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0)
2023(15031)
2022(13077)
2021(12440)
2020(10264)
2019(24012)
2018(23982)
2017(46635)
2016(25389)
2015(28782)
2014(29059)
2013(28701)
2012(26447)
2011(23845)
2010(24204)
2009(22161)
2008(21919)
2007(19616)
2006(17571)
2005(15999)
作者
(74187)
(61042)
(60856)
(57753)
(39154)
(29356)
(27737)
(23878)
(23502)
(22263)
(20935)
(20626)
(19531)
(19458)
(19014)
(18796)
(18214)
(17886)
(17515)
(17495)
(15360)
(15154)
(14939)
(14020)
(13708)
(13690)
(13637)
(13606)
(12342)
(11972)
学科
(105542)
经济(105426)
管理(72742)
(69851)
(57843)
企业(57843)
方法(45739)
数学(39592)
数学方法(38841)
中国(30480)
(28433)
地方(25984)
(25874)
业经(23990)
(22879)
(22493)
银行(22450)
(21539)
(21232)
农业(18962)
(18460)
金融(18459)
(18347)
贸易(18331)
理论(18134)
(17705)
(16655)
财务(16556)
财务管理(16517)
(16497)
机构
学院(357203)
大学(356453)
管理(141183)
(140148)
经济(136788)
研究(120643)
理学(120365)
理学院(119010)
管理学(116645)
管理学院(116006)
中国(96063)
(78001)
科学(74956)
(66829)
(61532)
(57675)
中心(55534)
研究所(55348)
(54496)
财经(51901)
业大(51576)
北京(50574)
(48396)
师范(47963)
(46872)
(45428)
农业(44605)
(43661)
经济学(40689)
技术(38872)
基金
项目(234538)
科学(183523)
研究(172975)
基金(167376)
(144871)
国家(143598)
科学基金(123502)
社会(106262)
社会科(100669)
社会科学(100639)
(92984)
基金项目(88163)
自然(80834)
教育(80334)
自然科(78946)
自然科学(78932)
(77931)
自然科学基金(77453)
编号(72217)
资助(71192)
成果(59205)
(52642)
重点(52342)
(50919)
课题(50349)
(48273)
创新(44920)
科研(44425)
项目编号(44193)
教育部(43695)
期刊
(161856)
经济(161856)
研究(111642)
中国(74327)
管理(53730)
(53426)
学报(53310)
(51206)
科学(50069)
教育(45031)
(42879)
金融(42879)
大学(40629)
学学(37912)
农业(35926)
技术(33438)
业经(27635)
经济研究(25176)
财经(24945)
(21162)
问题(20752)
图书(20145)
理论(18434)
(18261)
技术经济(17912)
实践(16860)
科技(16860)
(16860)
统计(16499)
商业(16129)
共检索到550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军民  赵旭  杨义群  
影响国债发行额的因素主要取决于 M2 。衡量国债规模的增长空间应从总量分析入手 ,这对确定适度的发债规模、引导投资、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国债发行成本的优化与否涉及面广 ,影响力大。优化国债发行成本的关键在于降低国债二级市场偏高的收益率 ,优化国债期限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义群  钟兴文  胡征月  
本文从我国国债发行成本优化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我国国债发行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分析与降低国债发行成本的措施分析等三个方面作出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平芳,刘弘,张人骥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预测研究朱平芳刘弘张人骥ABSTRACTOnthebasisofanalysisonthemechanismofNationalDebtsissueinChina,thepapersetsupthestatisticalmodelf...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世武  应惟伟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为 :中央财政收支而非GDP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据此基本结论建立的国债发行规模的AR -GARCH模型精度高 ,有很强的预测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毅  
通过分析研究国债发行规模监控指标和影响因素,目前我国仍然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数量。在目前金融产品的高收益冲击下,要提高国债投资收益,丰富国债产品,加强规模控制,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子康  杨衡  陈芬菲  
由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将持续保持高位。在此背景下,研究控制国债发行成本、均衡国债发行结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上升较快、中、长期国债发行品种集中、国债还本付息不均匀、国债发行成本较高的发行现状,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国债发行成本组合函数,涵盖了制约国债发行成本的发行额、发行期限、利率期限结构以及票面利率等多种影响因素,提高了测算成本的准确度。由于采用了久期对不同债券的成本进行调整,新的国债发行成本组合函数不仅反映了债券在有效到期时间内发行成本的平均值,而且对长、短期国债的发行成本进行了平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长期国债...
[期刊] 预测  [作者] 赵谦  
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科学的国债管理策略已经成为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假设,债务管理人的主要目是寻找最优的国债发行策略,在满足赤字率,国债负担率等约束条件的同时,最小化国债组合的期望利率成本。基于该假设,本文提出了一个随机优化模型,其中利率期限结构是一个Vasicek形式的随机过程。应用对利率期限结构的Monte Carlo模拟,本文将随机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最后,本文对我国国债的最优发行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了赤字管理方式和国债余额管理方式下的不同发行策略。结果指出,在国债余额管理方式下,应该加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同时限制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琳  
The issueing scale of national debt in our country has expanded rapidly since 1997,but some safety indexs of national debt send out different signals. This article completely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and then rectifies the distorted indexs.Based on that,the auhor uses his original model to disscuss the scale of national debt in the future in theory under the restrictions of avoiding the crisis of government repaying and not to influence on the posterity's burden.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义群  宋冰  
利用我国1990年至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国债发行人均规模的年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国债发行人均规模两两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来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国债发行人均规模的影响作用不太显著,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国债发行人均规模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梁学平  
基于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额、居民储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国债发行规模本身、财政赤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玲  张志超  
从1996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招标方式时起,我国国债发行机制逐步地市场化、规范化。但应注意的是,我国国债招标发行机制还很不完善,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完善国债发行机制,必须坚持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坚持规范与发展相结合,以严格规范的制度来促进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芬菲  周子康  杨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预计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将持续保持高位。在此背景下,研究优化国债发行结构、控制国债发行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国债发行结构不合理、国债还本不均匀、举债成本较高等突出问题,本文以国债发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面向财政需求的国债发行随机优化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国债发行应满足的财政需求、余额管理、利率风险、期限结构、平滑性及自身限制等约束条件,同时也刻画了国债发行中利率变化、财政收支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在提高模型普遍适用性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举债成本,促进国债结构的均衡合理,优化国债发行体系,防范和控制国债市场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津  
与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的国债发行是很不规范的。本文从准确认识国债的性质出发,对我国今后的国债发行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转变国债发行对象、转变国债发行品种、财政部门自设国债发行机构的观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喜  孙英隽  
我们在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我国1985—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对这种相互关系的强度进行了动态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国债发行规模的原因,对国债发行规模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但财政政策国债发行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为弱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新杰  
从理论上分析,当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时,才存在增发国债的必要性;从可操作层面分析,国债发行的最优规模应该等于满足各种投资需求并扣除了"消费基金"之后的银行储蓄余额。我国急剧增长的国债发行量已经超出了最优规模。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未能及时作出调整,政策效果已经不明显,反而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造成国民经济出现过热趋势。所以,必须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