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1)
- 2023(12442)
- 2022(11127)
- 2021(10565)
- 2020(8772)
- 2019(20114)
- 2018(20080)
- 2017(38289)
- 2016(20771)
- 2015(23113)
- 2014(22526)
- 2013(22008)
- 2012(19909)
- 2011(17789)
- 2010(17520)
- 2009(16194)
- 2008(15130)
- 2007(13028)
- 2006(11329)
- 2005(9489)
- 学科
- 济(77694)
- 经济(77521)
- 管理(57155)
- 业(52716)
- 企(44701)
- 企业(44701)
- 方法(37580)
- 数学(31269)
- 数学方法(30894)
- 中国(21402)
- 农(21331)
- 财(19191)
- 业经(18932)
- 学(17865)
- 地方(15938)
- 理论(15203)
- 和(14863)
- 农业(14008)
- 贸(13751)
- 贸易(13743)
- 易(13303)
- 制(12736)
- 环境(12191)
- 技术(12171)
- 务(12151)
- 财务(12078)
- 财务管理(12058)
- 教育(11922)
- 企业财务(11372)
- 划(10669)
- 机构
- 大学(279951)
- 学院(278244)
- 管理(113054)
- 济(105194)
- 经济(102815)
- 理学(98822)
- 理学院(97730)
- 管理学(95839)
- 管理学院(95351)
- 研究(90396)
- 中国(65666)
- 京(59280)
- 科学(58260)
- 财(47385)
- 所(44384)
- 农(42151)
- 业大(41688)
- 中心(41160)
- 研究所(40765)
- 江(38944)
- 财经(38671)
- 范(38597)
- 师范(38290)
- 北京(37128)
- 经(35177)
- 院(33101)
- 农业(32863)
- 州(32188)
- 师范大学(30974)
- 经济学(30668)
- 基金
- 项目(198806)
- 科学(156473)
- 研究(147255)
- 基金(143636)
- 家(124452)
- 国家(123399)
- 科学基金(106536)
- 社会(92378)
- 社会科(86695)
- 社会科学(86670)
- 省(77558)
- 基金项目(76888)
- 自然(69374)
- 自然科(67775)
- 自然科学(67763)
- 教育(67650)
- 自然科学基金(66502)
- 划(65252)
- 编号(61882)
- 资助(58418)
- 成果(49692)
- 重点(44109)
- 部(43278)
- 发(41757)
- 创(41422)
- 课题(41234)
- 项目编号(38696)
- 创新(38494)
- 科研(38226)
- 大学(37358)
- 期刊
- 济(112673)
- 经济(112673)
- 研究(80378)
- 中国(50610)
- 学报(44192)
- 科学(41031)
- 管理(39762)
- 农(38181)
- 财(34879)
- 教育(34816)
- 大学(33360)
- 学学(31021)
- 农业(27165)
- 技术(23565)
- 业经(19664)
- 融(19172)
- 金融(19172)
- 图书(18186)
- 经济研究(18174)
- 财经(17786)
- 经(15073)
- 科技(14233)
- 问题(14208)
- 理论(14172)
- 业(13566)
- 实践(13247)
- 践(13247)
- 情报(12935)
- 版(12837)
- 技术经济(12663)
共检索到39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吕红
大数据时代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自身的变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大数据相关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学科属性4个层面对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大数据的主要研究力量进行了分析。通过信息计量与可视化识别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大数据研究的六大研究前沿:面向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系统建模、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数据新闻、教育大数据及其应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沂濛 赵良英 柯岚馨 周东花 孟艳丽 郭雪梅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的脉络、队伍、热点、存在问题及趋势,为推动人文社科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核心作者、机构分布、高被引文献、基金支持,以及研究内容等7个方面对1636篇文献进行了综合评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始于1982年,社科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期刊或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三方面,并且多数以对期刊的评价代替对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宋艳辉 杨思洛
以CSSCI 2006—2008年间收录的所有专业期刊的共280,280篇来源文献的2,217,047条引文数据为样本,对比分析人文社会科学7大学科门类的老化规律;以引文分析共时法揭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老化现象。结果显示,历史学的老化并不严格遵循负指数函数;人文学科比社会学科文献老化慢很多;历史学和哲学对档案性文献的依赖性最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普赖斯指数(P)*半衰期(H)=常数C,C在2.6左右波动;人文社会科学目前阶段的最大引文年限为3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少杰 李娜
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SSCI数据库中1956—2019年的3620篇相关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际社会科学领域人工智能研究呈指数型增长,美国引领了社会科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国发文量排名第二但国际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核心研究机构以发达国家高校为主,且各研究群体间缺乏合作与交流;高产作者与高被引作者没有重叠性,差异性较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研究呈现出较强的波段特征,先后经历了早期以专家系统为核心的行业应用研究阶段、中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社会科学问题预测阶段以及当代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多元化研究阶段,新需求、新问题和新技术是社会科学领域人工智能研究发展的三大驱动力。高突现关键词表明"大数据"和"互联网"是当前的研究前沿,并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科学领域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科学 主题演进 前沿热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国睿
从论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入手,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由问题开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卫军 徐望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资源,对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管理科学数据能够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科研工作。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在政策制度、管理体制、建设内容、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应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协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等相关措施,以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良性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在经过各种带有"后"标识的思潮洗礼之后,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范式并未被撼动,反而在近年越来越流行的"证据文化"中更扎稳了根基。社会科学研究中数据的确会带来知识,却未必是确定性的知识。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过程的确需要合乎逻辑,但其价值却取决于人对生活世界的意义诠释。"大数据"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技术至上主义的极端自负,它不仅消解了个体对世界的自我理解,而且让社会科学研究的求知成为一种赘余。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社会科学 数据 大数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冉雅璇 李志强 刘佳妮 张逸石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为以“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中,词嵌入(Word Embeddings)技术借势大数据浪潮,以其高效的词表征能力和强大的迁移学习能力在文本分析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文本分析路径,词嵌入技术不仅实现了对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的表征,还保留了丰富的语义信息,可以实现对跨时间、跨文化文本中深层次文化信息的挖掘,极大丰富了传统的社会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文章总结了词嵌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系统地梳理了词嵌入技术的六大应用主题:社会偏见、概念联想、语义演变、组织关系、文本情感和个体决策机制。随后,文章归纳了词嵌入技术的基本应用流程。词嵌入技术还面临文本数据的选择、中文文本的分词处理、单词语义信息的表征层次三种挑战,文章归纳了相应的应对思路与方法。最后,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强大适应能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该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政策效应评估、用户推荐系统、品牌管理、企业关系管理、组织内部管理、中国传统智慧与管理问题六个方面。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郝龙 李凤翔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累积与技术进步,为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契机,大数据计算也取代社会模拟成为计算社会科学的核心议题。社会科学大数据计算,依托最新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致力于从符合社会研究需要的数据海洋中挖掘、清洗出有价值的"知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科学分析与知识发现。当前,电子踪迹、社交媒体、数字文本与空间位置信息是4种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科学大数据类型,它们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研究领域之中,在推动数据分析方法创新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尽管仍面临着数据、技术、知识边界和社会伦理等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开滨
[目的/意义]利用科学叠加图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非常直观地从全领域的宏观层面对学科之间的引用关系及跨学科现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CSSCI中23个学科对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科学叠加图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包括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图、科学叠加图的制作以及Rao-Stirling跨学科指数的计算。[结果/结论]对我国图情学和山东省6所高校CSSCI发文这两个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SSCI构造的人文社科领域科学叠加图较好地展示了学科的引用情况,Rao-Stirling指数较好地显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宇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细化与操作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性、操作性与关联性,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程度、完备程度、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含量与社会价值含量)与研究投入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只有结合研究投入进行综合分值合成,才是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价。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文峰
概述了我馆对我校教研人员进行“人文社会科学信息需求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需求表现及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满足高校人文社科信息需求的建设。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海云 方曙
在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对数量和质量(质和量)的评价失衡的问题,探讨评价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属性,着重分析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关键词:
科学评价 人文社科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张文静 杜向民
荷兰是科研评价结果与科研经费拨付不直接联系的典型国家,其科研评价制度具有独特性。本文从学术性评价、行政性评价和效益性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荷兰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发现荷兰人文社科的评价具有制度化程度高,紧密与国际接轨,强调研究成果的原创性,重视成果的社会转化,关注科研人员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过程以同行评议为主,辅以文献计量,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七个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完善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科研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荷兰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 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