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9)
- 2023(4045)
- 2022(3564)
- 2021(3454)
- 2020(2795)
- 2019(6506)
- 2018(6311)
- 2017(13075)
- 2016(7213)
- 2015(8037)
- 2014(8260)
- 2013(8054)
- 2012(7729)
- 2011(7037)
- 2010(7386)
- 2009(7107)
- 2008(7152)
- 2007(6666)
- 2006(6373)
- 2005(6047)
- 学科
- 济(25315)
- 经济(25271)
- 管理(23235)
- 业(22134)
- 企(17760)
- 企业(17760)
- 农(10219)
- 财(9830)
- 制(9380)
- 中国(8837)
- 策(8317)
- 银(8124)
- 银行(8123)
- 方法(7913)
- 行(7707)
- 贸(6852)
- 贸易(6848)
- 易(6681)
- 数学(6592)
- 数学方法(6360)
- 税(6279)
- 农业(6209)
- 制度(6163)
- 度(6163)
- 业经(6099)
- 及其(5990)
- 税收(5955)
- 收(5911)
- 政策(5849)
- 地方(5669)
- 机构
- 学院(101475)
- 大学(99386)
- 济(43927)
- 经济(42781)
- 管理(39254)
- 研究(35575)
- 理学(31920)
- 中国(31809)
- 理学院(31606)
- 管理学(31120)
- 管理学院(30919)
- 财(24717)
- 京(21422)
- 科学(18975)
- 所(18311)
- 江(17974)
- 财经(17666)
- 中心(17342)
- 经(15778)
- 研究所(15606)
- 农(14552)
- 州(14343)
- 北京(14335)
- 范(13718)
- 银(13689)
- 师范(13660)
- 银行(13238)
- 经济学(12626)
- 行(12623)
- 院(12623)
- 基金
- 项目(55867)
- 研究(45480)
- 科学(44183)
- 基金(39422)
- 家(32517)
- 国家(32182)
- 社会(27850)
- 科学基金(27737)
- 社会科(26350)
- 社会科学(26346)
- 省(21650)
- 教育(20960)
- 编号(20038)
- 基金项目(19447)
- 成果(18458)
- 划(18072)
- 资助(17585)
- 自然(16665)
- 自然科(16258)
- 自然科学(16254)
- 自然科学基金(15957)
- 课题(14409)
- 部(12806)
- 性(12701)
- 发(12445)
- 重点(12262)
- 策(12143)
- 项目编号(12110)
- 年(12060)
- 教育部(11218)
共检索到176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海霞 周森彪
国内保理业务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其提供集融资、销售分账户管理及应收账款催收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内保理业务是一种买方、卖方、银行三赢的银行新型业务,尤其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保理业务业务量很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调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该业务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国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侠
一、我国国际保理发展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保理也发展迅速.从表1的统计数据上看,自2002年至2008年的短短数年时间里,中行国际保理业务量从2.077亿欧元上升到55亿欧元。从表二的统计数据上看,2007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万忠
连续几年来,商业银行国内保理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行该业务的垫款风险暴露较多。本文在对当前商业银行国内保理业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罗列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和提出了国内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国内保理 信贷管理 风险防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杰 乔香兰
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基于商业信用的国际保理已成为一种新的融资结算手段。当前,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结合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动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广和创新。
关键词:
国际保理 融资 结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书竹 刘鹏
保理是集资信调查、贸易融资、应收帐款催收和信用风险担保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它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化解出口收汇风险,有效促进出口发展。本文从当前全球保理业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保理业务的局限性及制约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因素,指出发展保理业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保理 融资 无追索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美君
保理业务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毛纺工业。20世纪初,美国在出口贸易融资中,也开展了保理业务,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贸易量不断扩林,保理业务也随之逐年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为保理业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近年来,已经成立了一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明睿
伴随着国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理财这一板块由之前的单纯产品销售演变成如今的财富一站式规划服务。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理财业也在迭代换新,理财业务在未来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极。但是个人理财存在着同质性严重,体系不严谨,市场秩序缺乏有效监管和相关人员素质较低等突出问题。个人理财业务要突破限制,更新观念,在创新内容,完善体系,加强监管,提升相关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出努力,加快业务转型升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莹
保理作为适用于赊销的贸易融资和结算工具,在现今赊销盛行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得到广泛使用。在企业信用体制完备的欧美国家,保理已成为最主要的结算融资工具,但在我国,由于企业信用体制建设才刚刚起步,保理业务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对保理风险进行全面的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策略,以促进保理业务在我国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保理 风险防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渊巍
保付代理简称保理,是一项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银行、贸易结算各界专业人士都非常关注保理业务,但中国的保理业务规模发展相对缓慢,与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符。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经过了多次调整,给中国的金融和贸易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宏观经济、国际贸易、金融机构现状研究发现,为了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必要大力开展保理业务。文章就具体发展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保付代理 国际结算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黎明,韩凤霞
近十年来,预防保健系统开展了有政策依据的有偿服务和部分依法收费的项目,使防保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事业经费的不足,改善了防保中监测、监督、科研与培训的手段,从而使防保事业在为民服务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主要的政策依据是1985年国发(62)号文、1988年国发(61)号文和卫生部1988年卫防字第84号文,即预防保健工作要逐步实现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收费按卫生部、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颁发全国卫生防疫防治机构收费暂行办法的通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瑞丽
随着人寿保险公司业务规模迅速发展 ,出现了经营成本逐年上升的趋势 ,效益下降 ,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薄弱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核保环节存在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制度规定不明确 ,不利于具体操作 ,投保人的逆选择心理 ,营销人员责任心不强 ,核保人员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 ,核保培训工作滞后 ,人员素质低下等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核保体系 ,加强核保队伍建设 ,实行业务集中处理 ,使发展与管理相分离 ,把核保工作纳入公司综合考核范畴 ,以引起各级公司对核保工作的重视 ,应进一步完善保险法规 ,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 ,加强对核保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核保工作的制度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新国
一、现状透视:我国内部审计的两难境地我国内部审计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主要表现在: 1.主观上不恰当地夸大内部审计的作用。我国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建立后,通过行政手段建立的,主观上都一直把内部审计看成是国家审计的基础。这种不恰当的提法夸大了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翼
国内上市公司主要由国有企业重组改造而成,股权高度集中,大部分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大股东主要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致使国内上市公司治理在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市场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为解决国内上市公司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实施管理层激励;形成经理人市场及控制权市场(包括股权稀释);建立董事问责和激励机制,重视独立董事的独立角色;保障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尽量解决现有股权分置状态下的流通股东参与上市公司管理问题,提高流通股权表决机率,建立类别表决制度;逐步解决国有控股股东和流通股东利益不一致问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治理 国有企业 流通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苏丽萍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已普遍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口商在购货签约时有较大的选择权,可向多家卖方询盘,尔后选择交易条件对其最为有利的卖方,与之达成交易,订立合同。出口商为了扩大出口,使自己的商品占领国外市场,除了利用商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竞争手段外,还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