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8)
- 2023(16175)
- 2022(13733)
- 2021(12712)
- 2020(10623)
- 2019(24708)
- 2018(24058)
- 2017(45729)
- 2016(24906)
- 2015(28038)
- 2014(28209)
- 2013(28525)
- 2012(27557)
- 2011(25502)
- 2010(25847)
- 2009(24077)
- 2008(24257)
- 2007(21985)
- 2006(19658)
- 2005(18539)
- 学科
- 济(126186)
- 经济(126072)
- 管理(65507)
- 业(63580)
- 企(49735)
- 企业(49735)
- 方法(47327)
- 数学(41109)
- 数学方法(40737)
- 中国(36729)
- 农(30983)
- 地方(29845)
- 财(27141)
- 学(26457)
- 业经(25068)
- 制(23894)
- 贸(22973)
- 贸易(22954)
- 易(22190)
- 农业(20613)
- 银(20217)
- 银行(20179)
- 融(20164)
- 金融(20161)
- 行(19495)
- 地方经济(17470)
- 和(16960)
- 理论(16912)
- 环境(16785)
- 发(16180)
- 机构
- 大学(379342)
- 学院(373567)
- 济(167093)
- 经济(163713)
- 研究(143424)
- 管理(132854)
- 理学(111949)
- 理学院(110480)
- 中国(108639)
- 管理学(108590)
- 管理学院(107857)
- 科学(84457)
- 京(83016)
- 财(76925)
- 所(74741)
- 研究所(67256)
- 农(65043)
- 中心(62394)
- 财经(60074)
- 江(58436)
- 经(54452)
- 北京(53915)
- 经济学(53581)
- 业大(52587)
- 范(52536)
- 师范(52032)
- 院(50811)
- 农业(50792)
- 经济学院(47958)
- 州(46206)
- 基金
- 项目(233444)
- 科学(183196)
- 研究(171071)
- 基金(169515)
- 家(148548)
- 国家(147310)
- 科学基金(123767)
- 社会(110282)
- 社会科(104644)
- 社会科学(104616)
- 省(89183)
- 基金项目(87676)
- 教育(78658)
- 自然(77087)
- 划(76020)
- 自然科(75287)
- 自然科学(75260)
- 自然科学基金(73968)
- 资助(70977)
- 编号(67327)
- 成果(57238)
- 发(55359)
- 重点(53962)
- 部(53141)
- 课题(48810)
- 创(47524)
- 国家社会(46678)
- 教育部(45415)
- 发展(44805)
- 创新(44688)
- 期刊
- 济(196976)
- 经济(196976)
- 研究(125672)
- 中国(83262)
- 学报(61413)
- 农(60134)
- 财(59508)
- 科学(55749)
- 管理(50920)
- 大学(46308)
- 教育(45216)
- 学学(43108)
- 农业(40511)
- 融(39807)
- 金融(39807)
- 经济研究(32763)
- 财经(32281)
- 技术(31754)
- 业经(28812)
- 经(28026)
- 问题(26089)
- 贸(23258)
- 业(22710)
- 国际(20796)
- 世界(20610)
- 技术经济(20185)
- 统计(18521)
- 图书(17775)
- 版(17652)
- 理论(16881)
共检索到597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张宁
针对今年7、8月份以来国内CPI的连续走高,本文从宏观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中国经济由供给或需求扰动构成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而全面评估国内在短期与长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本文认为,7、8月份的国内CPI上涨主要是因为自然灾害事件的短期影响。随着国内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推进,短期内的通货膨胀风险将会得到缓解。长期来看,供给侧的资源和要素价格上涨,以及需求侧的货币投放过多、投资效率低等因素,已经构成未来的通货膨胀风险。为防范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本文建议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进行多方面调整。
关键词:
供给扰动 需求扰动 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盛松成 顾铭德 陶昌盛 雷宗怀
本文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流动性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1990年代中期后我国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因。同时,本文也指出,流动性过剩大大增加了我国物价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短期内必须警惕由局部供给短缺冲击和流动性过剩相互交织而产生的一般物价和资产价格"双上涨",中长期内还必须防范其他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后,在保持物价稳定的综合措施中,本文认为,应通过着力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来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环境。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一般物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扬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物价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导致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另一类是导致物价上升的因素,主要包括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国内供应因素和货币供应因素。文章提出,在最适宜的通货膨胀水平之下,物价变动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好事。我国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的危险并不大,目前应着力进行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而不必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谓的控制通货膨胀上。
关键词:
物价 通货膨胀 宏观审慎监管 结构调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柏根
对浙江省结构性物价上涨的实证分析张柏根近几年来,浙江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与全国一样,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物价涨幅过高,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如何认识和治理近几年出现的通货膨胀?根据对全省各地的物价调查资料分析,浙江省的物价上涨,最本质的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嘉明 周旋
本文对现金交易方程进行了改进,并放松部分前提假设,在传统货币数量论框架内,以我国1994至2009年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VAR和ECM模型并辅以脉冲响应等技术手段,对我国一般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均衡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动态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轨时期,货币供给的通货膨胀滞后效应比较明显,超额货币供给是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产出的变动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国长期存在着的超额货币供给,使其在满足实际产出增长所需资本投入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相应地弱化了实际产出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管理此轮通货膨胀,应把控制或回笼货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吴秀波
我国CPI连续3个月高于6%,物价存在结构性上涨。CPI居高不下的原因表面上在于食品涨价所引起,实质上则是由对外汇率被严重低估、对内商业银行主动放贷所引起。造成CPI继续上涨的因素依旧存在,现阶段宏观经济处于高位运行、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依旧存在、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冲击可能传递到下游的非食品价格。现阶段应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措施降低通胀预期。
关键词:
CPI 结构性上涨 通胀预期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肖明智 谢锐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涨,而中国目前有近一半原油来源于进口,且国内对于原油的定价也与国际基本同步,所以我国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基于ORANI模型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国2007年135部门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一个中国经济的静态C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10%将给我国实际GDP造成0.12%的负面影响,并推动我国PPI上涨0.55%,CPI上涨0.18%,就产业而言,石油开采业资本租金率上升21.8%,代表其利润有大幅的增长,但其下游产业在高成本压力下产出受损,利润下降明显。另外,油价的上涨也给运输业带来了一定的负...
关键词:
国际石油价格 中国经济 CGE模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宋慧中 侯世宇
在刚性需求条件下,缺乏供给弹性的商品存在着可观的经济租金,而过量流动性为金融资本竞相追逐经济租金提供了货币基础,这是此轮物价结构性上涨的根源所在。若相关商品供求弹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物价结构性上涨在中长期内将是一种常态,此时单纯的回收流动性等总量调控措施只具有短期性的效果。今后,宏观政策的着眼点应当由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以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只有通过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结构性通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经济租金 物价上涨 供给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王锋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在能源价格不受管制和受管制两种情景下,模拟了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结果表明:在能源价格上涨可以完全和顺畅传导到一般价格水平的情景下,如果不考虑预期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都比较小;价格管制对能源价格向一般价格水平的传导具有一定控制效果。基于递归的SVAR模型,发现能源价格上涨虽然在第1个月就会对PPI产生影响,但影响比较小,大致在滞后6个月会对PPI产生较明显影响;能源价格上涨对CPI的冲击非常弱,其传导到CPI上的滞后时间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今年4月以来,CPI与核心CPI和PPI的走势出现背离,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形下逆势上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无论是在消费领域还是其它领域,均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上涨特征,且这种趋势具有长期性。总体物价水平的结构性上涨导致居民价格感知与总体物价水平走势出现偏差,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形成了压力和掣肘。消费领域总体价格水平结构性上涨的主要是食品价格变化“高增速、强波动、权重大”,深层原因在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抽样比例、权重以及调整周期等与居民物价感知偏差。本文建议,理性、客观地认识我国CPI的现实意义,不断提高CPI指数的统计方法的科学性、透明性,加强CPI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预期引导作用,在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和价格政策时要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差异性。
关键词:
结构性通胀 价格预期 食品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坤 卢倩倩 许光建
今年4月以来,CPI与核心CPI和PPI的走势出现背离,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形下逆势上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无论是在消费领域还是其它领域,均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上涨特征,且这种趋势具有长期性。总体物价水平的结构性上涨导致居民价格感知与总体物价水平走势出现偏差,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形成了压力和掣肘。消费领域总体价格水平结构性上涨的主要是食品价格变化“高增速、强波动、权重大”,深层原因在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抽样比例、权重以及调整周期等与居民物价感知偏差。本文建议,理性、客观地认识我国CPI的现实意义,不断提高CPI指数的统计方法的科学性、透明性,加强CPI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预期引导作用,在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和价格政策时要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差异性。
关键词:
结构性通胀 价格预期 食品价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虹 韦鑫 余珮
欧盟和美国分别是中国以出口额衡量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美欧间的自由贸易安排难免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基于动态比较分析的视角,以美欧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作为冲击变量,模拟了TTIP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各行业产出和贸易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TTIP顺利建成实施,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综合负面影响较为明显,会对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业的产出和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冲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乐夫
处在世界经济秩序外围地位的中国,有着制度刚性较小所带来的经济可朔性,有着尚待成熟的经济体系所带来的产品结构易调整性,其为中国降低能耗留出了巨大空间,为中国节约资源提供了巨大潜力,从而为中国成功实现其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到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并最终改善其地位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
资源 节约 可能 实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2008年以来我国名义消费增幅不断攀高,破解消费快速上涨之谜成为判断我国消费形势及制定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内容。基于消费总量与物价水平的实证分析表明,消费名义增量快速上升并不源于实际消费需求增加引起的消费总量增长,而在于我国消费市场具有供给过剩与稀缺并存二重性特征,其主导物价上涨及消费支出总量同向波动。同时,消费需求与物价水平的"双棘轮效应"促使实际消费需求稳步增长,"财富效应"强化了消费需求增长趋势。
关键词:
消费需求 供给冲击 双棘轮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柯金虎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两难选择,使生态经济的产生成为必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则使生态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本文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与可能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旨在为生态经济革命浪潮的早日到来推波助澜。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必然性 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