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9)
- 2023(11365)
- 2022(9255)
- 2021(8263)
- 2020(6836)
- 2019(15788)
- 2018(14954)
- 2017(28682)
- 2016(15082)
- 2015(16743)
- 2014(16300)
- 2013(16457)
- 2012(14650)
- 2011(12837)
- 2010(13256)
- 2009(12724)
- 2008(13000)
- 2007(11851)
- 2006(10343)
- 2005(10023)
- 学科
- 业(84490)
- 企(78498)
- 企业(78498)
- 济(73125)
- 经济(73046)
- 管理(66322)
- 方法(31505)
- 业经(27493)
- 财(26854)
- 农(26419)
- 数学(23322)
- 数学方法(23165)
- 务(20459)
- 财务(20433)
- 财务管理(20416)
- 企业财务(19364)
- 贸(18633)
- 贸易(18615)
- 易(18208)
- 农业(16967)
- 中国(16841)
- 技术(16529)
- 制(14795)
- 策(14078)
- 划(13748)
- 理论(13223)
- 出(12809)
- 和(12753)
- 企业经济(12286)
- 经营(11879)
- 机构
- 学院(222666)
- 大学(215742)
- 济(102414)
- 经济(100878)
- 管理(95715)
- 理学(81743)
- 理学院(81089)
- 管理学(80280)
- 管理学院(79862)
- 研究(66739)
- 中国(57088)
- 财(49233)
- 京(44589)
- 财经(38382)
- 农(35644)
- 科学(34996)
- 江(34934)
- 经(34750)
- 所(32253)
- 中心(31029)
- 经济学(30499)
- 业大(29200)
- 商学(28521)
- 商学院(28280)
- 研究所(28178)
- 财经大学(28067)
- 北京(28003)
- 农业(27927)
- 经济学院(27535)
- 州(27153)
- 基金
- 项目(138218)
- 科学(111918)
- 研究(104381)
- 基金(103176)
- 家(87328)
- 国家(86519)
- 科学基金(77681)
- 社会(69944)
- 社会科(66694)
- 社会科学(66673)
- 省(54382)
- 基金项目(53483)
- 自然(49018)
- 自然科(48018)
- 自然科学(48009)
- 自然科学基金(47267)
- 教育(46836)
- 划(43319)
- 资助(42391)
- 编号(41237)
- 业(34777)
- 创(32411)
- 成果(31492)
- 部(31204)
- 重点(30101)
- 发(29923)
- 创新(29255)
- 国家社会(29183)
- 制(28503)
- 人文(27820)
- 期刊
- 济(117953)
- 经济(117953)
- 研究(68462)
- 中国(44600)
- 财(43682)
- 管理(42443)
- 农(33740)
- 科学(26760)
- 学报(25531)
- 融(23570)
- 金融(23570)
- 农业(23473)
- 技术(22945)
- 业经(22419)
- 大学(21118)
- 财经(20343)
- 学学(19937)
- 经济研究(19351)
- 教育(18603)
- 经(17615)
- 业(16310)
- 贸(15394)
- 问题(15178)
- 技术经济(14535)
- 商业(13109)
- 世界(13004)
- 国际(12792)
- 财会(12658)
- 现代(11721)
- 会计(11513)
共检索到349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本叶 马晓丽
文章在构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伸国内价值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国内价值链培育能够通过提高固定成本投入效率和生产率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东部地区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低产品质量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扩展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增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延伸和发展国内价值链,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是中国制造业摆脱“大”而不“强”困局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益宁 潘昌蔚 李秀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借助国内市场优势保障出口供应链安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检验表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对产业集聚较高地区、竞争程度激烈行业、小规模企业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出口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改善出口企业供应链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毛欣 史桐奇 左嘉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表明中国的企业应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探寻高质量开放之路。利用改进的城市层面市场潜力指标反映国内市场优势,基于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探讨了国内大市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扩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际市场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抑制作用。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大市场能够通过降低企业平均成本、增加企业可获得的中间品种类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考虑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交互效应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能够协同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研究结论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提升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泽 李荣林
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探究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代表的国内大循环能否为我国参与国际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我国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国内链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出口企业国内链长的扩张,拓展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长度;传导机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创新从而促进了出口企业生产链长的扩张;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企业的增多、数字经济的发展及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均有助于放大统一大市场对企业生产链长的扩张作用;基于链长的分解发现企业链长的扩张主要是通过供给端出口上游度的下降实现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闽 杜婧 康振宇
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考察嵌入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另外,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低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大于对高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对不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提升作用较为显著;对中间品和资本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大于对消费品的提升作用。鉴于此,建议我国企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应深度参与更高水平的国际分工合作,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青青 王珏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借鉴行业上游度的方法测算企业出口上游度,刻画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检验企业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动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上游度提高显著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采用企业到最近港口距离作为工具变量并控制一系列变量以降低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由作用机制检验分析可知,出口上游度通过企业劳动力和中间品投入规模效应、进口产品种类、进口产品质量及进口产品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企业研发效率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上游度提升对一般贸易企业、本土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及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应鼓励企业在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研发能力,选择可持续性的内生增长模式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亚峰 王全良 赵叶
基于IRF机器人数据、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考察工序智能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进行拓展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工序智能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国际工序智能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则在2008年价值链重塑前后由“促进效应”转为“锁定效应”。在考虑不同指标测算方法和估计方法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加工贸易企业,工序智能化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工序智能化对多样化产品出口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效应在基础工业部门中表现更为明显,并验证了劳动雇佣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对于国内、国际工序智能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差异性表现。研究结论对于价值链重塑背景下提升国内工序智能化水平以及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本身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很小,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具有较大的提升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远远大于港澳台地区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提升了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对加工贸易无明显影响,并且对非国有和高生产率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大;中介效应检验证实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通过提升进口产品质量和促进自主创新,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骥
(一)为振兴西欧经济,对付美日经济和科技上的挑战,提高西欧在世界上的地位,1985年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决定,将于1992年底实现内部统一大市场。大市场的基本目标是,在欧共体内逐步取消边界、技术和税务三大无形和有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野青 王冠宇
随着全球贸易网络不断深化、贸易格局不断演变,供应链问题已成为关乎企业以高质量产品出口为表现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理论上,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将以中间品投入为代表的供应链行为纳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方程中,发现对供应链施加技术规制会通过中间品投入质量和中间品投入成本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证中,本文借助中国对中间品进口发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供应链技术规制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并使用2000—2014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供应链技术规制会引起企业最终品出口产品质量的上升。从影响机制看,一方面,供应链技术规制会导致企业中间品进口质量上升,进而连带最终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供应链技术规制并未明显增加企业中间品进口成本,原因在于,由其引致的合规成本被中间品出口商吸收,未转嫁到中间品价格中去。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技术规制所产生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会随着技术规制类别的变化以及企业类型的变化而呈现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源于不同类别技术规制所产生的规制效果的差别,以及不同类型企业在产成品与供应链之间的敏感程度、弹性空间、质量转化能力上的差异。本文结论表明,从供应端提高规制要求是提升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