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5)
- 2023(7695)
- 2022(6452)
- 2021(5787)
- 2020(4522)
- 2019(10560)
- 2018(10142)
- 2017(19653)
- 2016(10171)
- 2015(11308)
- 2014(11144)
- 2013(11187)
- 2012(10933)
- 2011(10042)
- 2010(10293)
- 2009(9402)
- 2008(9347)
- 2007(8602)
- 2006(7916)
- 2005(7751)
- 学科
- 济(54553)
- 经济(54514)
- 业(26123)
- 管理(25446)
- 企(19037)
- 企业(19037)
- 中国(18140)
- 地方(17754)
- 方法(16154)
- 贸(16111)
- 贸易(16098)
- 易(15676)
- 农(14721)
- 数学(14278)
- 数学方法(14220)
- 业经(11826)
- 出(11791)
- 财(11758)
- 融(11176)
- 金融(11176)
- 银(10729)
- 银行(10721)
- 行(10460)
- 地方经济(10035)
- 农业(9694)
- 发(9558)
- 制(9518)
- 口(8346)
- 出口(8344)
- 出口贸易(8344)
- 机构
- 学院(148679)
- 大学(146598)
- 济(70532)
- 经济(69203)
- 研究(57256)
- 管理(53640)
- 中国(46996)
- 理学(43978)
- 理学院(43463)
- 管理学(42967)
- 管理学院(42677)
- 财(34108)
- 京(32497)
- 科学(30974)
- 所(29024)
- 中心(25859)
- 财经(25650)
- 研究所(25501)
- 江(24107)
- 农(23569)
- 经(23272)
- 经济学(22756)
- 北京(21535)
- 院(20634)
- 经济学院(20472)
- 范(19964)
- 师范(19782)
- 州(19595)
- 财经大学(18887)
- 农业(17956)
- 基金
- 项目(89128)
- 科学(70662)
- 研究(68691)
- 基金(64134)
- 家(54825)
- 国家(54344)
- 科学基金(46443)
- 社会(45135)
- 社会科(43055)
- 社会科学(43045)
- 省(34688)
- 基金项目(32833)
- 教育(30149)
- 划(28691)
- 编号(27449)
- 自然(27067)
- 资助(26783)
- 自然科(26417)
- 自然科学(26413)
- 发(25934)
- 自然科学基金(25931)
- 成果(22572)
- 发展(21635)
- 展(21271)
- 重点(20150)
- 部(20000)
- 课题(19946)
- 国家社会(19039)
- 创(18563)
- 性(17570)
共检索到25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向东
国债市场发展的根本出路:公开市场操作李向东我国恢复国债的发行已13年了。在国债流通转让市场开放以前,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小,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因此,国债发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困难。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发行方式的改革,以及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全面放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一、引言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而言,公开市场操作因其主动性、灵活性和微调性而备受各国中央银行青睐。尤其表现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方面,美国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士贵
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困境与出路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干部学院陶士贵自1994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设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尝试运行以来,中央银行不断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吞吐外汇和人民币,对平衡外汇市场供求,稳定人民币汇率调节国家外汇储备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晓兰 段从峰
本文认为由于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尤其是短期国债具有期限短、变现性强、市场表现活跃等特点,符合公开市场操作的要求,理应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目前,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的局限性显现,国债具有的优势可弥补其局限。长远看,随着短期国债规模的扩大,央行票据将淡出,国债将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但当前国情下,国债与央行票据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二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并存。
关键词:
国债 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操作 替代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永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兴起的公告操作方式,不仅使公开市场业务突破了对国债规模要求的限制,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开市场业务的缺陷,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鉴于我国国债规模相对较小,远远不能适应公开市场操作要求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不依赖于国债规模且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即公告操作。
关键词:
公开市场业务 公告操作 国债规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照南
国债交易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杨照南将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结合起来,是强化财政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方面。1994年起,我国财政部不再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者透支,而是采取发行1000多亿元国债的方式增加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方轶强
支付系统的发展将加快公开市场操作中人民币资金清算和债券交割的速度,实现券款对付(DVP),有利于防范清算风险。支付系统发展也将使货币乘数变大,导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或回笼)同样的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影响更明显。研究发现,为达到相同的货币供给量目标,支付系统运行效率越高,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或回笼)的基础货币可越少。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对货币供给量变化的影响存在时滞,公开市场操作当期并没有引起同期货币供给量显著变化。而支付系统运行效率不但对同期货币供给量变动有影响,而且对以后几期的货币供给量变动仍有影响。此外,实证证据还显著支持了我国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呈负相关关系,人民币公...
关键词:
支付系统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供应量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强 田晓景 熊德金
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严格、规范、高效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需要创造哪些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期实施较为正确的操作策略,仍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略述已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公开市场业务及其在我国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启动后,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可以调节商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广宁 吴建志 张玲
试论公开市场业务与国债发行的关系王广宁,吴建志,张玲我国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债发行规模小、容量不大、品种单一,每年一次国债的顺利发行主要依靠行政推销的方式来实现。随着今年国债发行市场化改革,我国国库券在品种设计和发行方式上都作了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广宁 吴建志 张玲
谈谈公开市场业务与国债发行的关系王广宁,吴建志,张玲我国从198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颁发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行规模小,容量不大,品种单一,每年一次的国债的顺利发行主要依靠行政推销的方式来实现。随着国债发行市场化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公开市场操作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间接调控手段。相比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因其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更加适合作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中美国债比较,认为通过优化国债投资方向和国债期限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手段,解决目前我国国债在发行规模、期限结构、投资者资产结构和市场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使得以国债作为主要工具更加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国债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志良 赵春玲
一、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 1998年和199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808.7亿和4015.3亿,1998年的数字尚不包括面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2700亿元。2000年财政部全年累计在国内发行国债4657亿元。凭证式国债共发行三期,发行1900亿元,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41%;记账式国债全年发行2519.5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通过公告操作调节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已经在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取得极大成功。因此,有学者提出把公告操作作为我国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甚至取代公开市场操作。本文通过对公告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内涵界定,两者在各国实际运用状况的考察及比较分析后认为,两者之间事实上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我国央行在运用公告操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完善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各项配套措施。
关键词:
公告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艳阳 王培斌
选取2007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为研究区间,观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用以判断该货币政策手段所产生的效果。研究发现,在全样本中,无论是放松还是收紧银根的操作,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均只表现在个别市场,而且影响滞后、较弱。单独研究长期品种操作的结果发现,央行公开市场紧缩操作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显著,方向与预期一致;而公开市场放松操作在债券市场几乎没有反应,说明没有通过债券市场的传导产生政策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