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6)
- 2023(14734)
- 2022(12969)
- 2021(12155)
- 2020(10333)
- 2019(23898)
- 2018(23704)
- 2017(47143)
- 2016(25143)
- 2015(28398)
- 2014(28193)
- 2013(27766)
- 2012(25578)
- 2011(23029)
- 2010(22842)
- 2009(20952)
- 2008(20364)
- 2007(17541)
- 2006(15184)
- 2005(13138)
- 学科
- 济(101745)
- 经济(101632)
- 管理(73720)
- 业(70206)
- 企(58307)
- 企业(58307)
- 方法(53024)
- 数学(47141)
- 数学方法(46590)
- 财(27583)
- 中国(26787)
- 农(26233)
- 业经(21544)
- 学(19945)
- 贸(19582)
- 贸易(19573)
- 易(19035)
- 制(18664)
- 地方(18233)
- 务(17948)
- 财务(17878)
- 财务管理(17836)
- 农业(17298)
- 企业财务(16962)
- 理论(16528)
- 银(16398)
- 银行(16361)
- 融(15654)
- 金融(15652)
- 技术(15612)
- 机构
- 大学(360945)
- 学院(358257)
- 济(145644)
- 管理(145632)
- 经济(142658)
- 理学(127104)
- 理学院(125794)
- 管理学(123647)
- 管理学院(122993)
- 研究(112435)
- 中国(85669)
- 京(75188)
- 财(69039)
- 科学(68081)
- 财经(56412)
- 所(54573)
- 农(52531)
- 业大(52133)
- 中心(51948)
- 经(51428)
- 研究所(49571)
- 江(49236)
- 北京(47256)
- 范(45277)
- 经济学(44835)
- 师范(44829)
- 财经大学(42417)
- 农业(41388)
- 院(41059)
- 经济学院(40890)
- 基金
- 项目(247213)
- 科学(194936)
- 基金(181202)
- 研究(180703)
- 家(156598)
- 国家(155353)
- 科学基金(134752)
- 社会(114555)
- 社会科(108684)
- 社会科学(108657)
- 基金项目(96135)
- 省(94995)
- 自然(88082)
- 自然科(86033)
- 自然科学(86013)
- 自然科学基金(84477)
- 教育(83843)
- 划(80236)
- 资助(75852)
- 编号(73864)
- 成果(58952)
- 部(55534)
- 重点(54512)
- 发(51322)
- 创(51078)
- 课题(49629)
- 教育部(48221)
- 创新(47644)
- 科研(47588)
- 国家社会(47111)
- 期刊
- 济(148622)
- 经济(148622)
- 研究(104093)
- 中国(58831)
- 学报(54101)
- 管理(52280)
- 财(51323)
- 科学(49261)
- 农(46143)
- 大学(41872)
- 学学(39392)
- 教育(35672)
- 融(33470)
- 金融(33470)
- 农业(32090)
- 技术(31428)
- 财经(27421)
- 业经(24769)
- 经济研究(24657)
- 经(23241)
- 问题(20158)
- 理论(18671)
- 图书(18174)
- 技术经济(17231)
- 统计(17190)
- 实践(17081)
- 践(17081)
- 商业(16622)
- 贸(16140)
- 科技(16010)
共检索到504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冰 陈杨龙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债期货因具有规避利率风险、促进价格发现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重要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本文针对我国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初步具备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仿真价格暂时单方面受现货市场影响,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结合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经验,本文认为随着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参与者不断增加,正式推出国债期货后将迅速发挥其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核心功能。
关键词:
国债期货 仿真交易 规避风险 价格发现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平 刘泽豪 范中杰
该文研究了中国于2013年9月重启国债期货交易对利率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和双向集群标准误差调整,实证检验了国债期货对于利率波动性的影响,并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国债期货正式交易的推出显著降低了利率市场的波动性;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推出也降低了波动性,但是降低幅度小于国债期货的正式推出。据此,加快国债期货市场建设,推出更加多元化的国债期货合约,能提高利率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国良 陈旭兰
运用GARCH模型对我国5年期国债期货仿真交易阶段和正式交易阶段的连续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5年期国债期货连续收益率存在尖峰厚尾的特征,通过GARCH模型较为准确地拟合我国国债期货波动特征。通过不同置信度下的Va R与国债期货对应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最低交易保证金水平逐步下调至与国际水平接轨,为我国国债期货的市场风险控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朝阳 刘展言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当前,国债期货重新推出条件成熟,国债期货的推出不仅有助于发现基准利率,更有助于规避利率风险,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多有裨益。通过对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时期合约功能发挥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存在均衡关系,且初步表现出一定的风险规避功能。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期货 利率风险 功能发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勇华 杨世伟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的推进,市场利率的波动不断加剧,各类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利率避险工具。利率期货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此,文章对国债期货市场的信息传递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VECM-GARCH-DCC(ECM)模型,在对现货市场的最便宜交割债券、上证5年期国债现货和国泰上证5年期ETF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结构变换检验找到数据的结构突变点,以此为依据将数据划分为三个时间样本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初期国债期货对信息的反应速度较快,且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刘格华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最后重要一步,可以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选取该时点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ECM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增强。同时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计算最优静态套保比率和建立VECM-BEKK-GARCH模型得出最优动态套保比率,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期货 价格发现 风险规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宇翔 郑旭
国债期货的主要操作策略之一是套利策略,而国债期货的套利策略又可分为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两种。本文从理论模型出发,推导出了适合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现金流期现套利模型和均衡价差跨期套利模型。随后基于我国于2013年9月6日重启国债期货上市交易以来的日度数据,对上述模型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债期货套利策略均能获得可观的正收益,套利策略在我国切实可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敬
本文从合约标的与交割机制、合约规模、合约保证金比率和交割期限四个方面,对近期推出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合约设计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以名义标准券为标的、多券种混合交割、100万元合约面值和四个季月交割期限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在这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或者需要通过仿真交易加以观察和检验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 利率期货 合约设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邦驰 何迎新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认为,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首先应消除制约因素,并对国债期货市场的管理体系、政府监管、风险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同时还应加强国债期货市场的立法建设,大力传播国债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国债期货交易从业人员,为规范和重推国债期货交易创造条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苏江
本文使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ECM)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我国5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发现期货与现货价格具有联动性,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为充分发挥国债期货的职能,应尽快完善国债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货币政策在两个市场上传导的效率。
关键词:
国债期货 国债现货 银行间市场 价格传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日旺 刘芳园 王丽娅
从人民币价格与我国国债期货价格走势图和经济理论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间呈现出的负相关关系以及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正相关关系。通过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给予国债期货一个正向冲击时,它会对人民币价格产生负向影响;给予人民币一个正向冲击时,它会对国债期货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二者关系背后体现出的是我国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高度统一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建明 杨军锋
期现套利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债期货的重要投资方式。研究表明,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条件下,正向、反向期现套利均可实现,但反向套利只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个人投资者还存在融资劣势。实际数据证明尽管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结构尚未完善,但期现套利仍可实现可观收益。投资者在进行套利时应重视投资时点的把握,注重回购、逆回购期限和种类的选择,关注期货交割时间变化带来的影响,并重视对收益率曲线的研究。
关键词:
国债期货 期现套利 实证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试论国债期货的恢复周燕明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发出从5月18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通知,在通知中证监会指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从那时起,尤其是进入1996年,随着商品期货交易额的萎缩,上市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谭浩 余湄 董纪昌 黄海
本文基于我国国债期货真实数据,依据SPAN保证金分析系统的方法,采用GARCH-VAR建模,给出了合理设置我国国债期货保证金水平的规范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期货合约所需保证金应在0.6%左右,低于现行最低交易保证金2%的要求,长期而言应降低保证金水平,提高投资者资金利用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艾华 万红
我国曾经因为国债期货市场发生过“327”、“319”事件而认为国债期货风险很大。其实,从世界各国来看,国债期货是风险最小的期货品种,我国出现风波有其发生的特殊性。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期货市场清理整顿后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证券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交易法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