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1)
- 2023(5161)
- 2022(3661)
- 2021(3199)
- 2020(2453)
- 2019(5466)
- 2018(5446)
- 2017(11230)
- 2016(6114)
- 2015(6963)
- 2014(7138)
- 2013(6947)
- 2012(6096)
- 2011(5448)
- 2010(5321)
- 2009(5033)
- 2008(5108)
- 2007(4719)
- 2006(4268)
- 2005(4258)
- 学科
- 济(30127)
- 经济(30102)
- 业(17088)
- 管理(17058)
- 企(13728)
- 企业(13728)
- 方法(12403)
- 数学(11259)
- 数学方法(11228)
- 中国(9689)
- 农(8222)
- 财(7375)
- 业经(7160)
- 融(6460)
- 金融(6460)
- 银(6042)
- 银行(6037)
- 制(6012)
- 行(5742)
- 贸(5370)
- 贸易(5363)
- 易(5187)
- 务(5169)
- 财务(5156)
- 财务管理(5147)
- 企业财务(4993)
- 农业(4909)
- 地方(4882)
- 发(4664)
- 市场(4542)
- 机构
- 大学(90631)
- 学院(89921)
- 济(42778)
- 经济(42011)
- 管理(33046)
- 研究(31530)
- 中国(28303)
- 理学(27438)
- 理学院(27206)
- 管理学(26801)
- 管理学院(26645)
- 财(22215)
- 京(18769)
- 财经(17388)
- 经(15904)
- 科学(15864)
- 所(15677)
- 中心(14837)
- 经济学(14730)
- 研究所(13666)
- 江(13596)
- 经济学院(13279)
- 融(13212)
- 财经大学(13138)
- 金融(12978)
- 农(12821)
- 北京(12162)
- 银(11206)
- 州(11094)
- 院(10882)
- 基金
- 项目(54119)
- 科学(43323)
- 基金(41061)
- 研究(40114)
- 家(35150)
- 国家(34907)
- 科学基金(30494)
- 社会(27278)
- 社会科(26014)
- 社会科学(26004)
- 基金项目(20870)
- 省(19451)
- 自然(18695)
- 自然科(18296)
- 自然科学(18293)
- 教育(18174)
- 自然科学基金(18010)
- 资助(17365)
- 划(16386)
- 编号(15753)
- 成果(13014)
- 部(12475)
- 重点(12183)
- 国家社会(11956)
- 发(11486)
- 教育部(11157)
- 性(10864)
- 课题(10855)
- 创(10768)
- 人文(10625)
共检索到146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晗
当前,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点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而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有一种规避利率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促进经济体系健康有序发展的金融工具。而国债期货作为发展最为成熟的利率期货品种,无论是在欧美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菲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创新金融工具。已经推出的债券远期交易、利率掉期(IRS)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在很大程度上为市场参与者管理利率风险,提高价格发现效率,树立有效利率基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9月6日国债期货正式上市交易。作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重要工具,国债期货的推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党剑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不失时机地推出作为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国债期货和期权,对于加入WTO之后各经济主体回避利率波动的风险,以及作为利率改革的配套机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期货 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辛洪涛
针对人们对国债期货、利率市场化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不理解、片面理解或误解等问题,本文采用唯物辩证分析方法,重新考察了国债期货的基本属性、主要功能和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机制,深入分析了国债期货和利率市场化的互动关系,并从二者的互动关系角度推演了我国重新推出国债期货的意义与基本条件。
关键词:
国债期货 利率市场化 互动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课题组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带来的利率风险越来越不容忽视。国债期货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利率避险方式,在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本文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包括利率期货在内的多种避险工具的避险绩效,希望能够给予中国商业银行一定的利率避险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期货 利率避险绩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朝阳 刘展言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当前,国债期货重新推出条件成熟,国债期货的推出不仅有助于发现基准利率,更有助于规避利率风险,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多有裨益。通过对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时期合约功能发挥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存在均衡关系,且初步表现出一定的风险规避功能。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期货 利率风险 功能发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磊
本文在存贷款利率放开背景下,从国债期货核心功能出发,探讨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首先以VECM模型为基础,对国债期货价格发现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价格具有双向引导关系,其中国债现货在价格发现占主导作用。随后对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指出10年期国债期货推出后,增强了5年期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然后基于DCC-GARCH模型,对样本分层,通过VAR套期保值模型,实证分析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功能。接着归纳出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丰富国债期货市场产品体系,央行发布国债收益率曲线,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最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磊
本文在存贷款利率放开背景下,从国债期货核心功能出发,探讨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首先以VECM模型为基础,对国债期货价格发现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价格具有双向引导关系,其中国债现货在价格发现占主导作用。随后对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指出10年期国债期货推出后,增强了5年期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然后基于DCC-GARCH模型,对样本分层,通过VAR套期保值模型,实证分析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功能。接着归纳出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丰富国债期货市场产品体系,央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蕾 冯倩楠
本文基于中国国债期货上市后的交易数据,分析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效果,及中国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在短期内存在双向的Granger引导关系,说明中国国债期货从合约设计和交易制度上来讲是有效的。通过对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内运用OLS套保模型和VAR套保模型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较好,国债期货发挥出了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目前中国国债期货已经初步发挥了价格发现和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这将促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国债期货 利率市场化 利率风险 价格发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刘格华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最后重要一步,可以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选取该时点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ECM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增强。同时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计算最优静态套保比率和建立VECM-BEKK-GARCH模型得出最优动态套保比率,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期货 价格发现 风险规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祥秦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进入新的深化时期 ,利率市场化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目前 ,中央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 ,已经作出了先农村后城市、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的顺序安排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那么 ,在利率放开之后 ,中央银行又靠什么办法来引导市场利率呢 ?这是一个具有理论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从利率——利率结构——基准利率——国债利率——国债市场——金融市场的理论逻辑出发 ,分析论证了基准利率是利率结构的中心 ,国债利率是有效的基准利率 ,在发展一个成熟的国债市场促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 ,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是最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手段。
关键词:
国债市场 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劲帆 汤莹玮 刚健华 樊林立
本文采用信息份额模型和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三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机制。信息份额模型表明,从整体来看利率互换相对于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都具有信息优势,而国债期货相对于国债现货具有信息优势。另外,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市场都在随时间增强。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利率互换在价格发现中单向引领国债期货以及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单向引领国债现货。所有结果一致表明,利率互换和国债期货这两种利率衍生产品在引导中国利率市场价格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债现货 国债期货 利率互换 价格发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一、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方向 1.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下的客观规律。古典学派提出,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即应根据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其后,凯恩斯提出的货币供需量决定利率的利率理论虽然统治了学术界30多年,但是最终仍没有定论,反而从另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古典利率决定论从总体和原则上是科学的。并且,凯恩斯利率理论,最后由于希克斯和汉森的批评、改造,也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