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4)
- 2023(5827)
- 2022(4852)
- 2021(4250)
- 2020(3664)
- 2019(8154)
- 2018(8068)
- 2017(15216)
- 2016(8220)
- 2015(9460)
- 2014(9505)
- 2013(9642)
- 2012(9253)
- 2011(8347)
- 2010(8729)
- 2009(8383)
- 2008(8647)
- 2007(8127)
- 2006(7682)
- 2005(7241)
- 学科
- 济(56945)
- 经济(56913)
- 管理(38251)
- 业(28151)
- 企(26974)
- 企业(26974)
- 方法(16491)
- 财(16216)
- 地方(14819)
- 数学(13779)
- 数学方法(13714)
- 务(12121)
- 财务(12097)
- 财务管理(12069)
- 企业财务(11543)
- 地方经济(11495)
- 中国(10051)
- 业经(10004)
- 制(9799)
- 学(9108)
- 银(8005)
- 银行(8004)
- 策(7577)
- 行(7418)
- 体(7202)
- 融(7199)
- 金融(7199)
- 划(7044)
- 和(6714)
- 经济学(6708)
- 机构
- 学院(124025)
- 大学(123965)
- 济(61805)
- 经济(60479)
- 管理(48357)
- 研究(43290)
- 理学(38514)
- 中国(38187)
- 理学院(38077)
- 管理学(37703)
- 管理学院(37419)
- 财(32211)
- 京(26584)
- 财经(23609)
- 科学(22599)
- 所(21934)
- 经(21258)
- 江(20518)
- 经济学(20121)
- 中心(20105)
- 研究所(19066)
- 经济学院(17597)
- 财经大学(17364)
- 北京(17316)
- 州(16389)
- 院(14963)
- 省(14285)
- 农(14055)
- 商学(13843)
- 范(13802)
- 基金
- 项目(68045)
- 科学(53539)
- 研究(50749)
- 基金(50004)
- 家(42218)
- 国家(41878)
- 科学基金(36488)
- 社会(34232)
- 社会科(32508)
- 社会科学(32495)
- 省(25704)
- 基金项目(25685)
- 教育(22545)
- 自然(22141)
- 自然科(21556)
- 自然科学(21554)
- 资助(21458)
- 自然科学基金(21171)
- 划(20689)
- 编号(19303)
- 成果(16478)
- 部(15328)
- 重点(15260)
- 发(14993)
- 国家社会(14415)
- 济(13939)
- 课题(13815)
- 经济(13807)
- 教育部(13649)
- 性(13616)
共检索到216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在国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要素的条件下,国债管理对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意义,不可低估。作者首先界定了国债管理这一经济范畴的内涵和外延,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国债管理活动对宏观经济目标的传导作力机制,并就国债管理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如何同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相协调,以及在当前如何为国债管理创造得以发挥作用的条件,给出了分析判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乌家培 凌晓东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机制。这一机制将介于纯粹的计划机制与完全的市场机制之间,具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于是,新机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具有传统体制下所不具有的新的内容。本文将对传统机制下与新机制下两种宏观经济调控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并提出对新机制下宏观调控方式进行评价与选择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淳
《宏观经济调控》评介肖淳在我国当前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正在创建,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搞好宏观经济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宏观经济调控》一书,适时地赶上了时代的需要,也适应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特为该书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分析经济走势,作者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深入解析了这次客观经济调控的原因、方法、成效,指出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 原因 方法 成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耀华
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简论朱耀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要使我国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宏观治理的新理念与新方式。本文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转变与升华的必然性进行论证,并探究这种转变的时机把握、能力跃升和体系创新,为我国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对策建议。新体系优化了政策目标:长期目标由速度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调控范围由点目标放大至区间目标、调控方式从总量调控精细化到结构调控、调控力度由"大水漫灌"式优化至精准调控;明确了各项政策的任务分工:强调了六项子类政策间的交互作用与下一阶段产业政策的核心地位;提升了政策间的协同作用:确保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与时间一致性,并进一步保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的协调平衡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拴友 于红霞 陈启清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债与利率、通货膨胀的动态稳定性分析理论框架,并利用月度VAR模型检验我国国债余额与短期利率、通货膨胀的关系,发现国债虽对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有一定作用,但影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财政总体是稳定的,最后是简短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晓忠 张志超 张艨
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国债交易流通速度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且滞后期较长,国债的效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建立国债余额常态化管理制度,将国债余额上限设定为略高于国债余额的预测值,在任何时点上均不能超越;坚持期限多样化、发行经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三化"原则,构建合理的国债品种期限结构,丰富国债发行品种,形成均衡、动态的国债发行机制;拓展国债统计口径,通过编报狭义和广义两个口径的国债余额,全面衡量国债交易流通速度的宏观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虹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债将成为财政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1994年我国国债的发行量有较大突破,达1000亿元。文章就国债的发行对我国经济及金融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认为,今年国债的巨额发行,对经济与金融和将产生重大影响。但在现阶段,这些影响作用要得以产生还需要在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建设上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解决已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力 林茂
中国政府从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最终目标是希望切断政府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投资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双重体制下的国债发行与宏观经济关系 1981年至1996年,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本文称之为双重体制时期。在双重体制下,国债的发行与运用表现出有别于西方经济的特点,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中国是一个现实总供给小于潜在总供给的国家,由于总需求和现实总供给之间存在缺口,总需求的变化往往引起现实总供给的变化。在计划体制的软约未制下,中国经济有内在需求膨胀的趋势。当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帅昭文 沈根祥 张碧馨
文章用隐因子模型和无套利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分别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和预测,发现将宏观因子加入利率期限模型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端拟合和预测效果均有提升。经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后发现,CPI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短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长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此外,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可以形成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尤其是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预测较为准确。
关键词:
简约宏观金融模型 国债收益率 宏观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帅昭文 沈根祥 张碧馨
文章用隐因子模型和无套利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分别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和预测,发现将宏观因子加入利率期限模型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端拟合和预测效果均有提升。经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后发现,CPI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短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长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此外,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可以形成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尤其是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预测较为准确。
关键词:
简约宏观金融模型 国债收益率 宏观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