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6)
2023(3948)
2022(3495)
2021(3588)
2020(3204)
2019(7558)
2018(7981)
2017(17014)
2016(8960)
2015(10477)
2014(10584)
2013(10496)
2012(9661)
2011(8804)
2010(9317)
2009(8851)
2008(8645)
2007(7807)
2006(7039)
2005(6473)
作者
(25529)
(20969)
(20629)
(20064)
(13281)
(9871)
(9627)
(8058)
(7787)
(7613)
(7038)
(6865)
(6705)
(6532)
(6520)
(6328)
(6212)
(6136)
(5965)
(5936)
(5312)
(5201)
(5014)
(4779)
(4761)
(4739)
(4638)
(4581)
(4163)
(3975)
学科
(39644)
经济(39610)
管理(25128)
(24152)
方法(22687)
数学(21360)
数学方法(20889)
(19300)
企业(19300)
中国(12223)
(10000)
(9969)
(8847)
(8331)
贸易(8324)
(8174)
(7983)
银行(7980)
(7611)
业经(6871)
(6439)
金融(6439)
理论(6096)
(5911)
财务(5881)
财务管理(5864)
农业(5816)
企业财务(5523)
(5460)
(5416)
机构
学院(133634)
大学(132729)
(57245)
经济(56053)
管理(53063)
理学(45418)
理学院(45013)
管理学(44032)
管理学院(43800)
研究(40014)
中国(33778)
(29351)
(27981)
财经(22914)
科学(22557)
(20664)
(19965)
(18769)
北京(18464)
中心(18270)
经济学(17729)
研究所(17629)
财经大学(17058)
业大(16505)
(16316)
经济学院(16091)
(15847)
师范(15722)
(15664)
(14130)
基金
项目(79550)
科学(62399)
研究(59692)
基金(57354)
(48566)
国家(48225)
科学基金(41450)
社会(37090)
社会科(35310)
社会科学(35300)
(30793)
基金项目(29515)
教育(28957)
自然(26448)
(25949)
资助(25859)
自然科(25798)
自然科学(25793)
编号(25785)
自然科学基金(25307)
成果(21145)
(18354)
重点(17639)
课题(17477)
(16542)
(16247)
教育部(16053)
项目编号(15862)
人文(15684)
创新(15233)
期刊
(61799)
经济(61799)
研究(41630)
中国(22901)
(21233)
管理(20246)
(16090)
金融(16090)
科学(15336)
学报(15166)
(14463)
教育(14084)
技术(13437)
大学(12252)
学学(11483)
财经(11356)
经济研究(11062)
业经(10826)
农业(9787)
统计(9665)
(9663)
问题(8780)
(8302)
理论(7847)
决策(7781)
(7659)
商业(7652)
技术经济(7581)
实践(7098)
(7098)
共检索到198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康  赵全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京焕  
传统国债规模量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既定国债规模的实际国债负担;既定国债规模对政府和相关主体产生的实际国债负担决定于国债收益;适度国债规模,是能够保证国债收益高于国债成本并与政府预算结构相适应的国债面值总额;在保证国债收益高于国债成本的前提下,国债规模的扩大不会产生国债负担,从而不会对未来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敬明  雷赤钧  
国债规模适度性研究戴敬明雷赤钧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国债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得较多,也比较深入,既有纵向比较,也有横向比较,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对于国债规模亦即“度”的研究却有待深入。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实质上是一部“四大平衡”的历史,而“四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关于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认识贾康虽然有时可以听到对于“国债适度规模”这一命题激烈的反对意见,认为“国债不是债”,其余额可越滚越大,借新还旧,不存在规模限制,但我一向认为,从理论上说,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青  
本文从国债规模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国债对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适度国债规模应在经济周期的谷底达到,从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增发国债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仲明  张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良  
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以国债政策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国债规模的日益扩大最终也可能产生其负面影响,因此对国债规模的研究日益受到我国经济学界和财政学界的广泛重视。同时,对国债规模的大小也是争论不休,存在的分歧较大。本文从对国债规模指标体系的基础分析出发,通过我国的和国外其他国家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目前国债规模提出的几点看法以及进一步加强国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衔  
在讨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近期文献中,一些学者认为过高的税收增长率弱化了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因此主张在继续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实行减免税政策,使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相协调,将宏观调控的重心转向刺激投资需求。但在扩大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减免税涉及国债的承受力即国债的规模问题。本文在多马债务负担率收敛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债负担率的收敛条件角度给出了国债适度规模的动态条件。且本文给出的国债适度规模动态条件的突出特征是考虑到了税收增长率的约束作用。运用本文提出的国债适度规模动态条件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表明,债务负担率具有稳定收敛的性质,国债没有超出适度规模。由于经济增长率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守东,刘英华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文奇  郑德权  
在国债发行过程中,由于衡量标准不一致,对国债规模的判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影响国债规模主要指标判断,认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有一定的空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保持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的中长期政策措施《关于我国国债规模适度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九五”时期要控制债务规模的关键是要积极探讨国债规模的数量界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适度的国债规模,而不是要取消国债发行。国债规模能否适度,说到底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晖  
本文从促使国债适度规模扩大和制约国债适度规模的两个角度来讨论影响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因素。并利用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做出实证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新安  秦启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