不断推进区域中心城市的财政改革,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财政管理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梦博  
区域经济既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经济的主体。区域经济在发展和形成的历史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城市成为其核心,我们把这些城市称为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体和导向作用,而且在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课题组  马善记  陈新恒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流域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襄阳市致力于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两年来,襄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把襄阳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财税体制改革总目标,结合襄阳实际,不断探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新路子,为襄阳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郭宝华  李丽萍  
基于概念解析的视角,探讨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理论基础、形成机制,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任群  王世良  
本文从剖析产业集群的概念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域年度统计数据的产业集群状态、优势、潜力三方面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杭州市为例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单卫东,包浩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晴  郑灵燕  霍有光  
省际交界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多为民族文化交汇之地,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另一方面也往往因地理位置的边缘化和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导致发展滞后。在全球城市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来带动和促进省际交界区区域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全面发展,不失为明智之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克  
对财政体制的回顾多年来,财政改革只局限在管理体制上,视野不开阔,没有向财政全面改革展开,即使在财政管理体制上的改革也步履窄小。建国以来,在财政管理上长期客观地存在着束缚生产力发展,不利于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一些弊端。表现为:(1)从中央列地方、国家到企业在分配关系上统收统支,而且统得过死。(2)对国营企业的亏损、行政、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切开支大包大揽。(3)对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是小区别、大平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焦子宸   张文霞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太原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更好地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近年来,太原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但仍存在产业层次偏低、协同发展不足、要素支撑乏力等问题,还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产业人才高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推动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鑫  田广增  苗长虹  
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与经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标志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与总结,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度、势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化和强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珺  夏宏武  
本文从分析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入手,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角度,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六个要素和49个评价指标的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体系。选取5个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城市治理能力比较研究,验证了构建评价框架的可应用性,反映了政府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总体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城市治理改革与创新提供实证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城市化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单一的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文章强调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应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①为例,对各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的反映各城市及所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及优劣势,提出了各城市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永洪  陈卓  
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近年来国家政策提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通过区域扶贫来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城镇化与非农化进程中,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承担着发展资源组合、带动经济发展的使命。以重庆市黔江区为案例,比较研究传统区域格局与新兴区域态势,并从贫困地区发展的目标解读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与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