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7)
2023(2296)
2022(1928)
2021(1785)
2020(1674)
2019(3421)
2018(3318)
2017(6640)
2016(3519)
2015(3899)
2014(3925)
2013(3938)
2012(3685)
2011(3246)
2010(3273)
2009(3150)
2008(3340)
2007(3037)
2006(2570)
2005(2544)
作者
(9925)
(8028)
(7896)
(7665)
(5296)
(3922)
(3799)
(3227)
(3121)
(2991)
(2818)
(2810)
(2719)
(2619)
(2550)
(2500)
(2472)
(2410)
(2275)
(2253)
(2136)
(1928)
(1897)
(1885)
(1884)
(1869)
(1792)
(1713)
(1615)
(1580)
学科
(12950)
(11059)
经济(11040)
(10683)
保险(10592)
管理(10346)
(9265)
企业(9265)
方法(6478)
(6364)
(6015)
银行(6015)
数学(5870)
数学方法(5832)
中国(5796)
(5579)
(5011)
(4838)
财务(4835)
财务管理(4818)
(4710)
金融(4710)
企业财务(4649)
各种(4400)
类型(4269)
种类(4265)
各种类型(4262)
保险业(3755)
(3146)
制度(3145)
机构
大学(48708)
学院(47844)
(20095)
经济(19603)
管理(19000)
中国(17338)
理学(15119)
理学院(14980)
管理学(14734)
(14700)
管理学院(14646)
研究(14365)
财经(10721)
(10055)
(9820)
(8744)
金融(8587)
财经大学(8273)
中心(7799)
(7790)
(7653)
银行(7370)
科学(7362)
(7095)
(6847)
北京(6799)
经济学(6641)
公司(6471)
人民(6303)
(6207)
基金
项目(28161)
科学(22035)
基金(21286)
研究(20589)
(17983)
国家(17853)
科学基金(15657)
社会(13709)
社会科(12931)
社会科学(12927)
基金项目(10798)
自然(10114)
自然科(9862)
自然科学(9857)
(9849)
资助(9763)
自然科学基金(9701)
教育(9109)
(8491)
编号(8035)
成果(6794)
(6647)
重点(6090)
(6065)
教育部(5947)
(5826)
人文(5734)
国家社会(5711)
(5644)
大学(5545)
期刊
(20938)
经济(20938)
研究(18979)
(14389)
金融(14389)
(12053)
中国(10970)
管理(6546)
学报(6280)
财经(5590)
科学(5513)
(5295)
大学(5138)
学学(4932)
(4548)
保险(4292)
(4292)
理论(3469)
财会(3338)
实践(3190)
(3190)
经济研究(3157)
技术(3153)
农业(3121)
会计(2918)
教育(2753)
统计(2544)
(2370)
问题(2330)
业经(2320)
共检索到80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志刚  
国债债务风险在现实中体现为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国债融资和政府偿债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是产生国债风险的一般原因。我国的国债风险形成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征 ,具体表现为 :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国债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支出增加压力大等。相应地 ,我们应从加强国债资金支出效益管理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债务偿还机制 ;规范收入 ,完善财政收入机制 ,提高国家财力集中度入手 ,解决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康  江旭东  
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 ,几年来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规模日趋庞大 ,如何提高偿债能力 ,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 ,便成为国债管理政策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控制和化解国债风险的基本思路 ,加强国债管理的对策 ,完善市场体系 ,健全传导机制 ,并设计出一套宏观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丽  
近年来,国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急剧扩张,对国债风险的防范已十分紧迫。为此建议:加快财政分配体制的改革进度,改善收入状况;优化国债结构,减轻还债压力;适度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减少隐性债务,降低国债风险;加强国债运行的规范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会计核算内容逐渐丰富,社会审计的范围也逐渐拓宽,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审计的关注也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多元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审计自身的局限性,使审计实际发挥的作用达不到人们对它的期望,而人们对审计的作用还存在着某种误解,从而无形中加大了审计风险。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忠明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实施国债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本文从国债规模和国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国债蕴藏着很大的信用风险。并就防范和化解这一风险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安国俊  
对于整个金融体系而言,国债市场发挥着核心金融市场的功能,表现为高流动性国债市场对提高金融稳定性、高效率的国债市场对于防范金融危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国债管理中,以及国债市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就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以及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淑英  
一 所谓国债风险是指政府财政运用国债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的经济因素所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风险是否会转化为现实的危机,直接诱因在于到期能否偿还债务,而这与国债规模、国债投资效益等紧密相关。其成因和表现如下: 1.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国债规模刚性增加。 财政赤字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预算收支失衡常见的一种经济现象。根据资料显示,1997年全世界115个国家中,中央政府财政收支失衡的有87个,占国家总数的75.6%。在我国,除实行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伟军  
本文从我国货币错配的本质,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出发,通过修正AECM指标,利用修正指标对我国1985~2009年的货币错配进行测算,其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存在明显的货币错配,而且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然后通过对本文的货币错配指数与现有文献中最成熟和准确的货币错配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证明本文计算的错配指数的合理性。最后对我国货币当局防范货币错配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汉生  林桢  
作者从国债需求、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财政的偿债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了我国的国债规模,认为从静态看我国国债规模仍处在适度区间内,但从动态趋势看,我国国债规模扩张速度过快,加上隐性债务及或有债务,正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和与日俱增的潜在风险,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负担沉重的矛盾之中。本文提出了适度控制国债规模,防范潜在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顾奋玲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政府审计所面临的法律、经济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政府审计的风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增强政府审计风险意识,最大限度的防范和控制政府审计风险,成为需要审计理论和实务界加强研究的重要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帅润生  
通过对审计风险概念、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等因素分析,认为审计风险普遍客观地存在于审计工作中,并具有全过程、潜在的、多因素性的特点,但它具有可控制性。为此提出了防范审计风险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管理措施,以期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柳宝华  郑立英  
形成税务执法风险的原因 (一)我国税法体系不健全。首先,综合性、基础性的税法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从完善税收法制的角度来看,税法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税收基本法、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组织法、发票管理法、有关各个税种的单行税法。我国目前还没有“税收基本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等。其次,许多税收单行法没有充分表达其应有之义,各个税法本身应具备的功能尚未完整地表现出来。另外,税法中的一些制度、措施还不够规范,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有较大差距。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文艳  
从审计发展的历史看,审计风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特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损失的事实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因而无论理论上或者实践中都较少有人关注审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规范化,审计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研究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霞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预期收益下降,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中,具有客观性、系统性、不确定性、相关性等特点。财务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因此,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关注。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