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7)
2023(9303)
2022(7376)
2021(6501)
2020(5585)
2019(12760)
2018(12719)
2017(25386)
2016(14009)
2015(16006)
2014(16339)
2013(16279)
2012(15018)
2011(13576)
2010(13507)
2009(12647)
2008(12869)
2007(11701)
2006(10059)
2005(9265)
作者
(41654)
(35028)
(34979)
(33716)
(22156)
(16713)
(16040)
(13619)
(13114)
(12371)
(11806)
(11632)
(11138)
(11102)
(11072)
(11014)
(10792)
(10315)
(10312)
(10086)
(8690)
(8616)
(8601)
(8135)
(7939)
(7881)
(7738)
(7694)
(7019)
(6972)
学科
(64140)
经济(64083)
管理(38289)
(38049)
方法(31005)
(29802)
企业(29802)
数学(27971)
数学方法(27786)
(18128)
中国(17090)
(16642)
业经(13583)
(12656)
贸易(12652)
(12306)
地方(12248)
农业(11856)
(11747)
(11229)
(10530)
财务(10507)
财务管理(10480)
(10103)
银行(10077)
企业财务(9972)
(9845)
金融(9843)
(9510)
理论(8625)
机构
大学(208547)
学院(207298)
(90629)
经济(88868)
管理(77582)
研究(70522)
理学(66648)
理学院(65934)
管理学(64806)
管理学院(64430)
中国(55312)
(43024)
科学(42471)
(42456)
(37123)
(36463)
财经(34085)
中心(33260)
研究所(33068)
(31176)
业大(31040)
(31035)
经济学(29761)
农业(29390)
经济学院(27280)
北京(26939)
(26072)
师范(25792)
财经大学(25439)
(24739)
基金
项目(135964)
科学(106598)
基金(99412)
研究(97893)
(86599)
国家(85942)
科学基金(73178)
社会(63415)
社会科(60247)
社会科学(60228)
基金项目(52529)
(52525)
自然(46435)
自然科(45361)
自然科学(45348)
教育(45175)
自然科学基金(44572)
(44325)
资助(41124)
编号(39466)
成果(32127)
(30919)
重点(30908)
(29464)
(27767)
课题(26969)
国家社会(26796)
教育部(26554)
科研(26454)
创新(26117)
期刊
(95319)
经济(95319)
研究(61248)
中国(37483)
(33771)
(33701)
学报(33372)
科学(29593)
管理(26141)
大学(24904)
(24710)
金融(24710)
学学(23566)
农业(22262)
教育(18129)
财经(17426)
技术(17346)
经济研究(16449)
业经(15308)
(14981)
问题(13717)
(12273)
(11314)
技术经济(10919)
理论(10530)
统计(10391)
商业(10174)
(10138)
国际(9651)
实践(9408)
共检索到30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明国  
作为国债的财政赤字所引致的财政性货币发行显然是一种货币投放 ,当国债发行收入被作为财政支出安排时 ,就会对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乘数有所影响 ,起到一种创造货币的效应 ,由此构成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推动。多年的实践表明 ,我国国债的发行并没有伴随着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 ,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慧刚  万明国  
作为国债的财政赤字所引致的财政性货币发行显然是一种货币投放,当国债发行收入被作为财政支出安排时,就会对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乘数有所影响,起到一种创造货币的效应,由此构成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推动。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国债的发行并没有伴随着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苗文龙  
通货膨胀成为信用货币经济中循环往复的问题,货币是症结关键。通过建立包含货币缺口和收入差距的凯恩斯Phillips曲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1979-2010年的数据实证得出:货币化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通货膨胀,一是通过扩大货币缺口、直接推动当期物价上升,二是高货币化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这种预期又推动了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因此,在经济平稳发展情况下,货币化是一个金融发展程度指标,但在严重依赖货币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化却可能是货币超发的指标,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密切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英  赵震宇  
本文采用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我国通货膨胀率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有助于预测通货膨胀率。实证结果表明:当资本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当货币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属性,并且其资本市场属性呈时强时弱的变化态势,导致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属性也不稳定,进而出现预测能力随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属性匹配程度而改变的情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雪莲  邓翔  刘万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引入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多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指出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并在95%的置信水平下,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因此,为缓解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风险,必须有效控制并逐步降低债权型货币错配的规模。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政策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是否变异值得关注。文章构建TVP-VAR模型,采用1996—2021年的月度数据对这一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相比美联储前三次量化宽松,此次"无限量"量化宽松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无明显变异,而通过汇率传导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变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赫永达  
考虑到核心通货膨胀率是CPI中各商品包含的共同变动趋势,文章基于CPI的8大类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生成了核心通货膨胀率。进而,将核心通货膨胀率作为LSTVAR模型中平滑转换函数的转换变量,利用LST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在由核心通货膨胀率确定的不同通胀状态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高通胀状态下扩张的货币政策无效,而低通胀状态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是否变异值得关注。文章构建TVP-VAR模型,采用1996—2021年的月度数据对这一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相比美联储前三次量化宽松,此次“无限量”量化宽松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无明显变异,而通过汇率传导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变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欣  王文平  吴湘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向梅  夏海勇  
2005年至2010上半年间,我国货币供给速度(尤其M1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货币供给过快对物价产生冲击,而货币政策的相机性使得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两者相互影响呈现出发散的"螺旋"关系。基于货币交易方程的实证模型表明,金融危机及之后时期我国经济体存在较高的通胀惯性,并且高速的M1供给显著的抬升了CPI水平,但M2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负相关关系。因此,在中长期内保持货币供给的平稳性有助于维持物价水平稳定,而短期内则可以通过降低M1供给,刺激M2货币增加,抑制较高的通货膨胀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治平  
我有一些非经济学专业的老同学,在我们的校友网上发帖,问一些关于货币与通货膨胀的问题。说"不太明白货币政策、货币投放量与实质经济之间的关系究竟应怎么把握。老百姓只知道钞票印多了会通胀,就像这几年人们所看到的。""发展增长了的经济,必然需要相应更多的货币来‘标示’,央行怎么把握增发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颖  林景润  高铁梅  
本文利用滚动构建VAR模型的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估计得出粘性信息假设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LSTR模型,刻画出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调整路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过某一特定门限值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减小。另外,通过比较利率和M1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物价的作用,本文发现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8%时,减少M1具有显著的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当通货膨胀预期在2.8%~3.9%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而当通货膨胀预期高于3.9%时,利率是抑制未来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方元  侯军霞  
基于2001年到2012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本文选取通货膨胀率、国际粮食价格、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指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得到通货膨胀率变化对自身的影响程度,以及国际粮价、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对通货膨胀率的当期和长期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只在短期内引起物价的波动,而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会产生稳定的影响。因此,加快建立外汇储备的运营管理机制,合理的控制粮食对外依存度,慎重地选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于控制通货膨胀至关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  孟渤  
财政赤字货币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实践中能否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在信贷塌方这一前提下展开分析,首先结合明斯基拐点和货币数量论构建简约模型,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其中,实施某一适度规模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能够维持物价稳定。文章进一步构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存量-流量一致性模型,模拟研究发现:(1)当信贷规模稳定时,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引发通货膨胀;(2)当信贷塌方时,对某一规模的信贷缩减,存在能够维持物价稳定的适度规模财政赤字货币化,大于这一规模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导致通货膨胀,小于这一规模则会导致通货紧缩;(3)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信贷缩减的规模,但也受存贷款利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的影响及部分因素的非线性影响增加了财政赤字货币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不确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