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3)
- 2023(11716)
- 2022(9938)
- 2021(9367)
- 2020(7643)
- 2019(17516)
- 2018(17153)
- 2017(33448)
- 2016(18014)
- 2015(20352)
- 2014(20238)
- 2013(19941)
- 2012(18773)
- 2011(17208)
- 2010(17282)
- 2009(16512)
- 2008(16622)
- 2007(14716)
- 2006(13269)
- 2005(12503)
- 学科
- 济(76965)
- 经济(76845)
- 管理(58492)
- 业(53201)
- 企(44864)
- 企业(44864)
- 方法(32782)
- 数学(28610)
- 数学方法(28340)
- 财(25238)
- 中国(23895)
- 制(20741)
- 农(20614)
- 贸(18049)
- 贸易(18039)
- 易(17734)
- 业经(16869)
- 银(15518)
- 银行(15511)
- 务(14894)
- 行(14891)
- 财务(14862)
- 财务管理(14826)
- 融(14509)
- 金融(14507)
- 企业财务(14187)
- 体(13730)
- 策(13441)
- 学(13004)
- 农业(12620)
- 机构
- 大学(264017)
- 学院(260957)
- 济(124556)
- 经济(122330)
- 管理(99923)
- 研究(93212)
- 理学(84726)
- 理学院(83882)
- 管理学(82903)
- 管理学院(82386)
- 中国(76946)
- 财(63667)
- 京(55355)
- 财经(48868)
- 科学(48126)
- 所(45688)
- 经(44666)
- 中心(41679)
- 经济学(40988)
- 研究所(40407)
- 江(38596)
- 经济学院(36785)
- 财经大学(36617)
- 北京(36085)
- 农(34477)
- 院(33407)
- 范(31821)
- 师范(31616)
- 州(29956)
- 业大(29898)
- 基金
- 项目(161883)
- 科学(130607)
- 研究(124178)
- 基金(122561)
- 家(104596)
- 国家(103783)
- 科学基金(89971)
- 社会(83831)
- 社会科(79765)
- 社会科学(79749)
- 基金项目(62136)
- 省(57650)
- 教育(56934)
- 自然(54174)
- 自然科(52917)
- 自然科学(52900)
- 自然科学基金(52058)
- 资助(51923)
- 划(49675)
- 编号(48622)
- 成果(41963)
- 部(39691)
- 制(36818)
- 重点(36379)
- 国家社会(36264)
- 教育部(35312)
- 发(34388)
- 课题(34167)
- 性(33623)
- 人文(33448)
- 期刊
- 济(140124)
- 经济(140124)
- 研究(90234)
- 中国(54652)
- 财(50266)
- 管理(39791)
- 融(35009)
- 金融(35009)
- 科学(32698)
- 农(32361)
- 学报(31809)
- 教育(26345)
- 大学(26293)
- 财经(26068)
- 学学(24641)
- 经济研究(23850)
- 经(22490)
- 农业(21601)
- 技术(21112)
- 业经(19343)
- 贸(18369)
- 问题(18296)
- 国际(16609)
- 世界(15835)
- 技术经济(13131)
- 理论(12363)
- 现代(11859)
- 业(11689)
- 统计(11576)
- 经济问题(10971)
共检索到413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关禹 王雪标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累积,预示着中国可能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因此需加强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引导,以发挥长期利率的调控作用。理论分析表明,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已具备通过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操作条件;实证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两种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具体来看,信号渠道比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传导效应更强;信号渠道的作用是短期的,其方向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作用是长期的,其方向短期内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反,在中长期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两种渠道在货币政策宽松期的传导效应较弱,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的传导效应较强,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特征。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优化基于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核心的利率传导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雁
在对国债收益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别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显示,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短端影响均强于长端;国债收益率在货币市场上的传导效果"优良",而在资本市场上的传导效果"微弱"。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关注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的关系,将着眼点放在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并从发行环节和交易环节多途径提高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流动性,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判断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一切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在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相对于一个国家内部所有其他债务凭证而言,国债的违约风险是最低的,因此国债收益率曲线通常被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博 张凌枫
采用AFNS模型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建模,实证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果和渠道以及对收益率曲线形态的即期影响。研究发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及MLF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作为短期、中期市场利率中枢的作用,而SLF利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传导渠道方面,货币政策工具从预期收益率渠道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效果明显强于风险溢价渠道。同时,紧缩(宽松)类货币政策能够显著抬升(降低)整条收益率曲线,并导致利率期限结构变得更为平坦(陡峭),但对曲率因子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艳丽
基于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分解,本文分析了价格型中介目标(以R007为代表)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总体来看, R007向长期收益率具备一定传导效率,但传导效率还不高。分解来看, R007向国债收益率传导的主要渠道是信号渠道,在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上传导相对较弱。短期利率波动过高会直接提高长期国债期限溢价,同时制约价格型中介目标在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上向长期收益率的传导。在M2高企的货币政策环境中,价格型中介目标很难影响长期收益率,尤其是无法影响其期限溢价部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福铁 陈浪南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测试、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通过考察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和央行基准利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是否含有独立的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本文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公告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溢出渠道,以及不同汇率弹性对溢出渠道的影响。首先,本文使用仿射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分解中国日度频率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得到日度频率的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其次,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以美联储FOMC会议前后不同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衡量美国货币政策冲击,识别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溢出的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渠道;最后,本文以2015年“8·11”汇改为自然实验,讨论不同汇率弹性对上述两个溢出渠道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溢出渠道既包括信号渠道,也包括资产组合渠道;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并未完全吸收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反而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溢出的资产组合渠道增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自身的外部冲击缓冲能力,加强债券市场的跨境风险监控和防范,协调推进债券市场开放、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政策价格型转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收益率曲线 汇率制度 二元悖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木材 牛霖琳
传统宏观金融研究中利用短期利率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做法,不符合中国货币政策具有数量和价格双重中介指标的现实背景,因而其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偏误。本文基于收益率曲线日度数据,引入不依赖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设定的异方差假设,在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在央行的各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中,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使收益率曲线产生了显著的高波动区制,为研究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识别信息;由本文方法识别出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是短期利率冲击的6至7倍,更具持久性,能够有效传导至收益率曲线中长端。本文强调了货币政策转型期间准确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重要意义,为有效评估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益率曲线传导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英 赵震宇
本文采用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我国通货膨胀率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有助于预测通货膨胀率。实证结果表明:当资本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当货币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属性,并且其资本市场属性呈时强时弱的变化态势,导致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属性也不稳定,进而出现预测能力随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属性匹配程度而改变的情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雪 郭俊余
我国货币政策正处于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政策工具向其他市场利率,尤其向债券收益率传导的有效性问题。文章从国债收益率角度,充分考虑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期混合采用政策工具等特征,着重考察了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在收益率曲线长短端的传导效果。文章基于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刻画收益率曲线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且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传统型政策工具中,相较于数量型,价格型工具在收益率曲线的传导中效果较为突出。而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有限,尤其依据宏观经验法刻画的收益率曲线对结构性政策的反应更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中文
文章用计量方法首先从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展开分析,进一步研究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指标变量存在相关性,即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能性;后续又把国债收益率曲线潜在因素和各指标间变动机制展现出来,证明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测性
关键词:
国债收益率 货币政策 中介指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虹利 郭红玉 刘浩然
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中,国债收益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拆解我国国债收益率,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的跨国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美联储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对债券市场的风险中性利率产生显著溢出效应,而常规货币政策的未预期冲击同时通过政策预期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并且在汇率渠道的作用下,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时间节点上,“8·11”汇改前以风险承担渠道为主,收益率的期限溢价部分受美联储未预期货币政策冲击的负向影响,汇改后资产平衡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了一定对冲作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及其组成部分影响均减弱。本文建议,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跨境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响应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强劲 周子康 杨衡
为研究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市场的影响,采用NSM模型构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应用事件分析法对关键期限的收益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收益率曲线变化,对债券投资策略调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 收益率曲线 NSM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忠 纪敏 李宏瑾
本文在对"二战"以来美国三次调控收益率曲线实践及日本2016年9月开始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背景、实施过程、政策效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以收益率曲线为操作目标的政策仍存在很多问题:战争和危机背景下的经验并不适用于经济正常情形;财政赤字货币化不利于政策协调并威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容易挤出私人部门投资;中央银行政策有序退出更加困难。作为危机应对的政策手段,以收益率曲线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并不适用于中国。今后应尽快明确货币价格调控模式下的隔夜政策目标利率,探索符合中国情形的利率决策规则,更好地推进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真正实现经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熊启跃 海米提·瓦哈甫
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功能发挥并不充分。2013年9月6日,5年期国债期货正式面市,通过对比国债期货推出前后的相关数据后发现,国债期货的推出有助于提高国债市场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减小跨市场券种价格走势的不一致性、增强各期限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做市商制度,加快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