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8)
2023(15063)
2022(12967)
2021(11947)
2020(10131)
2019(22873)
2018(22344)
2017(43452)
2016(23187)
2015(25666)
2014(25265)
2013(25153)
2012(22896)
2011(20502)
2010(20330)
2009(18853)
2008(17307)
2007(14960)
2006(12971)
2005(11179)
作者
(67877)
(56359)
(55948)
(53114)
(35609)
(27182)
(25311)
(22169)
(21526)
(19897)
(19155)
(18984)
(17643)
(17581)
(17511)
(17330)
(17112)
(16788)
(16151)
(16045)
(14111)
(13625)
(13479)
(12772)
(12763)
(12401)
(12349)
(12346)
(11276)
(11244)
学科
(88518)
经济(88418)
管理(66063)
(65390)
(54022)
企业(54022)
方法(43648)
数学(38571)
数学方法(38223)
中国(27727)
(27514)
金融(27513)
(26011)
(25806)
银行(25742)
(24759)
(23937)
业经(20167)
(19402)
地方(19055)
(18546)
(17584)
贸易(17572)
(17063)
(17049)
财务(16987)
财务管理(16964)
农业(16678)
企业财务(16229)
环境(14416)
机构
大学(324691)
学院(323607)
(130117)
管理(129427)
经济(127452)
理学(113507)
理学院(112305)
管理学(110360)
管理学院(109822)
研究(106926)
中国(84442)
科学(68132)
(67456)
(59397)
(58164)
(53694)
业大(53026)
中心(50261)
研究所(49665)
财经(48726)
农业(46164)
(44482)
(44303)
北京(42118)
经济学(40059)
(39622)
师范(39110)
(38483)
(36875)
财经大学(36759)
基金
项目(232106)
科学(181401)
基金(169770)
研究(163090)
(150122)
国家(148895)
科学基金(127464)
社会(103909)
社会科(98738)
社会科学(98711)
基金项目(91254)
(90638)
自然(85207)
自然科(83239)
自然科学(83217)
自然科学基金(81695)
(76454)
教育(73628)
资助(69713)
编号(64888)
重点(51832)
(50409)
成果(50086)
(48855)
(48757)
创新(45523)
科研(45143)
课题(43822)
计划(43464)
国家社会(43049)
期刊
(131459)
经济(131459)
研究(91430)
学报(57707)
中国(55590)
(51400)
科学(50208)
管理(43912)
(43232)
大学(42647)
学学(40826)
(40591)
金融(40591)
农业(34792)
教育(27827)
技术(24234)
财经(23144)
经济研究(22447)
业经(22053)
(19690)
(17589)
问题(16914)
科技(16551)
理论(16241)
(15411)
业大(15320)
商业(15283)
实践(14963)
(14963)
技术经济(14805)
共检索到455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爱群  董秀良  
国债融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既是宏观经济学领域长期争论的话题,同时也是关系到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1998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非线性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误差修正模型重新检验了国债融资与居民消费的区制状态、转移概率和区制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整个样本期内国债融资对居民消费总体上具有拉动作用,但具体不同的时间段国债融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一致,2008年末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主要表现为拉动效应,但2008年之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则不显著。该结论表明,当基础设施领域瓶颈解决之后,应适时调整支出结构,由基础设施转向民生保障才能有效地拉动内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音频  谭军  刘巍巍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与"李嘉图等价观点"对国债融资的消费效应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将国债幻觉引入基本消费函数,区分私人部门持有的国债资产和其他资产两部分,运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债对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其他金融资产对城镇居民具有"负"的财富效应,而住房资产对城镇居民而言具有"正"的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会  范金  
本文采用可变参数模型,对1984-2007年间中国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首先,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净效应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88年,净效应为0;第二阶段为1989-1994年,净效应为负;第三阶段为1995-2007年,净效应为正。其次,农村居民消费受国债影响的变动幅度小于城镇居民:在第二、三阶段中,国债对农村居民消费分别产生的负向净效应和正向净效应均小于城镇居民。再次,国债发行和流通制度的完善与市场繁荣程度是影响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净效应方向和大小的直接原因,且国债只有用于生产性投资而不是非生产性消费支出时才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玉冰  
居民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在金融科技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引发农村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本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思进   陶士贵  
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以及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2014—2021年省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规模提升与消费结构升级,对农村居民促进作用有限。此外,家庭抚养负担越重,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促进作用越显著,对于农村居民则难以改变其消费结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海燕  李映瑛  
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如何拉动居民消费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研究金融开放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动居民生存型消费、享受发展型消费的提高;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城乡异质性;金融开放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提升;金融开放能够通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缓解流动性约束、降低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减小收入差距来影响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莉   彭宇亭   吴涛  
积极财政政策是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措施,地方政府债务是构成积极财政政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方政府债务为切入点,探究债务风险不断攀升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是否仍具有凯恩斯效应。基于2009—202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和非线性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适度的地方政府债务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过度的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基于不同的债务发行和偿还阶段的分析发现,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财政是产生上述效应的两个路径;以借新还旧为目的发行的置换债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居民消费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过度的置换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消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在隐性债务、城镇居民消费、中部地区、高产业结构地区、居住类消费和交通通信类消费中更强。因此,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债务限额管理机制,将债务总增量控制在导致居民消费挤出效应发生的阈值以内;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加快促进隐性债务显性化;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加强对置换债发行的监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五六  赵昕东  
本文在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持有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进行了重新核算,并采用ARDL-UECM模型计量分析了长短期内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长期内对消费支出存在较弱的抑制作用,短期内存在较弱的促进作用;而实物资产长期内对消费存在有限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对消费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导致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产生长期扭曲,以及过高自有住房率在房价攀升时只能提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长期则有限。现阶段只有降低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及抑制过高的房价才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资产财富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志刚  
Government debt financing in china emerged with economic reform,whose purpose i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financing for economic construction.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 financing in the traditional system.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government debt financing is harmful to the market oriented reform in financeing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the issuing of government debt can not only satisfy the needs of offsetting deficit budget,but also the need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government debt markets. So we must rectify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debt financing.We argue that the issuing of government debt in china should weaken its financial function and reinforce its financial market function.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武晓利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引入居民消费税(包括消费税和增值税)等间接税种以及资本利得税、劳动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种,并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分别分析四类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消费率与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税种对三者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降低居民消费税等间接税不仅能够刺激居民消费和消费率,同时也会增加就业;三类直接税种对居民消费、消费率的影响是一致的,均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对消费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就业的作用有所不同,资本利得税对就业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劳动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削弱了居民的就业积极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通过引入不确定性、信贷约束及习惯形成等居民消费特征,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贝叶斯(Bayes)估计方法分析家庭消费特征的转变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和收入冲击下信贷约束存在临界值,当信贷约束强度大于临界值时,减弱信贷约束会提高居民消费率;当信贷约束小于临界值时,继续放松信贷约束并不能够提高居民消费率,反而有可能降低消费率。同时,习惯形成特征有效平滑了居民消费,削弱了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笑  
农村人口占据了我国人口的最大比例,促进农民消费是实现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关于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财政支农为切入点,结合全国农村地区的消费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受到财政支农政策的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会出现一定提升,且呈现出滞后现象,随着时间逐渐延长,影响逐渐趋于平稳。结合实证数据与门槛效应分析可以发现,财政支农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但并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最后,本文给出财政支农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基于2007-2020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双循环格局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效应。本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的深度融合业务以及强化互联网消费金融安全风险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媛  
本文在阐述金融资源配置影响居民消费机理的基础上,对金融资源配置状况之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我国投资占比较大、消费占比较小的经济结构下,金融体系更趋市场化的变革反而会降低消费率;随着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上升,未来的金融资源应更多地流向农村;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存在偏差,应更多支持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江  吴君  
本文通过扩展凯恩斯消费模型理论,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其一,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确实具有挤入效应,根据控制变量的不同,其作用在0.056至0.625之间波动,在加入滞后居民消费对当期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后,其挤入效应更为显著;其二,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不仅取决于其数量和结构,还取决于居民财富水平、财政收入高低等相关因素。其政策意义在于,政府财政支出应以消费为重心,以增加政府消费支出规模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