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9)
- 2023(12630)
- 2022(10178)
- 2021(9507)
- 2020(7652)
- 2019(17536)
- 2018(17262)
- 2017(34244)
- 2016(18066)
- 2015(20223)
- 2014(20024)
- 2013(19399)
- 2012(17307)
- 2011(15333)
- 2010(14930)
- 2009(13425)
- 2008(12882)
- 2007(10911)
- 2006(9212)
- 2005(8172)
- 学科
- 济(77088)
- 经济(77000)
- 管理(51702)
- 业(49707)
- 企(40518)
- 企业(40518)
- 方法(38027)
- 数学(34253)
- 数学方法(33882)
- 财(20868)
- 中国(20654)
- 农(20058)
- 业经(16693)
- 贸(15862)
- 贸易(15851)
- 易(15486)
- 融(14478)
- 金融(14477)
- 制(13623)
- 务(13405)
- 财务(13361)
- 财务管理(13336)
- 银(13114)
- 银行(13101)
- 农业(13016)
- 地方(12964)
- 企业财务(12762)
- 行(12479)
- 环境(11219)
- 理论(11189)
- 机构
- 大学(248590)
- 学院(246723)
- 济(112216)
- 经济(110333)
- 管理(99649)
- 理学(86528)
- 理学院(85751)
- 管理学(84443)
- 管理学院(83980)
- 研究(78965)
- 中国(64381)
- 财(52754)
- 京(49500)
- 财经(42766)
- 科学(42603)
- 经(39327)
- 中心(38460)
- 经济学(36918)
- 所(36603)
- 江(33994)
- 农(33622)
- 经济学院(33584)
- 研究所(33017)
- 财经大学(32527)
- 业大(32067)
- 北京(30374)
- 范(29784)
- 师范(29500)
- 院(28630)
- 商学(27849)
- 基金
- 项目(170621)
- 科学(137591)
- 基金(128980)
- 研究(126287)
- 家(111031)
- 国家(110203)
- 科学基金(97107)
- 社会(84779)
- 社会科(80746)
- 社会科学(80725)
- 基金项目(67815)
- 省(63407)
- 自然(61447)
- 自然科(60131)
- 自然科学(60119)
- 自然科学基金(59059)
- 教育(58516)
- 划(53932)
- 资助(52564)
- 编号(49415)
- 部(39659)
- 成果(38992)
- 重点(37988)
- 国家社会(36807)
- 发(36195)
- 创(36157)
- 教育部(35323)
- 人文(34216)
- 创新(33917)
- 大学(33092)
- 期刊
- 济(112485)
- 经济(112485)
- 研究(73966)
- 中国(42088)
- 财(41007)
- 管理(37034)
- 学报(31936)
- 融(31489)
- 金融(31489)
- 科学(31290)
- 农(30254)
- 大学(26334)
- 学学(24908)
- 财经(21755)
- 技术(21551)
- 教育(21297)
- 农业(20732)
- 经济研究(19220)
- 经(18681)
- 业经(17274)
- 问题(15715)
- 贸(14681)
- 国际(14667)
- 世界(12847)
- 理论(12692)
- 业(11772)
- 技术经济(11697)
- 统计(11475)
- 实践(11286)
- 践(11286)
共检索到358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平祥 李颖
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货币国际流动循环的构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仍然能继续充当国际货币,其必要条件是美元国际循环始终保持有效运行。国际货币载体以商品、技术和金融资产等形式表现出多种循环模式,如当前美元的金融产品主导型。美元国际循环在金融化转型之后,载体已由商品和服务演变为金融产品,回流渠道已由实体部门转为虚拟经济部门,其是否能顺畅取决于货币国际循环中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结构关系。国债市场在货币国际循环中起到锚定作用,形成锚定效应促进货币循环。一方面,国债直接作为载体而存在;另一方面,能通过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而成为其他金融产品的"锚",所以国债市场是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的关键。同时,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具有稳定性引导作用,促进国际市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鉴于此,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锚定效应及其国际货币循环载体的创造功能,从规模、流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等维度促进人民币国债市场发展。
关键词:
国债市场 货币国际循环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盖永康 高杰英
分析货币信任视角下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所具备的条件以及美元国际化的战略途径,对比欧元与日元国际化历程,展望未来国际货币的发展和改革趋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强化国家实力为首要目标,通过制度保障和有序的合作机制稳步推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鹏斌
多极化的货币时代已经到来,美元"一币独大"已难以维持,人民币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走向世界,如何高效推广人民币,效益最大化的利用巨额外汇储备,美元的成长历程值得借鉴。正值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如何有效变危机为机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正是我们现在急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美元 人民币 国际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达 何玉 庄毓敏
顾名思义,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我国国内使用的人民币能够在国际上流通和使用,即在国际交易中可以发挥货币的一般职能,即交易媒介、价值储藏以及记账单位等。思考如何促使人民币在国际上更好地履行这些职能必然涉及到对货币本质问题的理解,但正如19世纪英国国会议员格莱斯顿所说:"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货币的本质是令人难以捉摸的。文章通过考察货币本质与职能,重点介绍清泷信宏和约翰·穆尔提出的货币起源"信任说",提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货币 信任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段世德
美元是后发国家劣势货币国际化成功的范例。基于黄金价值维持信用稳定,用国家财政经济实力背书,依托黄金输入强化信用准备,以担当树立国际信用声誉,主导主权信用评级的话语权,美元依靠信用奠定国际竞争力,建立货币国际化的价值信用。同时,通过美国货币发行制度改革,完善美国中央银行体系建设,建设国际清算与流通体制,形成美元国际化的制度信誉,向国外延伸美国金融体制影响。美元国际化是市场选择和美国主动作为的结果。因此,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尊重金融发展的规律,稳步推进、顺势主动有为;树立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建设内外联动的金融体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玉威
笔者对2005年2009年和2009年2014年这两个时间段中国周边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国际货币及人民币进行了回归,结果发现,自2009年7月1日以来,人民币对周边11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有显著的影响,其强势货币地位开始显现,形成了与欧元、美元三足鼎立的局面。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式启动,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被接受度大大提高,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周边化 货币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玉威
笔者对2005年~2009年和2009年~2014年这两个时间段中国周边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国际货币及人民币进行了回归,结果发现,自2009年7月1日以来,人民币对周边11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有显著的影响,其强势货币地位开始显现,形成了与欧元、美元三足鼎立的局面。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式启动,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被接受度大大提高,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周边化 货币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元本位加快向多极化体系的过渡。基于两国模型投资组合权重微观行为分析,对汇率波动与储备资产竞争等宏观经济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美元汇率估值效应的经验事实与人民币汇率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估值效应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成
基于美元溢价的主要决定因素,以及欧元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动数据,作者发现如果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通常会出现该国货币市场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的现象,即称该种现象为国际货币溢价。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货币的国际化水平与其货币溢价正向相关。通常国际货币的国际化水平上升,则货币溢价越多;其国际化水平上升越快,则货币溢价越显著;反之则反是。因此,提升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水平,具有优化、增值其货币价值的功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国际货币 货币溢价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 刘宏业
随着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的国际化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利用货币竞争模型分析由于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存在所造成的国际货币的惯性,从而解释世界上到底需要多少种国际货币、为什么在每个时期只能有一种货币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为什么一种货币想要取代已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都十分漫长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启示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关注货币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影响,可以通过贸易逆差输出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来培育人民币的网络外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量超过英国,但美元没有发挥国际作用。经过筹划和发展,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美元成为与英镑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代英镑成为国际霸主。当下,人民币与100年前美元的境况相近,故美元崛起史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启示。由于美国经济实力和美元领先优势的存在,成为两极或多极货币中的一极应当是人民币国际化近期的务实目标。政府转变思维和传统模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乃为关键。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不适应的制度和做法,建立满足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开放、流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则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美元崛起 历史 人民币国际化 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力 孙勇
一是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从美、日、德三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来看,无一不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开启其国际化之路的。一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该国的货币才会被别国接受,这也是市场自发推动的必然选择。二是保持币值稳定,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马克和日元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证明了,币值稳定对于本币国际化的重大意义。一国货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和频繁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永臻 李明慧
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考察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历程,总结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在政府主导下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和离岸市场及回流机制建设并举,走先区域化后国际化的道路。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经验 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翀
英国凭借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美国凭借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安排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日本则凭借着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使日元走向国际化。作为国际货币的英镑和美元取得了与它们经济地位相应的货币地位,但是日元没有取得与它的经济地位相应的货币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日元的国际化并不成功。现在,人民币正走向国际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与日本当时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是相似的。人民币要成功地走向国际化,除了需要具备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这个经济因素以外,还需要借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通过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并在其中体现人民币成分的制度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伟呈 王畅 郭越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基于货币锚模型测度出人民币货币锚地位,将其纳入货币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测算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然后基于国别和双边经济合作的视角,实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变动。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人民币区域化的实现,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此为契机,促进双边经济合作,特别是政策性金融业务开展及核心货币区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