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4)
2023(6718)
2022(5526)
2021(5417)
2020(4547)
2019(10578)
2018(10140)
2017(20217)
2016(10471)
2015(11997)
2014(11947)
2013(11735)
2012(10590)
2011(9028)
2010(9710)
2009(9326)
2008(8403)
2007(7266)
2006(6288)
2005(5722)
作者
(27093)
(22171)
(21993)
(21451)
(14126)
(10600)
(10155)
(8482)
(8426)
(8089)
(7595)
(7391)
(7162)
(7118)
(6935)
(6797)
(6499)
(6391)
(6247)
(6099)
(5494)
(5464)
(5210)
(5165)
(5097)
(5060)
(4857)
(4736)
(4435)
(4411)
学科
(41327)
经济(41292)
管理(34802)
(33558)
(30001)
企业(30001)
(27953)
(25810)
金融(25810)
(23534)
银行(23533)
(22641)
方法(22195)
数学(20700)
数学方法(20219)
中国(19126)
(14755)
财务(14720)
财务管理(14673)
企业财务(14069)
(13530)
财政(12401)
中国金融(11069)
地方(10631)
(10082)
(9842)
业经(8929)
(8768)
理论(8620)
(7840)
机构
学院(137922)
大学(135094)
(59238)
经济(58005)
管理(54145)
理学(46460)
理学院(46097)
管理学(45072)
管理学院(44853)
中国(41450)
研究(40490)
(39383)
财经(26960)
(26938)
(24371)
科学(22189)
中心(21584)
(20162)
财经大学(20041)
(20037)
金融(19757)
(19568)
经济学(19539)
(19282)
银行(18634)
经济学院(17771)
(17411)
北京(17227)
研究所(17038)
(16798)
基金
项目(87603)
科学(69155)
研究(65447)
基金(64112)
(53845)
国家(53424)
科学基金(47422)
社会(42061)
社会科(40267)
社会科学(40257)
(34802)
基金项目(32925)
教育(30919)
自然(29939)
自然科(29291)
自然科学(29288)
自然科学基金(28748)
资助(28545)
(28110)
编号(26824)
成果(21894)
重点(19745)
(19354)
(18875)
课题(18460)
(18133)
创新(17645)
(17558)
国家社会(17421)
教育部(17389)
期刊
(60632)
经济(60632)
研究(45029)
(36262)
(32270)
金融(32270)
中国(28429)
管理(19910)
学报(15934)
科学(15069)
(14381)
财经(14065)
大学(13274)
学学(12760)
技术(12694)
教育(12015)
(11868)
经济研究(11553)
财会(9453)
统计(9253)
业经(8789)
农业(8612)
会计(8420)
(8338)
(7760)
财政(7760)
决策(7669)
理论(7343)
问题(7089)
技术经济(6975)
共检索到21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本文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角度 ,探讨了国债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着重分析了国债市场作为核心金融市场在提供市场流动性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就是 ,为了给我国的金融市场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国债政策应当超越单纯财政的财政眼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鹤  陈超  史峰赫  
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鹤  陈超  史峰赫  
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式。基于此公式展开实证分析得到:我国国债余额规模略高于最优规模但保持着同步变动的趋势;国债利率波动较大,最优利率水平在3.1%上下波动;国债规模应当保持相当增速以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在中短期内激活经济发展动力,而在长期角度应当警惕其风险累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邦驰  
国债经济属于信用经济的组成部分。国债经济运行,从运动过程整体看,是国债发行、流通、偿还周而复始的运转过程。分析国债经济运行方式与财政平衡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研究国债发行、流通转让、偿还方式对财政平衡的影响,提出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参考,推动国债市场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巩固财政收支平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韦素华  
国债作为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与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工具,适当的国债政策是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与保证。我国国债的发行对支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优化国债结构,实现国债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就需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规范国债市场运行,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勇  
政府增发国债 ,扩大公共支出作为启动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 ,只是一项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短期经济政策。从长期来看 ,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以控制国债规模 ,进而扩大财政支出 ,将是今后的走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发行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张(2014年底我国各类债券余额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债券种类不断丰富,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在推动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金融市场的格局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国债规模过小,没有承担应有责任并发挥应有作用,使财政金融发生扭曲,这些问题亟须研究解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浙江省2000年度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组  
本文运用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哈维S·罗森(Harvay·S·Rosen)的债务理财理论,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倩规模限度进行了风险评价。认为,对比美国有七、八十年长期发债的经久不衰历史,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尚有相当的时间和空间潜力。文章指出问题的要害在于我国国债的运用效率低下,则是其风险所在。对策是改进我国国债的品种和时限等结构,完善国债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军民  周国红  杨义群  
财政份额下降与国债规模扩大背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财政“两个比重”的下降。保持财政份额的一定比例 ,对于扩大发债规模 ,降低债务风险是十分必要。刚性的分配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提高财政份额 ,增加税收与扩张性政策相左 ,发债成为政府首选。这势必加剧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办法是优化税制结构 ,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新杰  
从理论上分析,当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时,才存在增发国债的必要性;从可操作层面分析,国债发行的最优规模应该等于满足各种投资需求并扣除了"消费基金"之后的银行储蓄余额。我国急剧增长的国债发行量已经超出了最优规模。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未能及时作出调整,政策效果已经不明显,反而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造成国民经济出现过热趋势。所以,必须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我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维持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之后,对国债发行规模如何调整将影响着我国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维持足够的国债规模是极为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将隐性国债逐步显性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既能够化解潜在的政府债务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顾程亮  李宗尧  成祥东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定义的生态效率公式,在量化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降维合成生态效率综合指标,并进一步从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视角研究财政相对收支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总体而言,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即期作用,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滞后作用,一般滞后3年以上;基础设施将强化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促进作用,弱化纵向财政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分地区比较,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均抑制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洪源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进行现实考察 ,然后利用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的动态关系 ,构建了国债规模的稳定发展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以前年度的国债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 ,从而得出我国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条件 ,最后以 2 0 0 1年为初始条件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国债规模的长远变化进行了预测 ,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在的扩张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