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4)
2023(8109)
2022(7013)
2021(6264)
2020(5580)
2019(13025)
2018(12618)
2017(25428)
2016(13711)
2015(15764)
2014(15709)
2013(15916)
2012(15090)
2011(13590)
2010(13612)
2009(12666)
2008(12810)
2007(11590)
2006(9735)
2005(8695)
作者
(39959)
(33713)
(33655)
(32234)
(21627)
(16399)
(15506)
(13138)
(12575)
(11957)
(11344)
(11331)
(10731)
(10681)
(10670)
(10415)
(10410)
(9912)
(9784)
(9783)
(8278)
(8269)
(8156)
(7758)
(7578)
(7521)
(7458)
(7302)
(6733)
(6676)
学科
(65978)
经济(65911)
管理(40661)
(40645)
方法(37478)
数学(34505)
数学方法(34307)
(32808)
企业(32808)
(20175)
(17408)
贸易(17408)
(17031)
(16030)
中国(14837)
(12558)
(12506)
财务(12492)
财务管理(12455)
企业财务(11892)
业经(11432)
地方(11387)
(11012)
(10711)
农业(10539)
(9606)
金融(9604)
(9338)
银行(9317)
(8745)
机构
大学(207922)
学院(205082)
(93359)
经济(91750)
管理(81523)
理学(71205)
理学院(70502)
管理学(69559)
管理学院(69175)
研究(65332)
中国(50473)
(44171)
(41578)
科学(37835)
财经(35884)
(33852)
(32841)
(32580)
经济学(31257)
中心(31252)
(29745)
业大(29672)
研究所(29457)
经济学院(28926)
财经大学(26988)
农业(26928)
北京(25711)
(24297)
师范(24049)
(23089)
基金
项目(137826)
科学(109553)
基金(103562)
研究(99002)
(89451)
国家(88783)
科学基金(76824)
社会(65856)
社会科(62812)
社会科学(62794)
基金项目(54804)
(52190)
自然(49127)
自然科(48043)
自然科学(48029)
自然科学基金(47231)
教育(46296)
(44101)
资助(43629)
编号(38579)
(32776)
重点(30837)
成果(30791)
(28828)
教育部(28712)
(28455)
国家社会(28253)
人文(27701)
科研(27203)
大学(26834)
期刊
(91849)
经济(91849)
研究(58706)
(35372)
中国(33457)
学报(31441)
(28886)
科学(27865)
管理(26222)
大学(23833)
学学(22588)
(20804)
金融(20804)
农业(19098)
财经(18687)
技术(16419)
经济研究(16312)
(15951)
教育(15280)
业经(14176)
(13563)
问题(13402)
统计(11664)
技术经济(11373)
(10748)
国际(10388)
理论(10382)
(10325)
商业(10239)
决策(9403)
共检索到290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奇  李艳  
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债对民间投资是否存在挤出作用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投资主体投资份额、总量的相关分析以及国债投资方向的聚类分析,认为现阶段由于国债投资方向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国债发行对民间投资挤出作用较小,带动作用较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星  
为了刺激需求,消除通货紧缩,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我国从1998—2000年已连续三年实行了增发国债,扩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目前看,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刚刚开始,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不利因素,根据世行专家的分析,在这一时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经济增长可能大幅下滑,这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承受的。因此“十五”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宋福铁  
文章采用Granger因果测试模型和1980~2000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国债融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即对挤出效应理论(crowdingouteffect)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债融资实际上尚未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门庆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溶沧  马拴友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赤字、国债与利率、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我国的赤字、国债规模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不但财政赤字没有使利率上升 ,而且财政投资也未挤出私人投资。如果不结合财政支出考虑赤字、国债的效应 ,或者赤字、国债用于转移或其他经常性支出时 ,它们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 ;但如果赤字和国债用于公共投资 ,那么它们的净效应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这对目前在总需求不足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振彪  许天如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首先,对挤出效应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运用我国1994年至2012年的宏观年度数据建立模型,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期间内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有促进作用,与凯恩斯的传统理论相矛盾。因此,本文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青春  刘松竹  
本文运用IS-LM模型对我国财政赤字和国债所产生的挤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政府投资增加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建议:我国现阶段仍然可以发行国债、扩大支出,但是要注意强化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稳妥把握国债规模和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嗣红  
近几年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和扩大支出 ,有人担心会对私人部门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提出质疑。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投资增加 ,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我国现阶段仍具备较大的国债发行潜力 ,但国债发行规模的增长率应逐步控制 ;挤出效应通常会随着国债还本付息期限的延长而增加 ,但在当前我国“挤出效应”较小的前提下 ,选择发行更多的长期国债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策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雷曜  张翔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国债发行对企业债市场和国债市场利差的影响。发现国债发行存在着挤出效应,这个效应显著地体现在国债发行招标起始日的附近,国债发行主要对以AAA级企业债为代表的风险偏好相类似资金挤出效应最强。同时,在经济波动较大的时期,发行国债可以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田杰棠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财政扩张有可能已经出现了“挤出效应”。本文首先分析了挤出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然后从利率变动和资金挤占两方面对今年的数据做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挤出效应存在但不严重的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会苹  肖海峰  
基于2001-2008年中国食品行业31个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国内资本形成效应。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各细分行业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文中又进一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区域的效应。结果表明,食品各行业在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滨  
在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时,关键要看其是否挤出了国内投资。本文在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挤进和挤出效应之后,根据1993-2004年间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分析表明,在最近10年中,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挤出国内投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邵学言  余敏  
本文根据广东省1979-2004年FDI流入和国内投资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了FDI对国内投资的ADL模型,并得出FDI与国内投资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FDI对广东省当期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而对滞后1期的国内投资有挤入效应;长期来看,FDI对广东的国内投资有比较明显的挤入效应。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广东利用外资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灿飞  潘峰华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吸收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本文利用北京市制造业2001-2004年产业面板数据,对制造业外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外资进入的挤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但外资对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可能能够促进外资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外资对于本地产业发展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既要看到外资积极的一面,也要注意防范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